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荷蘭攝影師萊尼爾·格里琛將這一攝影系列集結成書,書名為《華爾街站》,由德國老牌藝術圖書出版公司Hatje Cantz 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爾街站
- 出版公司:Hatje Cantz
- 作者:萊尼爾·格里琛
- 作者身份:荷蘭攝影師
照片描述
睡眠不足、憂傷、迷茫、不快樂、心事重重。荷蘭攝影師萊尼爾·格里琛在紐約華爾街捷運站潛伏了整整7個星期,為世界金融中心的來往乘客們抓拍下一個個凝固的瞬間。畫面中的他們,神思恍惚,心不在焉,至少很多人的表情看起來都不快樂。
這不正是國際大都市上班族的真實群像嗎?白天為工作疲於奔命,晚上回到家,面對的是同樣危機重重的家庭。或者沉迷燈紅酒綠,在酒精、香菸、派對中,企圖忘記白天在超級大都市奔波勞碌的艱難。當太陽升起,人們帶著昨夜留下的倦容,重新踏上為生計奔波的路途。這種種情形,我們早已熟視無睹,然而在攝影師的鏡頭下,卻被重新賦予了生命。
某種程度上來說,來自各個種族、各個階層的人們跨入了同一趟列車的同一節車廂,他們儼然成了一個同生死、共患難的小團體。人物是隨機的,地點和時間卻是固定的。這些照片的拍攝地位於曼哈頓鬧市區的華爾街站和中央公園站之間的捷運上,時間則是在金融危機爆發後不久。普通人再普通不過的表情,從一個最真實的側面反映了肆虐於2009年的金融風暴:從他們的臉上,觀眾們似乎真的能讀出,股票跌了,操盤手慌了,金融體系垮了。
作品簡介
場景選擇
是二三流還是後現代的街頭攝影19世紀中葉,法國詩人波德萊爾在文章中指出,浪跡於超級大都市中的漫步者構成了現代社會中的奇觀。這“漫無目標的漫步者”眩暈於永不結束的人流和車輛;街道上發生的無數事件;無數建築被拆毀,無數建築在興建。事實上,新聞記者、娛樂記者和攝影記者在超級大都市的街道上發現了他們的興趣所在—無論是沃克·埃文斯、布魯斯·大衛森,還是萊尼爾·格里琛都是這樣。
1938年到1941年之間,沃克·埃文斯持續拍攝紐約捷運。1961年,他將作品集結出版,書名為《召喚》 。評論者在前言中指出,攝影師的鏡頭體現了人性中眾多複雜的層面。2009年,這一情況得到了延續。萊尼爾·格里琛選擇了相同的捷運線——萊剋星頓線去拍攝捷運乘客,和沃克·埃文斯在1940年做的事情如出一轍。不同的是,與1940年相比,現今的紐約變成了人類的大熔爐,各種社會層面的、不同民族的、不同人種的背景在紐約融為一體,為觀者提供了更複雜的視覺奇觀。
作品意境
2009年,繼承著前輩們的傳統,格里琛也著手開始了這項嘗試,並擬定了詳細的計畫:他從跨入站台的那一刻起就打開了相機,直到快要關上車門的最後一刻,仍抓緊最後的時機對著車廂掃一遍鏡頭。他的攝影從乘客等車的時候就開始了,直到他們離開他還在等待。這樣的狀態下要想擺拍是絕對不可能的。如果有人朝著鏡頭的方向看過來(鏡頭藏在口袋裡不會被發現),那簡直是上天的恩賜;如果他能看上鏡頭十秒,那不是想得出神,就是陷入沉思。
不過一些評論者評價《華爾街站》:“這樣的水平在這個年代只能算是二三流的街頭攝影。”推崇者卻說,這是一種後現代的街頭攝影,“照片的魅力在於它有種神秘的不確定性。一張照片可以有很多種解讀方式,這本書用這種多維的組合挑戰著我們生鏽的腦袋,讓我們藉由照片這個跳板重新思考生活。”
媒體評價
評論家Frits Giersberg在集結出版的《華爾街站》前言中寫道:“人們總是簡單地以為:在攝影這門行當中,一切可能性都已經窮盡了。當然這不是真的。仍然有很多事情等待人們去發現,前提是你必須是一個非常有創意的攝影師和藝術家。但是因為思維的惰性,人們總是更容易傾向於認為所有東西都已被拍完了。”
“萊尼爾·格里琛的《華爾街站》絕對有資格被看作是一個偉大的例子。雖然捷運攝影早已不是新鮮事了,但是格里琛還是在某種意義上開創了先河,因為沒有人用過他這樣的手法。他的視角不僅新穎、獨特,而且頗具挑戰性,似乎是融合了多種角度於一身。對於一名富有想像力及創造力的藝術家來說,從來不會缺乏新鮮的題材。”
“《華爾街站》里的那些照片乍一看仿佛是我們司空見慣的場景,而事實上它們本來就是,除了有那么一點特別,有那么一點錯綜複雜。箇中原因在於每拍一張照片,格里琛都把自己置身於這樣一個場景:臨近離別,短暫一瞥。他很擅長在門前給整個車廂來個連環炮式的全景掃攝,然後回到工作室把一張一張個性鮮明的個體有機地組合在一起,讓他們在畫冊中引爆出驚人的化學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