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語學論庫:漢語方言差比句研究

華中語學論庫:漢語方言差比句研究

《華中語學論庫(第4輯):漢語方言差比句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綜合運用了“兩個三角”的研究理論。首先,特別注意溝通“普—方——古”大三角,對漢語方言差比句進行多角度的動態考察。本文以“普”——“方”的對照為觀察視角,考察漢語方言差比句不同句型的結構特點;又以“古”——“方”的對照為觀察視角,考察不同句型在方言中的共時分布與其歷時來源的互證程度……另外,本文也注重從“表”、“里”、“值”多角度出發,對漢語方言差比句不同句型的肯定式、否定式進行詳細分析。具體的研究中,運用了比較的方法、調查統計等方法,分析時強調共時與歷時的結合、描寫與解釋的結合、語義與語形的結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中語學論庫:漢語方言差比句研究
  • 作者:袁海霞 邢福義
  • 出版社: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6月1日
  • 頁數:207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62261094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華中語學論庫(第4輯):漢語方言差比句研究》由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第一章引論
第一節關於差比句
1比較句
2差比句
3漢語方言差比句
第二節關於跨方言語法比較
1跨方言語法比較的現狀
2跨方言語法比較的操作
3跨方言語法比較的視角
4跨方言語法比較的困難
第三節關於本題研究
1研究現狀
2研究意義
3研究方法
4研究思路
5其他說明
第二章有標記差比旬
第一節差比句標記的內涵和外延
1差比句標記的內涵
2差比句標記的外延
3非差比句標記的判定
第二節前置標記差比句
1結構特徵
2認知圖式
3地域分布
第三節後置標記差比句
1結構特徵
2認知圖式
3地域分布
第四節共時平面的趨同變化
1相異句式的共用現狀
2相異句式的趨同變化
3趨同變化原因分析——非語言因素視角
第三章零標記差比旬
第一節無差量零標記差比句
1“A+P+B”句式在方言中的成活基礎
2方言中的“A+P+B+語氣詞”
3方言中“A+P+A”的語義
第二節有差量零標記差比句
1結構特徵
2地域分布
3“A+P+B+Z”廣泛使用的動因
第四章否定差比句
第一節否定差比句概觀
1內涵和外延
2方言中否定差比句的形式
3方言中否定差比句的語義
4有數量補語的否定差比句
第二節否定式與肯定式的不對稱
1形式不對稱
2語義不對稱
3語用不對稱
第三節“A不比BW”的語義及其方言分化形式
1“不比”的語義類別
2“A不比BW”的分化形式——以公安方言為例
3其他方言中的分化與統一
第五章歷時演變與共時分布的互證
第一節研究現狀
第二節“A+W+M+B”的演變
1“A+W+於+B”的演變
2“A+w+如/似+B”的演變
第三節“比動句一‘比’字句”的演變
1先秦、兩漢、魏晉時期的“比動句”
2逐漸過渡時期
3明清時期的“比”字句
第四節演變動因
1語法系統性因素
2結構功能因素
3語用機制的影響
4認知動因
第五節“古一方”考辨
1古代文獻中遺存的方言差比句
2古代文獻中未出現的方言差比句
3啟示
第六章漢語“比”字句在民族語言中的擴散
第一節“A+M+B+w”句式在民族語言中的分布
1有“A+M+B+W”句式的民族語言
2無“A+M+B+W”句式的民族語言
第二節“A+M+B+w”與“A+w+M+B”的競爭
1互補分布
2一語共用
第三節“擴散說”證明及擴散模式
1“擴散說”證明
2擴散模式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
附錄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