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新村村民委員會是1984年設立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新村村民委員會
- 羅馬字母拼寫:Huáxīncūn Cūnmínwēiyuánhuì
- 設立年份:1984
- 性質:歷史地名
華新村村民委員會是1984年設立的地名。
華新村村民委員會是1984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建設新的華士而取名。歷史沿革華新村原名新華村,沿用1949年新華行政村名。因縣境內有同名,1982年2月改稱華新村。 宋、元、明屬清化鄉,清時屬華墅鎮,民初屬華墅鄉,23年...
1999年4月起,稱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依法由村民選舉產生,“華新”稱謂一直延用。行政區劃 華新村轄華興、小河背、新興、下甘4個片39個村民小組。由華興、馮屋、壘子羅、小河背、小河角、陳屋、鹿頸羅屋、大路康、王屋、鐘屋、橫江塘、下康井頭、唐屋、圍下、墳堂塋、陶前共17個自然村組成。地理環境 位置...
工農村村民委員會是200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原工農大隊得名。歷史沿革 清代屬雲間鄉九保南部為副六圖,北部為正六圖;民國期間屬山陽鄉、新三鄉,解放前夕為山陽鄉三保。1956年分屬民建、華新、星明3個農業社;1958年為工農大隊;1984年更名為工農村。2002年7月撤銷原華新村和工農村,成立新的華新村。
翌年,從屬華墅鄉。1958年,為華墅人民公社第10工區。1959年9月易名18大隊。1961年12月,折出建保農大隊,1966年9月,更名新農大隊。1982年2月,改稱華南大隊。1984年3月,撤社建鄉,改為華士鄉華南村,次年,改鄉為鎮,屬華士鎮華南村。2002年,與華新村同時併入華中村,自此,華南村村民委員會消亡。
華家村轄凹背湖、外坎、黃塘背、官莊前、寨上、竹頭背、寨羅背、水竹里、營背、新圩、六烈里、橫崗、新村、溪頭、大坪等15個自然村;全村總面積4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457畝,林地16757畝。2013年,全村19個村民小組,483戶、2080人;80%的村民為華姓,大坪自然村為雷姓畲族村,有45戶,221人;90年代以後...
家莊村,隸屬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新陂鎮,地處新陂鎮西南部,東臨興田米寨村;南連興田管嶺村和新陂福豐村;西隔省道225線興合段與新元村相鄰;北接華新村。村委會位於新陂圩鎮,距鎮政府約200米。全村有水田1340畝,嶺崗壩地323畝。歷史沿革 1951年10月為家莊鄉,1958年9月稱為家莊大隊,1961年6月分為...
1997年10月,海光、衛東、新江、倪界4個村民委員會劃歸市級工業區——金山嘴工業區。2005年3月,金山嘴工業區北移至朱行鎮並更名為金山工業區,上述4村又劃歸山陽鎮。2011年末,山陽鎮轄山新、海雲、海趣、金世紀、三島龍洲、金豪、戚家墩、金海岸、康建、聯江、藍色收穫11個居民委員會,九龍、向陽、華新、長興...
1989年2月,三塘鋪鎮轄5居民委員會、50村民委員會。至2011年末,三塘鋪鎮轄向陽、新朝、新陽、新井、高木沖等5個居民委員會,朝陽、虎沖、金橋、岩泉、新江、華上、新田、松山、黃洲、柘木、相思、大雲、淘沙、集輝、東方、東升、三星、雞公塘、羅堂、長江、三塘、大楓、火車、正沖、豐木、柳村、大名、...
截至2011年末,白土崗鄉轄長流水、棗崗子、新火、火城子、新立、新紅、華新、海子井8個村民委員會。有27個自然村。截至2021年10月,白土崗鄉轄9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長流水村。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白土崗鄉地處靈武市區南30千米處,東南靠吳忠市鹽池縣、靈武市馬家灘鎮,西接吳忠市扁擔溝,北連靈武市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