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耳羽葉

華夏耳羽葉是一種耳羽葉屬植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夏耳羽葉
  • :耳羽葉屬
  • 分布區域:湖南東安南鎮
  • 拉丁學名:Otozamites cathayanus Zhou
形態特徵,時代產地,

形態特徵

葉估計長至少 200 mm,保存下來的葉中下部約 120 mm 長,最寬處達 65 mm,向下漸漸 變窄。葉柄寬 5 mm,保存長度 20 mm。羽片以 70°~80° 的角和軸相交,基部呈覆瓦狀互相疊 覆,將羽軸全部掩蓋,在葉頂端以 30° 角著生在寬 1.5 mm 的軸上。羽片不位在同一平面上, 同側下一羽片常覆蓋上一枚羽片的下邊,長 20~30 mm,寬可達 10 mm 左右,披針形至三角 形,後緣較直,前緣微凸,最寬處在近基部處,向上漸尖,頂端尖。羽片以基邊的中下部著 生。上基角強烈向對側擴張,呈明顯的耳狀橫越整個軸面;下基角收縮。葉脈細密,在羽片中 部每毫米有 4~7 條。 上表皮角質層厚度中等。無氣孔器和毛狀體。邊緣部分(約 25 µm 寬)的表皮細胞形狀不 甚規則,表壁角質層較厚。其餘的細胞形狀較規則,一般呈狹長方形,表壁色澤較淺。所有細 胞的垂周壁均強烈彎曲,常呈城堞形輪廓。 下表皮角質層厚度和上表皮相近,有氣孔帶、不具氣孔器的脈路和邊緣帶的分化。邊緣帶 由 5~6 行排列不甚規則的細胞組成,其表壁較厚。脈路細胞長方形或菱形為主,1~5 行,排 列較整齊。氣孔帶細胞形狀和排列較不規則。除邊緣帶外,細胞表壁均具一直徑 10 µm 的乳突 或圓形至橢圓形的中心增厚區。所有細胞的垂周壁均不同程度地彎曲,波狀或形成指形、城堞 形至“Ω”形曲弧。氣孔器稍低陷,大都整齊地排列成長、短行,偶有少數散亂,每一氣孔帶 中游 1~3 行。同一行中氣孔器一般相隔 1~3 個細胞,有時緊擠,以副衛細胞相接觸,方位大 多數約垂直脈路。保衛細胞略低於副衛細胞。副衛細胞新月形至半橢圓形,內緣常微微覆蓋保 衛細胞的外緣,外緣常角質增厚;中間呈現一淺色角質薄弱區,偶有乳突伸向保衛細胞(周志 炎,1984)。

時代產地

湖南東安南鎮,搭壩口段;早侏羅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