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孟(北京農業大學土壤農業化學系教授)

華孟(北京農業大學土壤農業化學系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華孟,土壤學家,長期從事土壤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是率先向中國國內介紹土壤水能量觀點的學者之一。他組建了我國第一個土壤物理學教研室,推動了中國土壤物理學的發展;根據多年研究,提出了“持久型節水農業”的觀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孟
  • 出生地:北京
  • 出生日期:1919年10月19日
  • 職業土壤學家
生平,個人經歷,主要成就,推動中國土壤物理學的發展,倡導持久型節水農業,主要論著,

生平

華孟,1919年10月19日生於北京。1935年在讀高中一年級時,就參加了一二九運動。七七事變後,他不願在侵略者統治下生活,輾轉到武昌湖北省立中學借讀,一邊學習,一邊參加抗日救亡活動。 祖國的大好河山遭人蹂躪和中國農村貧窮落後的情景,使這位熱血青年萌發了學習農林專業,振興中華的志向。1938 年夏,他以優異成績被中山大學農學院森林學系錄取,後轉入農業化學系學習。
當時戰火紛飛,中山大學隨戰事進退而不斷遷移。動盪不安的大學生活並沒有影響華孟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反而更加促使他努力奮進,同時使他有更多機會閱讀進步書籍,接近進步組織。他以德文版《聯共黨史》為教材自學德語。他積極參加進步同學組織的文藝宣傳活動,以喚起民眾抗日救國的激情。
1942年,大學本科畢業後,華孟隨即考入中山大學研究生院土壤學部,攻讀農學(土壤學)碩士學位,主要從事土壤團粒結構與水稻生長關係的研究,包括耕作方法和施用石灰等改良措施對團粒粒徑分布、土壤物理性狀的影響。與此同時,他受聘兼任農學院農業化學系助教,在著名土壤學家鄧植儀的指導下,承擔土壤學、地質學的教學工作,並負責土壤化學分析、土壤物理及肥料學實驗課。雖然工作繁重,設備條件困難,卻鍛鍊了這位年輕人,使他有機會涉足土壤學的各分支領域,培養了從事室內外試驗研究的能力,為他日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科學知識基礎。
1944年秋,日本侵略軍入侵粵北,華孟不得不暫時中斷學業,與同學一起顛沛流離。最後到達成都,任四川省農業推廣繁殖站技術專員,從事紫色土和黃土的結構以及其他物理性狀的研究。
1945年秋,華孟被調任台灣省農業試驗所農化系技正。他一抵台北就全身心地投入全省土壤調查的準備工作,並在台中縣實地參加土壤調查。同時又籌劃玉山(台灣全境最高山,海拔3950米)的土壤垂直分布研究。其間,曾於1946年夏回廣州補行論文答辯,獲得碩士學位,然後返台繼續工作。
1947年秋,應母校之聘,到廣州重新擔任中山大學農學院農業化學系的教學工作,任講師,並繼續他的紅壤團聚體和團聚的研究。
在艱難曲折環境中成長起來的華孟,更加熱愛祖國,追求進步,同時也陶冶了他剛直不阿的性格。1948年夏,當解放戰爭勢如破竹由北向南推進,北平解放之日屈指可數之際,華孟不顧親友的勸阻,由廣州攜家北上,應聘於北京大學農學院,在土壤學系任講師,擔任土壤分析課的教學工作。3個月後,就迎來了北平的和平解放。

個人經歷

1919年10月19日 出生於北京(原籍湖北省浠水縣)。
1938-1942年 在中山大學農學院森林學系(後轉入農業化學系)學習,獲農學士學位。
1942-1944年 在中山大學研究院土壤學部攻讀農學(土壤學)碩士學位,同時兼任農學院農業化學系助教。
1944-1945年 任四川省農業推廣繁殖站技術員。
1945-1947年 任台灣省農業試驗所農業化學系技正。
1946年 獲中山大學農學碩士學位。
1947-1948年 任中山大學農學院農業化學系講師。
1948-1949年 任北京大學農學院土壤學系講師。
1949年以後 歷任北京農業大學土壤農業化學系講師、副教授、教授。

主要成就

推動中國土壤物理學的發展

土壤物理學是土壤學的一個較為年輕的分支學科,主要研究各種流體物質和能量在土壤中的運動規律以及這些規律在植物生產和資源環境保護方面的套用。水,是土壤中最活躍的一種流體,它與植物生長和生態環境的關係極為密切,因此,土壤水歷來就是土壤物理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970年以前,我國土壤學界大都從形態學方面進行研究,用水分常數來表示土壤中水量的多少。而歐美各國卻早已普遍運用能量觀點研究水的保持和運動了,他們將熱力學中的化學勢引入土壤物理學,這就便於把土壤、植物和大氣視為統一的整體和定量研究水在其中的運轉。
70年代,華孟深感我國土壤學,特別是土壤水和土壤物理工作與國際水平差距甚大,適應不了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形勢。於是他與葉和才教授合作翻譯了希萊爾的《土壤和水》,又組織校閱譯出托伊勒的《物理的土壤學》,享克斯的《套用土壤物理》等書,系統介紹土壤水的能量觀點及其發展和套用。並以上述譯著為基礎教材,舉辦了全國農業院校的土壤物理學教師進修班,為迎接隨著改革開放而蓬勃展開的土壤物理研究作了人才方面的準備。
80年代初,華孟和葉和才教授共同赴美考察,後又到加拿大訪問,重點了解北美乾旱地區開展的土壤物理工作和各大學的教學科研情況。回國後便積極添置儀器設備,有些則自己動手製作,組建了我國第一個“土壤物理學教研組”,為校內外碩士生開設了內容充實、實驗齊全的《土壤物理學》學位課。
對於年近古稀的華孟來說,好像才真正迎來了科學的春天。他親自授課,指導實驗;培養了年輕教師和研究生多人;與美、加、德、法、荷等國土壤物理學家進行頻繁的學術交流,出國講學,為中國土壤物理學工作趕上國際先進水平整日操勞,付出了他的全部心血。

倡導持久型節水農業

華北平原水資源嚴重缺乏,使該地區的生態平衡遭受破壞,農業減產,而且影響工業用水,牽制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農業用水約占總耗水量的80%。作為農業土壤工作者,華孟自感責任重大,多年致力於土壤水與植物關係的研究,提出了“持久型節水農業”的觀點。他認為,持續農業的基礎在於保持生態平衡和保護水土資源,華北平原的水資源緊缺問題應該在水自身平衡上加以解決。
概括起來,他所倡導的“持久型節水農業”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自然界的水循環(大氣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大氣水)過程中,土壤水是人們較易加以調節的一個環節。大氣降水到達地面後滲入到土壤里,除一部分下滲到深層補充地下水外,大部分經裸露土面蒸發或植物葉面蒸騰又散失到大氣中。現代土壤物理學認為,水在大氣、土壤和植物體內的傳輸,雖然介質不同,界面有異,但從能量的觀點來看,卻是一個統一的連續體系,水在其中的流動可以用“水勢”來進行定量研究。這就是所謂《土壤—植物—大氣連續體》簡稱為SPAC。
華孟通過對SPAC體系的研究,認為現在人們可以從更寬闊的視野來考慮調節水資源的措施。譬如,華北平原春旱季節,大氣的水勢Ψa多在-10MPa以下,土壤水勢Ψ5一般為0.01-0.3MPa左右,植物水勢Ψp則介於Ψa和Ψs之間,大致為-0.5-1.2MPa。很明顯,Ψs>Ψp>Ψa,勢梯度很大,潛在的蒸散量ETp必然很高,可達4-6毫米/天。但是如果儘量不讓表土保持濕潤,而有數毫米至數厘米的氣乾表土層,則水分的實際蒸數率會顯著降低。因此,應該改變以往國外那種傳統的“充分供水”的觀念,只在作物需水的關鍵時刻才適量灌溉,以促進形成較高產量。這樣就能少抽取地下水。同時他發現,當上層土水勢降至-0.06-0.4MPa時,植物根系吸水就很困難,迫使它們向下伸扎,以利用具有較高勢能的深層土壤水。這既擴大了植物根系吸水範圍,防止地上部分倒伏,又可騰空更大的土壤孔隙體積,便於雨季到來時接納更多的降水,減少地表徑流。
其次,在水量平衡研究的基礎上華孟得出結論:在不需要容水的情況下,只要合理地調節和管理水分,一年兩熟仍可獲得小麥300-350公斤/畝和玉米300-400公斤/畝的產量。具體說來,早春小麥返青後到成熟共需水300-350毫米,而一米土層中可提供有效水量150-180毫米,加上這一時期的少量降水,實際需從地下水抽取補充灌溉的水量僅為150毫米左右;夏玉米生長的雨季,降雨量超過蒸散量,大約有150 士100毫米經過2米厚的土壤剖面下滲到更深處。就長年而言,這一下滲水就是補充地下水的源泉。也就是說,這幾乎相當於春季抽取的地下水。由此可見,在不超采地下水的情況下,完全有可能持續獲得滿意的產量。
華孟為維護華北平原良性生態循環和節約水資源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他的這些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同行中引起了反響,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視。

主要論著

1 耕耨對水田土壤結構的作用.福建農業,1943年
2 土壤團粒的合成與性質.中華農學會志,1945年
3 共同離子影響對團粒形成的作用.中華農業會志,1947年
4 普通比重計土壤機械分析的研究.台灣省農業試驗所專刊,1948年
5 台灣西部土壤的垂直分布.中國土壤學會會志,1951年
6 葉和才等譯.土壤學(原作者:д.г.ВИЛЕнски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年
7 土壤學基礎.北京:北京農業大學,1964年
8 土壤墒情和旱地保墒.北京:北京出版社,1966年
9 土壤肥料學.北京:農業出版社,1979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