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用大豆莢枯病

菜用大豆莢枯病

菜用大豆莢枯病,主要為害豆莢,也能為害葉和莖。莢染病初病斑暗褐色,後變蒼白色,凹陷,上輪生小黑點,幼莢常脫落,老莢染病萎垂不落,病莢大部分不結實,發病輕的雖能結莢,但粒小、易乾縮,味苦。莖、葉柄染病產生灰褐色不規則形病斑,上生無數小黑粒點,致病部以上乾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菜用大豆莢枯病
  • 外文名:Soybean pod rot
  • 拉丁學名:Macrophoma mame Hara
  • 病原分類地位:半知菌亞門
  • 病害類型:真菌
  • 主要危害作物:豆類
  • 主要為害部位:主要為害豆莢,也能為害葉和莖
形態特徵,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分生孢子器散生或聚生,埋生在病部表皮下,露有孔口,分生孢子器黑褐色,球形至扁球形,器壁膜質,大小104~168微米。分生孢子長橢圓形至長卵形,單胞無色,兩端鈍圓,大小17~23×6~8微米。

傳播途徑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殘體上或以菌絲在病種子上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

發病條件

該病發生與流行與結莢期降雨量多少有關,連陰雨天氣多的年份發病重,南方多在8~10月,北方8~9月易發病。

防治方法

(1)建立無病留種田,選用無病種子。發病重的地區實行3年以上輪作。(2)種子處理。用種子重量0.3%的50%福美雙或拌種雙粉劑拌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