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株高1-2米,分枝多集中於上部,較長,通常長約35-80厘米。葉較大,柄短;葉片披針形或矩圓狀披針形,長2-5-(7)厘米,寬約7-10-(15)毫米,向上漸狹,先端急尖或鈍,基部圓楔形或圓形,通常具明顯的羽狀葉脈。雄花序細長而柔軟,長可達8厘米。雌花管倒卵形,長約3毫米,花管裂片粗短,為管長的1/4-1/5,先端鈍,略向後彎;果時管外中上部具四束長毛,下部具短毛。果實狹倒卵形,被毛。花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華北駝絨藜生長於固定沙丘、沙地、荒地或山坡上。抗旱、耐寒、冷瘠薄,適應性極強,各類土壤均能正常生長,但在土壤表層具淺覆沙的地塊上生長更好。
華北駝絨藜生態幅度較廣,分布於年降水量250-450毫米,≥10℃活動積溫2200-3000℃的半乾旱及乾旱區,地帶性土壤為栗鈣土和棕鈣土。耐瘠薄,除低濕的鹽鹼地、流動沙丘外,在有機質含量很低的各類土壤上均能生長。抗旱,發達的根系可充分吸收土壤淺層、深層的水分和養分,當沙地土壤含水量在2%時仍能正常生長發育。在黃土區土壤含水量持續下降到3-4%仍不凋萎。耐寒、抗熱性強,能耐-27~49.5℃極端溫度。當平均氣溫達2-3℃時,即開始萌動返青。
分布範圍
華北駝絨藜為中國特產植物。分布於吉林、遼寧、河北、內蒙古、山西、陝西、甘肅(南部)和四川(松潘)。
繁殖方法
播種
採種:種子花管上著生的四束毛已伸長並呈放射狀開展,由純白色變成淡黃色時即成熟可採收,種子成熟的時間為9月末10月初,種子乾後即脫落,應及時採收。採收期通常在15天左右。華北駝絨藜,種皮極薄,其環形胚極易被創傷,故不宜採用割取枝條碾打的方法採收種子,應以手捋的方法較為適宜,隨捋隨裝袋。採收後放在通風室內陰乾去雜,即可裝袋貯藏。華北駝絨藜種子千粒重2.59左右。一般條件下,種子可保存3年以上。
播種:華北駝絨藜種子小而輕,在荒漠草原區直播很難成功,適宜育苗移栽。苗圃地選擇在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有灌水條件的沙壤土或輕壤土上,整地作畦或平床(床面寬2-3厘米,長度隨地勢而定),灌足底水,待土粒稍鬆散時播種。撒播、條播均可,條播行距25-35米,每畝播種量1.5-2千克。因種子帶毛不便撒種,播前將種子與等量濕沙混合拌勻。其種子細小,頂土能力弱,覆土厚度宜在0.5厘米左右,先鎮壓後再覆土。播後如溫、濕度適宜,4-5天即可出土。
苗期管理:早春4月下旬播種,3天后即可出苗,7天則苗可基本上出齊。在苗期要進行間苗,以使幼苗生長較為均勻。出苗後的1個月內生長迅速,當年植株高達60-70厘米,能夠正常開花結實,但分枝較少。第二年株高達80-120厘米,株叢直徑60厘米,形成高大而茂密的植叢。因此,以第二年春季移植為好。
插條
於春季4月初或秋季10月初,選用直徑0.5-1厘米的1-2年生健壯枝條,剪成長20-30厘米插穗,浸入水中或埋藏於濕沙中3-5天后取出扦插。
栽培技術
直播造林
華北駝絨藜適宜生長在土質疏鬆的沙質地上,直播造林地應選擇河流沿岸灘地、溝谷、丘陵坡腳、湖盆周圍及固定、半固定沙地。造林前先進行水平階或穴狀整地,行距1.5-2米,然後開溝播種,覆土厚度1-2厘米。每公頃播種量7.5-15千克。春季播種在4月初進行,播後10天左右出苗,當年苗高可達59厘米,地徑0.45厘米。在乾旱地區,秋季播種效果較好。地勢平坦、水分條件較好的乾旱地區東部,可採用條播,行距30-40厘米,播種深度1-2厘米,畝均播種量0.5千克,4-8月均可播種。乾旱地區直播,應趁陰雨天搶墒播種,覆土不宜過厚。
扦插造林
選擇1年生健壯枝條,截成40-60厘米長的插穗,直接插入造林地即可成活。此外,每年春季挖掘櫱生苗進行造林,按1×1.5米的株行距移植到造林地,可提早成林,加速鬱閉。
植苗造林
在營造水土保持、防風固沙林時,要求造林當年見效,多採用植苗造林。造林密度為333-444株/畝。植苗方法分為截乾和不截乾兩種。土壤墒情差又無灌溉條件,宜採用截乾植苗法,即將地上枝剪掉,留茬7-10厘米;反之,可用不截乾植苗。一般在沙區土壤含水量達8%時,即可移栽成功。由於其植株含水量及持水能力較低,所起苗木要及時造林。並防止苗木失水。另外,也可培育容器苗在雨季適時移栽。
撫育管理
新造幼林要及時除去雜草,以免影響幼苗生長。造林當年鬆土除草次數不少於2-3次,以後逐年減少。
直播建植的林草地,在播種後的2-3年內,要絕對禁止在林地放牧,但可每年刈割1次。飼料林如有灌溉條件每年平茬(刈割)兩次,即6月1次、8月1次。立地條件差的地方,每年平茬1次,以獲取優質飼料,或壓青漚肥。薪炭林每3-5年平茬1次;水土保持林兼作種子基地,每5年平茬1次。
主要價值
飼料
華北駝絨藜枝葉繁茂,營養豐富,是優良的飼用植物。葉片經霜後不凋落,駱駝、馬和羊四季喜食,春季母畜採食其葉及嫩枝後可增加泌乳量,秋季羊喜食其果實,為重要的催肥草;牛的適口性較差。人工種植時可在孕蕾前刈割調製乾草。據內蒙古畜牧科學院中心化驗室分析,營養成分中以粗蛋白質和無氮浸出物含量較高,又富含鈣。結實期粗蛋白質含量為16.63%,粗脂肪1.23%,粗纖維30.63%,粗灰分12.85%,無氮浸出物38.66%,鈣2.19%,磷0.16%。其營養成分與苜蓿相差不多。胺基酸含量也較高,營養生長期亮氨酸含量達0.605%,賴氨酸0.481%。
肥料
另據山西省水土保持研究所1989年7月20日採樣測定,嫩枝含N1.27%、P0.205%、K1.75%、Ca1.02%、Mg0.19%;嫩葉含N2.70%、P0.194%、K2.64%、Ca2.60%、Mg0.86%;同年測定秋葉,N2.07%、P0.15%、K1.15%、Ca2.29%、Mg0.65%;可作山區有機肥來源之一。
生態
華北駝絨枝葉密集,冠幅大,能有效截留雨水,對控制水土流失具有一定作用。6年生人工林地,枯落物厚可達3.4厘米,平均每公頃有枯落物乾重3噸,吸水量可達26.9噸,對減免地表徑流和土壤侵蝕具有一定作用,林地較無林地提高土壤入滲速率75.9%。此外還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
其他
華北駝絨1-4齡枝條熱值為18914.5千焦/千克,相當於標準煤的64.6%,是良好的薪柴。花可入藥,治療氣管炎、肺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