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板塊北緣東段古生代沉積特徵及盆地演化

華北板塊北緣東段古生代沉積特徵及盆地演化

《華北板塊北緣東段古生代沉積特徵及盆地演化》是依託山東科技大學,由韓作振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北板塊北緣東段古生代沉積特徵及盆地演化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韓作振
  • 依託單位:山東科技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華北板塊北緣東段是古亞洲洋南支洋古生代閉合後與興蒙地塊碰撞的陸緣增生帶。前人從岩漿岩、變質岩入手對該區構造演化開展了大量的研究,目前是地學研究的熱點地區。從沉積角度研究相對較少。沉積體系反映了物源區的剝蝕順序及程度,是構造活動過程最完整的地質記錄。因此,本項目擬通過對研究區古生界重點剖面實測,詳細描述其岩性、結構、構造、古生物化石、沉積序列和地層接觸關係,顯微鏡下觀察其礦物組成、顯微結構及構造,恢復變質岩原岩,分析其岩相和沉積環境。根據沉積序列和地層接觸關係、古生物、同位素測年等,對時代尚不準確地層和啞地層的形成時代進行重新厘定。通過岩礦分析,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對古生代火山-沉積岩的類型、成因、沉積盆地類型及構造背景進行探討。從沉積學角度出發,結合地球化學、同位素分析,以及前人研究成果,利用沉積演化對構造演化約束理論,探討該區碰撞拼合的起止時間,恢復溝弧盆體系的分布及碰撞拼合過程。

結題摘要

華北板塊北緣東段位於中亞造山帶東南緣,該地區古生代期間的構造演化與古亞洲洋的演化及最終閉合有密切聯繫。本項目通過對研究區古生代地層或侵入岩的野外調查和採樣工作,根據沉積序列和地層接觸關係、古生物資料、鋯石U-Pb測年,對區內時代尚不準確古生代地層及部分侵入岩的形成時代進行了重新厘定,研究結果表明,大量曾被前人劃入下古生界的地層實際上形成於晚古生代至中生代初,或是由不同時代、不同性質和來源的地質體組成的構造混雜岩,僅有極少的地質體被確認形成於早古生代;部分晚古生代地層的形成時代也與前人認識不同,例如延邊地區部分曾被劃入二疊系的地層的形成時代延伸至了三疊紀。結合岩相組合分析和岩石樣品主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鋯石Lu-Hf同位素等地球化學分析,探討了研究區古生代各時期沉積體系類型、特徵和構造背景,研究結果表明,華北板塊北緣東段在早古生代初就存在古大洋的俯衝,於早古生代末—晚古生代初發生了一次弧-陸碰撞,之後的中—晚泥盆世經歷了碰撞後的伸展作用,並於早石炭世再次經歷了古亞洲洋的俯衝,俯衝作用可能持續到晚二疊世之後,古亞洲洋沿長春—延吉一線最終閉合於中—晚三疊世甚至更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