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簡稱UW,是位於美國華盛頓州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華盛頓大學是美國西岸歷史最悠久的公立大學,是環太平洋大學聯盟(APRU)成員和美國大學協會(AAU)成員。
學校始建於1861年,初名華盛頓領土大學(Territorial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1889年,學校被接納為州立大學。1895年,華盛頓大學從西雅圖市中心搬到了華盛頓湖和聯合湖沿岸的新校區。1946年,華盛頓大學成立了醫學院,該醫學院為華盛頓州當地提供了一所設施健全、水平高超的醫院——華盛頓大學醫療中心,該醫療中心始終被《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評價為美國頂尖的10所醫院之一。1990年,華盛頓大學開設了兩所分校,分別為博塞爾分校和塔科馬分校。1994年,學校被《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評為美國最有價值的學校之一。2015年,華盛頓大學、清華大學和微軟在美國西雅圖聯合創建了全球創新學院。在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華盛頓大學居第63位,在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華盛頓大學居第25位。
截至2024年5月,華盛頓大學設有西雅圖(Seattle)校區、博塞爾(Bothell)校區和塔科馬(Tacoma)校區共三個校區;設有16個學院。其中,西雅圖校區是學校主校區,占地面積700英畝,設有180多個本科專業和300多個研究生學位課程,擁有50000多名學生。在2024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學校的護理學居第4位,地質學居第8位,地球與海洋科學、地球物理學居第10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盛頓大學
- 外文名: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簡稱:UW
- 創辦時間:1861年
- 辦學性質:公立大學
- 學校類別:研究型大學
- 學校特色:環太平洋大學聯盟(APRU)成員
美國大學協會(AAU)成員 - 現任領導:安娜·瑪麗·科斯(Ana Mari Cauce)(校長)
- 專職院士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101人(截至2020年)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32人(截至2020年)
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67人(截至2020年)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88人(截至2020年) - 院系設定:16個學院(截至2024年5月)
- 校訓:Lux sit
- 地址:西雅圖校區:1410 NE Campus Parkway Seattle,WA 98195
博塞爾校區:18115 Campus Way NE Bothell,WA 98011
塔科馬校區:1900 Commerce Street Tacoma,WA 98402-3100 - 主要獎項:2015年被路透社評為世界上最具創新性的公立大學(第四名)
- 知名校友:威廉·福格(William Foege) 、瑪麗蓮·羅賓遜(Marilynne Robinson) 、吉姆·卡維澤(Jim Caviezel) 、李小龍(Bruce Lee)
- 本科生數:43255人(截至2024年5月)
- 研究生數:17448人(截至2024年5月)
- 吉祥物:哈士奇
- 代表色:紫色和金色
- 教職工總數:8220人(截至2024年5月)
- 提供的學位數量:846個(截至2024年5月)
- 提供的課程數量:473個(截至2024年5月)
- 占地面積:西雅圖校區占地面積700英畝;博塞爾校區占地面積128英畝;塔科馬校區占地面積46英畝
歷史沿革
19世紀
20世紀
21世紀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學院名稱 | 下屬學系 | 本科專業(部分) |
---|---|---|
藝術與科學學院(College of Arts & Sciences) | 美國民族研究系(Department of American Ethnic Studies)、美洲印第安人研究系(Department of American Indian Studies)、人類學系(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套用數學系(Department of Applied Mathematics)、亞洲語言文學系(Department of Asia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天文學系(Department of Astronomy)、生物系(Department of Biology)、化學系(Department of Chemistry)、電影與媒體學系(Department of Cinema and Media Studies)、古典學系(Department of Classics)、傳播學系(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思想比較史系(Department of Comparative History of Ideas)、舞蹈系(Department of Dance)、數字藝術與實驗媒體系(Department of Digital Arts and Experimental Media)、經濟系(Department of Economics)、英語系(Department of English)、法國和義大利研究系(Department of French and Italian Studies)、性別、婦女與性研究系(Department of Gender、Women and Sexuality Studies)、地理系(Department of Geography)、德國研究系(Department of German Studies)、歷史系(Department of History)、法律、社團和司法系(Department of Law、Societies and Justice)、語言學系(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數學系(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中東語言文化系(Department of Middle Eastern Languages and Cultures)、哲學系(Department of Philosophy)、物理系(Department of Physics)、政治學系(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心理學系(Department of Psychology)、斯堪的納維亞研究系(Department of Scandinavian Studies)、斯拉夫語言文學系(Department of Slavic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社會學系(Department of Sociology)、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研究系(Department of Spanish and Portuguese Studies)、言語與聽力科學系(Department of Speech and Hearing Sciences)、統計系(Department of Statistics)、傑克遜國際研究學院(Jackso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綜合社會科學線上學位課程(Integrated Social Sciences Online Degree Program)、藝術+藝術史+設計學院(School of Art + Art History + Design)、戲劇學院(School of Drama)、音樂學院(School of Music) | 美國民族研究(American Ethnic Studies)、美國印第安人研究(American Indian Studies)、人類學(Anthropology)、全球化人類學(Anthropology of Globalization)、考古科學(Archaeological Sciences)、人類進化生物學(Human Evolutionary Biology)、土著考古(Indigenous Archaeology)、醫學人類學和全球健康(Medical Anthropology and Global Health)、套用與計算數學科學(Applied and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al Sciences)、套用數學(Applied Mathematics)、計算金融與風險管理(Computational Finance and Risk Management)、亞洲語言與文化(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中文(Chinese)、日語(Japanese)、韓語(Korean)、南亞語言(South Asian Languages)、天文學(Astronomy)、生物學(Biology)、生物學:生態學、進化和保護(Biology:Ecology、Evolution、and Conservation)、生物學:普通(Biology:General)、生物學:分子、細胞和發展(Biology:Molecular、Cellular、and Develpmental)、生物學:生理學(Biology:Physiology)、生物學:植物生物學(Biology:Plant Biology)、生物化學(Biochemistry)等 |
建築環境學院(College of Built Environments) | 建築(Architecture)、施工管理(Construction Management)、景觀建築(Landscape Architecture)、房地產(Real Estate)、城市設計+規劃(Urban Design + Planning) | 建築學(Architecture)、建築設計(Architectural Design)、建築管理(Construction Management)、園林學(Landscape Architecture)、社區、環境與規劃(Community、Environment & Planning)、建築與施工管理(Architecture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房地產(Real Estate) |
麥可·福斯特商學院(Michael G. Foster School of Business) | 會計學(Accounting)、金融與商業經濟學(Finance and Business Economics)、信息系統與運營管理(Information Systems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管理和組織(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市場行銷與國際商務(Marketing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會計學(Accounting)、創業(Entrepreneurship)、金融(Finance)、人力資源管理(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信息系統(Information Systems)、行銷(Marketing)、運營與供應鏈管理(Operations &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
牙科學院(School of Dentistry) | 牙髓病學(Endodontics)、口腔健康科學(Oral Health Sciences)、口腔醫學(Oral Medicine)、口腔頜面外科(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口腔病理學(Oral Pathology)、正畸(Orthodontics)、小兒牙科(Pediatric Dentistry)、牙周病學(Periodontics)、修復牙科(Restorative Dentistry) | —— |
教育學院(College of Education) | 教育基礎、領導力與政策(Educational Foundations、Leadership & Policy)、學習科學與人類發展(Learning Sciences & Human Development)、測量與統計(Measurement & Statistics)、學校心理學(School Psychology)、特殊教育(Special Education)、教學、學習和課程(Teaching、Learning & Curriculum) | 早期護理和教育(Early Care and Education)、幼兒與家庭研究(Early Childhood & Family Studies)、教育研究(Education Studies)、教育、社區和組織(Education、Communities and Organizations) |
工程學院(College of Engineering) | William E. Boeing航空航天系(William E. Boeing Department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化學工程(Chemical Engineering)、土木與環境工程(Civil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Paul G. Allen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Paul G. Alle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 Engineering)、電氣與計算機工程(Electrical & Computer Engineering)、以人為本的設計與工程(Human Centered Design & Engineering)、工業與系統工程(Industrial & Systems Engineering)、材料科學與工程(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機械工程(Mechanical Engineering)、附屬項目(Affiliated Programs) | 航空航天工程(Aeronautical & Astronautical Engineering)、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化學工程(Chemical Engineering)、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環境工程(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計算機工程(Computer Engineering)、計算機科學(Computer Science)、電氣與計算機工程(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以人為本的設計與工程(Human Centered Design & Engineering)、工業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材料科學與工程(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機械工程(Mechanical Engineering)、生物資源科學與工程(Bioresourc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環境學院(College of the Environment) | 定量科學中心(Center for Quantitative Science)、大氣科學系(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Sciences)、地球與空間科學系(Department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海洋生物學(Marine Biology)、氣候變化項目(Program on Climate Change)、環境項目(Program of the Environment)、水產與漁業科學學院(School of Aquatic and Fishery Sciences)、環境與森林科學學院(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Forest Sciences)、海洋與環境事務學院(School of Marine and Environmental Affairs)、海洋學院(School of Oceanography) | 環境研究(Environmental Studies)、生物資源科學與工程(Bioresourc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環境科學與陸地資源管理(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rrestrial Resource Management)、地球與空間科學(Earth and Space Sciences)、水產漁業科學(Aquatic and Fishery Sciences)、大氣科學(Atmospheric Sciences)、海洋生物學(Marine Biology)、海洋學(Oceanography) |
亨利·傑克遜國際研究學院(Henry M. Jackso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 —— | 亞洲研究(Asian Studies)、比較宗教學(Comparative Religion)、歐洲研究(European Studies)、全球與區域研究(一般)(Global and Regional Studies(General))、國際研究(普通)(International Studies(General))、猶太研究(Jewish Studies)、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研究(Latin American and Caribbean Studies) |
法學院(School of Law) | —— | 美國法律概論(Introduction to American Law)、土地、美國文化和法律(Land、American Culture and Law)、全球健康與正義(Global Health and Justice) |
信息學院(The Information School) | —— | 生物醫學和健康信息學(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數據科學(Data Science)、人機互動(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信息架構(Infarmmation Architecture)、信息保障和網路安全(Infarmmation Assurance and Cybersecurity) |
醫學院(School of Medicine) | —— | 生物化學與化學(Biochemistry and Chemistry)、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檢驗醫學(Laboratory Medicine)、微生物學(Microbiology)、神經生物學(Neurobiology) |
護理學院(School of Nursing) | —— | 護理學(Nursing) |
藥學院(School of Pharmacy) | 藥物化學系(Department of Medicinal Chemistry)、藥劑學系(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s)、藥學系(Department of Pharmacy) | —— |
丹尼爾·埃文斯公共政策與治理學院(Daniel J. Evans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 Governance) | —— | 公共政策本科輔修(Undergraduate Minor in Public Policy)、少年暑期學院(Junior Summer Institute)、下一代公民領袖團(NextGen Civic Leader Corps) |
公共衛生學院(School of Public Health) | 生物統計學(Biostatistics)、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Environmental andOccupational Health Sciences)、流行病學(Epidemiology)、全球健康(Global Health)、衛生系統和人口健康(Health Systems and Population Health)、跨學科項目(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s) | 環境公共衛生(Environmental Public Health)、健康信息學(Health Informatics)、 糧食系統、營養與健康(Food Systems、Nutrition、and Health)、公共衛生-全球衛生(Public Health-Global Health) |
社會工作學院(School of Social Work) | —— | 社會福利(Social Welfare) |
註:表中資料統計時間截至2024年5月,參考資料來源 |
學科建設
學科領域 | 學科名稱 | 名次 |
---|---|---|
藝術與人文(Arts & Humanities) | 語言學(Linguistics) | 64 |
神學及宗教研究(Theology、Divinity & Religious Studies) | 51-100 | |
考古學(Archaeology) | 51-100 | |
歷史(History) | 51-100 | |
表演藝術(Performing Arts) | 101-120 | |
建築與建築環境(Architecture & Built Environment) | 101-150 | |
藝術與設計(Art & Design) | 101-150 | |
英語語言文學(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101-150 | |
現代語言(Modern Languages) | 151-200 | |
工程與技術(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 數據科學與人工智慧(Data Sci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12 |
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系統(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 18 | |
電氣與電子工程(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66 | |
礦物與採礦工程(Mineral & Mining Engineering) | 51-70 | |
機械、航空與製造工程(Mechanical、Aeronautical &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 129 | |
化學工程(Chemical Engineering) | 101-150 | |
土木與結構工程(Civil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 | 101-150 | |
生命科學與醫學(Life Sciences & Medicine) | 護理學(Nursing) | 4 |
牙科(Dentistry) | 21 | |
醫學(Medicine) | 21 | |
生物科學(Biological Sciences) | 25 | |
解剖學和生理學(Anatomy & Physiology) | 32 | |
藥學與藥理學(Pharmacy & Pharmacology) | 34 | |
心理學(Psychology) | 49 | |
農業與林業(Agriculture & Forestry) | 101-150 | |
自然科學(Natural Sciences) | 地質學(Geology) | 8 |
地球與海洋科學(Earth & Marine Sciences) | 10 | |
地球物理學(Geophysics) | 10 | |
環境科學(Environmental Sciences) | 31 | |
地理(Geography) | 42 | |
物理與天文學(Physics & Astronomy) | 62 | |
數學(Mathematics) | 66 | |
化學(Chemistry) | 93 | |
材料科學(Materials Sciences) | 101-150 |
學科名稱 | 名次 |
---|---|
臨床、臨床前和健康(Clinical、pre-clinical&health) | 18 |
計算機科學(Computer Science) | 18 |
生命科學(Life sciences) | 21 |
物理科學(Physical sciences) | 21 |
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s) | 22 |
教育(Education) | 29 |
心理學(Psychology) | 42 |
工程與技術(Engineering&technology) | 50 |
商業與經濟(Business&Economics) | 54 |
法律(Law) | 80 |
藝術與人文(Arts&humanities) | 80 |
註:表中資料來源 |
師資力量
分類 | 名單 |
---|---|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 Caroline Harwood、Rachel Klevit、James A. Banks、David Battisti、P. Dee Boersma、Richard G. Salomon等 |
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員 | Emily M. Bender、John Marzluff、Sean D. Sullivan、Deborah Illman、Emily Carrington、Gabriela Chavarria、Julia Kovacs等 |
蓋爾德納國際獎獲獎者 | E. Peter Greenberg、Mary-Claire King、Christopher J.L. Murray、King K. Holmes、William A. Catterall、Philip P. Green、Maynard V. Olson等 |
阿爾伯特·拉斯克醫學研究獎獲獎者 | Mary-Claire King、Belding Scribner、Bertil Hille、Leland H. Hartwell、Edwin G. Krebs、Leroy Hood |
麥克阿瑟獎獲得者 | Yejin Choi、Kristina Olson、Shwetak Patel、Heather McHugh、David R. Montgomery、Linda Bierds、Mark Roth等 |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 Nancy Allbritton、Anna Karlin、Samson A. Jenekhe、Mari Ostendorf、Steve Kramer、Thomas E. Anderson、James J. Riley、Eric Horvitz等 |
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 | Hongkui Zeng、Tumaini Rucker Coker、Ali Rowhani-Rahbar、Ana Mari Cauce、Howard Frumkin、Patrick Heagerty等 |
美國國家公共行政學院成員 | Justin Marlowe、Sandra O. Archibald、Mark A. Emmert |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 Qiang Fu、Raymond Huey、Gunther Uhlmann、Philip D. Greenberg、Elizabeth Buffalo、Joseph Mougous、Jay Shendure、 James Truman、Rachel Wong等 |
國家科學獎章獲得者 | Mary-Claire King、Ernest Davidson、Richard Karp、Hans Georg Dehmelt、E. Donnall Thomas、Michael Freedman |
邵逸夫獎獲獎者 | Mary-Claire King、Peter E. Greenberg |
諾貝爾獎獲得者 | Hans Dehmelt、E. Donnall Thomas、Edwin Krebs、Edmond Fischer、Leland Hartwell、Linda Buck、David Thouless |
註:統計時間截至2024年5月 |
教學建設
合作交流
地區 | 國家 | 院校 |
---|---|---|
亞洲 | 中國 | 香港中文大學、清華大學、台灣大學 |
日本 | 青山學院大學、北海道大學、慶應義塾大學、京都大學、九州大學、大阪大學、立教大學、東京工業大學、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 | |
韓國 | 高麗大學、首爾大學、延世大學 | |
新加坡 | 新加坡國立大學 | |
歐洲 | 奧地利 | 維也納大學 |
捷克共和國 | 查爾斯大學 | |
丹麥 | 奧胡斯大學、哥本哈根大學 | |
法國 | 巴黎政治學院、讓·穆蘭大學、南特大學 | |
德國 | 洪堡大學、海德堡大學、圖賓根大學 | |
冰島 | 冰島大學 | |
愛爾蘭 | 都柏林大學學院 | |
荷蘭 | 烏得勒支大學學院、阿姆斯特丹大學 | |
挪威 | 奧斯陸大學 | |
斯洛維尼亞 | 盧布爾雅那大學 | |
瑞典 | 斯德哥爾摩大學、烏普薩拉大學 | |
英國 | 倫敦國王學院、倫敦大學學院、布里斯托大學、愛丁堡大學、薩塞克斯大學 | |
北美洲 | 加拿大 |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維多利亞大學 |
大洋洲 | 澳大利亞 | 墨爾本大學、昆士蘭大學、悉尼大學 |
紐西蘭 | 奧克蘭大學、坎特伯雷大學 | |
註:統計時間截至2024年5月,參考資料來源 |
交流部門 | 院校名稱 |
---|---|
建築(Architecture) | 丹麥奧胡斯建築學院 |
建築環境(Built Environments) | 日本明治大學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Computer Science S Engineering) |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德國薩爾大學 |
經濟學(Economics) | 日本一橋大學、慕尼黑大學、泰國國立法政大學、 荷蘭蒂爾堡大學、法國艾克斯-馬賽地中海大學、義大利博岑-博爾扎諾大學 |
工程(Engineering) | 日本名古屋大學、德國柏林工業大學、日本東北大學、中國香港科技大學(香港) |
福斯特商學院-本科(Foster School of Business - Undergraduate) |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日本神戶大學、中國台灣政治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北京大學、中國香港大學、韓國延世大學、義大利博科尼大學、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西班牙IE大學、挪威經濟學院、法國巴黎商學院、布拉格經濟大學、荷蘭伊拉斯姆斯大學鹿特丹管理學院、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德國曼海姆大學、西班牙納瓦拉大學、德國科布倫次商學院、紐西蘭奧克蘭大學、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智利天主教大學 |
福斯特商學院-研究生(Foster School of Business - Graduate) | 南非開普敦大學、中國香港科技大學、印度管理學院、日本國際大學、韓國科學技術院商學院、日本慶應義塾商學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芬蘭阿爾托大學、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法國高等商學院、西班牙IE大學、荷蘭伊拉斯姆斯大學鹿特丹管理學院、瑞士蘇黎世大學 |
榮譽(Honors) | 日本早稻田大學全球領導力獎學金項目 |
物理(Physics) | 德國吉森大學 |
城市設計與規劃(Urban Design S Planning) | 荷蘭格羅寧根大學 |
註:統計時間截至2024年5月,參考資料來源 |
錄取方式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所屬學院/學校 | 研究中心/研究所名稱 |
---|---|
華盛頓大學博塞爾分校 | 古德拉德教育復興研究所(Goodlad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Renewal) |
華盛頓大學塔科馬分校 | 城市水域中心(Center for Urban Waters) |
華盛頓州立大學醫學院 | 華盛頓州雙胞胎登記處(Washington State Twin Registry) |
套用物理實驗室 | 工業和醫療超聲中心 (Center for Industrial and Medical Ultrasound(CIMU))、極地科學中心(Polar Science Center)、基於超聲的華盛頓分子成像和治療中心 (Ultrasound-based Washington Molecular Imaging and Therapy Center (uWAMIT)) |
藝術與科學學院 | 成癮行為研究中心(Addictive Behaviors Research Center)、比爾·霍爾姆西北本土藝術研究中心(Bill Holm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Northwest Native Art)、加拿大研究中心(Canadian Studies Center)、美國政治與公共政策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olitics and Public Policy(CAPPP))、焦慮和創傷壓力中心 (Center for Anxiety and Trauma Stress(UWCATS))、兒童和家庭福祉中心(Center for Child and Family Well-Being)等 |
建築環境學院 | 綜合設計中心(Center for Integrated Design)、保護和適應性再利用中心(Center for Preservation and Adaptive Reuse (CPAR))、循環城市+生命系統實驗室(Circular City+ Living Systems Lab(CCSL))、設計機械組(Design Machine Group)、綠色未來實驗室(Green Futures Lab)等 |
教育學院 | 班克斯教育正義中心(Banks Center for Educational Justice)、教育領導中心(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田徑領導力中心(Center for Leadership in Athletics)、培養學習(Cultivate Learning)、哈林融合教育中心(Haring Center for Inclusive Education)、科學與數學教育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等 |
工程學院 | 波音高級研究中心(Boeing Advanced Research Center(BARC))、運輸機結構先進材料中心 (Center for Advanced Materials in Transport Aircraft Structures(AMTAS))、透析創新中心(Center for Dialysis Innovation)、神經技術中心(Center for Neurotechnology)、跨尺度合成科學中心(Center for the Science of Synthesis Across Scales)、清潔能源研究所(Clean Energy Institute)等 |
環境學院 | 林產品國際貿易中心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in Forest Products(CINTRAFOR))、Pack Forest可持續林業中心(Center for Sustainable Forestry at Pack Forest)、城市園藝中心(華盛頓大學植物園)(Center for Urban Horticulture (UW Botanic Gardens))、氣候影響小組(Climate Impacts Group)、哥倫比亞盆地研究(Columbia Basin Research)等 |
丹尼爾·埃文斯公共政策與治理學院 | William D.Ruckelshaus 中心 |
全球衛生學系 | 華盛頓大學愛滋病毒行為研究中心(UW Behavioral Research Center for HIV(BIRCH)) |
精神病學與行為科學系 | 成癮、藥物和酒精研究所(Addictions、Drug & Alcohol Institute) |
福斯特商學院 | Arthur W. Buerk創業中心(Arthur W. Buerk Center for Entrepreneurship)、領導力與戰略思維中心(Center for Leadership & Strategic Thinking)、銷售與行銷戰略中心(Center of Sales and Marketing Strategy)等 |
亨利·傑克遜國際研究學院 | 西歐研究中心(Center for West European Studies)、埃里森俄羅斯、東歐和中亞研究中心(Ellison Center for Russian、East European、and Central Asian Studies(REECAS)) 歐盟中心、讓·莫內卓越中心(European Union Center、A Jean Monnet Center of Excellence) |
信息學校 | 技術與社會變革小組(Technology & Social Change Group)、價值敏感設計實驗室(Value Sensitive Design Lab)等 |
牙科學院 | 臨床口腔微生物組研究中心(Clinical Oral Microbiome Research Center(COMRC))、區域臨床牙科研究中心 (Regional Clinical Dental Research Center (RCDRC)) |
法學院 | 巴勒法律與全球人類服務研究所(Barer Institute for Law and Global Human Services)、創新政策高級研究中心(Center for Advanced Study and Research on Innovation Policy(CASRIP))、科學與全球健康法中心(Center for Law in Science and Global Health)、美洲原住民法律中心(Native American Law Center) |
醫學院 | 推進綜合心理健康解決方案(AIMS)中心(Advancing Integrated Mental Health Solutions(AIMS)Center)、阿爾茨海默病研究中心(Alzheimer’s Disease Research Center)、技術與工程行為研究(BRiTE)中心(Behavioral Research i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BRiTE) Center)、生物分子影像中心(Bio-Molecular Imaging Center)等 |
護理學院 | 巴納德嬰幼兒心理健康中心(Barnard Center for Infant and Early Childhood Mental Health)、健康科學中心跨專業教育、研究和實踐(Center for Health Sciences 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Research、and Practice)、de Tornyay健康老齡化中心(de Tornyay Center for Healthy Aging) |
藥學院 | 癲癇藥物發現中心(Center for Epilepsy Drug Discovery(CEDD))、健康科學中心跨專業教育、研究和實踐(Center for Health Sciences 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Research、and Practice)、藥學實踐轉型中心(Center for Pharmacy Practice Transformation)等 |
公共衛生學院 | 大流行防範聯盟(Alliance for Pandemic Preparedness)、健康與全球環境中心(Center for Health and the Global Environment(CHanGE))、健康創新與政策科學中心(Center for Health Innovation and Policy Science(CHIPS))等 |
社會工作學院 | 教育數據與研究中心(Center for Education Data & Research(CEDR))、最前沿的自殺預防(Forefront Suicide Prevention)、土著健康研究所國家卓越中心(Indigenous Wellness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Center of Excellence(IWRI NCoE))等 |
註:表中資料統計時間截至2024年5月 |
科研成果
學術資源
校園文化
學校標誌
精神文化
社團文化
校區情況
西雅圖校區
博塞爾校區
塔科馬校區
行政管理
管理體系
現任領導
職位 | 姓名 |
---|---|
校長 | 安娜·瑪麗·科斯(Ana Mari Cauce) |
教務長兼學術事務執行副校長 | Tricia Serio |
醫療事務執行副校長 | Timothy H. Dellit |
華盛頓大學博塞爾分校校長 | Kristin Esterberg |
華盛頓大學塔科馬分校校長 | Sheila Edwards Lange |
註:表中資料統計時間截至2024年5月,參考資料來源 |
歷任領導
任職時間 | 姓名 |
---|---|
1861年-1863年 | Asa Shinn Mercer |
1863年-1866年 | William Edward Barnard |
1866年-1867年 | George Fred Whitworth |
1869年-1872年 | John Henry Hall |
1872年-1874年 | Eugene Kincaid Hill |
1874年 | Mary W. (May) Thayer |
1874年-1876年 | George Fred Whitworth |
1877年-1882年 | Alexander Jay Anderson |
1882年-1887年 | Leonard Jackson Powell |
1887年-1895年 | Thomas Milton Gatch |
1895年-1897年 | Mark Walrod Harrington |
1897年 | William Franklin Edwards |
1897年-1898年(代理) | Charles Francis Reeves |
1898年-1902年 | Frank Pierrepont Graves |
1902年-1914年 | Thomas Franklin Kane |
1914年-1915年(代理) | Henry Landes |
1915年-1926年 | Henry Suzzallo |
1926年-1927年(代理) | David Thomson |
1927年-1933年 | Matthew Lyle Spencer |
1933年-1934年(代理) | Hugo Winkenwerder |
1934年-1946年 | Lee Paul Sieg |
1946年-1951年 | Raymond B. Allen |
1952年(代理) | H.P. (Dick) Everest |
1952年-1958年 | Henry Schmitz |
1958年-1973年 | Charles E. Odegaard |
1973年-1974年(代理) | Philip W. Cartwright |
1974年-1979年 | John R. Hogness |
1979年-1995年 | William P. Gerberding |
1995年-2003年 | Richard McCormick |
2003年-2004年 | Lee L. Huntsman |
2004年-2010年 | Mark A. Emmert |
2010年-2011年(臨時) | Phyllis Wise |
2011年-2015年 | Michael K. Young |
2015年- | Ana Mari Cauce |
註:表中資料統計時間截至2024年5月,參考資料來源 |
校園環境
四根廊柱
Denny Hall
校友情況
姓名 | 簡介 |
---|---|
琳達·巴克(Linda B. Buck) | 2004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喬治·赫伯特·希欽斯(George Herbert Hitchings) | 美國藥理學家,在華盛頓大學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於1988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馬丁·羅德貝爾(Martin Rodbell) | 美國生物化學家,1954年在華盛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於1994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喬治·J·斯蒂格勒(George J. Stigler) | 美國經濟學家,1931年從華盛頓大學畢業,198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
威廉·福格(William Foege) | 美國流行病學家、總統自由勳章獲得者,在1970年代在根除天花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
齊格弗里德·漢森(Siegfried Hansen) | 曾在華盛頓大學主修電氣工程,是一名電氣工程師,他開創了硬式航天服,後被用於NASA的任務 |
瑪麗蓮·羅賓遜(Marilynne Robinson) | 小說作家,1977年在華盛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曾獲得普利茲獎、國家書評人協會獎和美國國會圖書館小說獎等,2016年,《時代》雜誌將她評為100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代表作有《Housekeeping》《Gilead》等 |
克里斯·德沃爾夫(Chris DeWolfe) | 1988年在華盛頓大學獲得學士學位,MySpace創始人,2007年被《時代》雜誌評為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 |
吉姆·卡維澤(Jim Caviezel) | 演員,出演了《不羈的天空(My Own Private Idaho)》《細細的紅線(The Thin Red Line)》等電影,在電影《耶穌受難記(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中扮演耶穌基督 |
李小龍(Bruce Lee) | 武術家,曾在華盛頓大學學習戲劇和哲學 |
鄧傳楷 | 歷任國立英士大學校長、台灣省教育廳長、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教育部次長、中央考核風紀股長會主任等,獲抗戰勝利勳章、景星勳章、一等實踐獎章、美國最高榮譽獎銅豹獎、世界銅狼獎等 |
孟憲承 | 1920年在華盛頓大學獲教育碩士學位,華東師範大學首任校長、首批“共和國老一輩教育家” |
劉雅章 | 曾在華盛頓大學攻讀大氣科學系,獲諾貝爾和平獎 |
所獲榮譽
學校榮譽
時間 | 獲得榮譽 |
---|---|
2015年 | 被路透社評為世界上最具創新性的公立大學(第四名) |
排名信息
時間 | 排名 |
---|---|
2023年 | 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居第80位 |
202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居第26位 | |
2024年 | 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居第63位 |
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居第25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