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中北部早元古代構造事件及其動力學機制

《華北中北部早元古代構造事件及其動力學機制》是依託北京大學,由李江海擔任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北中北部早元古代構造事件及其動力學機制
  • 項目負責人:李江海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依託單位:北京大學
  • 批准號:49572140
  • 申請代碼:D0210
  • 負責人職稱:教授
  • 研究期限:1996-01-01 至 1998-12-31
  • 支持經費:13(萬元)
項目摘要
新發現冀北太古代高壓麻粒岩(2.5Ga)它們與冀西北高壓麻粒岩地質產狀、運動學明顯可以對比,高壓麻粒岩至少由三種不同的原岩類型組成,上隆過程涉及多期構造變形疊加。初步探討了呂梁山區孔茲岩系原岩特徵、成因構造環境,證明它們為克拉通盆地的沉積建造。在過去認為連續分布的華北麻粒岩帶東段識別出一條構造邊界局部有洋殼殘片(席狀雜岩)。重新厘定了紅旗營子群-單塔子群的組成,從中識別出若干深成岩體。定量模擬了五台-滹沱綠岩帶的構造橫剖面,證明五台群-滹沱群具有連續變形特點,為板內造山作用的產物(2.4-2.3Ga)。在構造編圖研究的基礎上,提出華北古元古代有3種造山作用類型。首次獲得華北基性岩牆群的岩漿侵位年齡1769±2.5Ma,並測定了其視古地磁極位置,為古板塊再造提供了重要制約條件,提出“呂梁運動”並非造山事件,而是伸展構造熱事件的綜合體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