華蓋山王郭二真君壇碑記

《華蓋山王郭二真君壇碑記》是唐代顏真卿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華蓋山王郭二真君壇碑記
粵以江南之地,佳麗垂名,山嶽之間,宛有仙洞。餘祇膺聖澤,廉察臨州。一日按《地理圖》,得屬邑,崇仁縣華蓋山,有王、郭二真君壇存焉。欣睹異事,未原其始。他日公餘,因令軍將往山下訪求碑銘。果得一石記,乃隋開皇五年焚修道士李子真。於壞碑上再錄出其文,則知王、郭二真君仙不顯名。王則方平之從侄,郭乃王之族弟也。始於金華山修道,以圖輕舉,尋游洞府。自玉笥山將之麻姑洞,中道悅一山,問故老曰:“此為何山?”對曰:“巴陵華蓋山也。”二真君相與言曰:“此山福地,名亦異焉。”因求卜止,再煉神丹。山下父老詣而再拜曰:“敢問真人之名字?”曰:“吾等修志於虛無,不欲述焉。”後有一道士來謁,敢問真人之師,曰:“吾師浮邱先生,則上界大仙也,頃於金華山遇焉。”二真君能走石飛符,興雲致雨。或有人疾苦暴亡,往而告之,即飛符以救之。歲時大旱,即致霖雨以濟之。至晉惠帝元康二年二月一日,彩雲連晝,仙樂喧風,二真君乃驂鸞駕鶴,冉冉上升。今上升之壇及浮邱先生之壇存焉。其後立觀焚修,境邑將旱,若詣壇禱之,則雲雨立應矣。故事昭然,仙蹤儼若,雖遺史籍,安泯聲華。鸞鶴對飛,共作壺中之客;林巒疊秀,別含象外之春。因與府官議崇觀宇,永利焚修。尋差軍將以公用錢詣山,換殿宇門廊,不日而回,雲工畢矣。予德慚好道,任忝分符。原始要終,罕測沖天之日;飛文染翰,用貽終古之芳。銘曰:
元牝之門,澄心養神。學則彌眾,得者幾人?冉冉千古,堂堂二真。丹成岩谷,道應穹旻。彩雲色煥,仙樂聲勻。遲日初麗,柳花正新。驂鸞援俗,駕鶴超雲。言歸紫府,笑別芳辰。山存華蓋,長含異春。恩流豐澤,用濟烝民。浮雲世速,好月生頻。儼若聖祉,永播清芬。

作者簡介

顏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琅琊孝悌里(今山東費縣)人,唐代大臣、書法家。顏真卿為開元年間的進士,任殿中侍御史。安祿山發動叛亂,他聯絡從兄顏杲卿起兵抵抗。後官至史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稱顏魯公。顏真卿的書法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正楷端莊雄偉,氣勢開張。行書道勁鬱勃,古法為之一變,開創了新風格,人稱顏體,與柳公權並稱“顏柳”。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