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菊花白絹病
- 病原:齊整小核菌
- 為害作物:菊花
- 為害部位:根莖基部、莖部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
病原特徵
菊花白絹病病原為齊整小核菌(學名:Sclerotium rolfsii Sacc.),屬半知菌亞門、小菌核屬真菌。菌絲白色,有絹絲狀光澤,在基物上呈羽毛輻射狀擴展,有隔膜,細胞大小為2.35微米×1.0微米。菌核球形或橢圓形,直徑0.5-3.0微米不等,平滑有光澤。菌核在寄主表面形成,初為白色,後變茶褐色,內部灰白色。菌核萌發和菌絲生長溫度範圍為10-42℃,最適溫度分別為25-35℃和30-35℃。菌核萌發和菌絲生長的最適土壤含水量分別為20-40%和50-60%。該病原除為害菊花外,還可為害白朮、丹參、絞股藍、黃芪、黃連、附子、茉莉、紫苑、香石竹、百合、鳶尾、太子參、玄參、桔梗、地黃等。
為害症狀
菊花白絹病主要為害根莖基部及莖部,引致根腐、莖基腐。初發生時,病部的皮層變褐,逐漸向四周發展。在病斑上產生白色絹絲狀的菌絲,菌絲體多呈輻射狀擴展,蔓延至附近的土表上。以後在病苗的基部表面或土表的菌絲層上形成油菜籽狀的菌核,初為乳白色,漸為米黃色,逐漸為茶褐色。植株發病後,莖基部及根部皮層腐爛,水分和養分的輸送被阻斷,葉片變黃凋萎,全株枯死。枯死根莖僅剩下木質纖維組織,似一絲“亂麻”狀,極易從土中拔出。
侵染循環
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附著在病殘體上越冬,也能以菌絲體在種栽或病殘體上越冬。菌核可在土壤中存活5-6年,且仍具有較強的侵染力。菌核隨水流、病土或混雜在種子中傳播。帶菌種栽栽植後發病,發展成為田間中心病株。菌絲能沿著土壤縫隙蔓延危害鄰近植株。
流行規律
高溫高濕有利於菊花白絹病的發生。地勢低、排水不良、土壤濕度過高及日照不足的地塊發病嚴重。土壤瘠薄、含腐殖質少、土壤粘重以及比較偏酸的地塊發病率高。土壤中留有未腐熟的根、莖、葉或病株殘體,對病害的發生有促進作用。在高溫乾燥後降雨而又轉晴的條件下,易造成菊花白絹病的大流行。而土壤腐殖質豐富、含氮量高、微生物豐富、土質比較疏鬆的地塊發病較少。
此外,隨菊花品種不同,感病程度也不同。其中銀條風尾、玉龍飛舞、銀絲耳、金霞萬道、黃金龍、白毛菊、紫紅松針、瑞雪、女王冠等較易感病。
防治方法
- 合理輪作:禁止連作或與其它感病寄主輪作。最好是與禾本科作物輪作3-5年,或水旱作物輪作。
- 加強田間管理:選高燥地種植避免耕翻後的表層土壤重新翻出土面。注意排水,做到雨過田乾。播種或種植前最好翻15厘米深。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發現病殘體、雜草要及早清除燒毀或深埋。生長期發現病株立即拔除,病穴中撒石灰粉消毒。
- 生物防治:可用哈茨本霉麩皮培養物進行生物防治。具體做法是:用麥麩10千克,加水3千克拌濕,放在蒸籠里蒸1小時,待麥涼後,拌入木黴菌種250克,拌均勻即可施用。施在植株根部或莖基周圍,使土壤中木霉大量生長和繁殖,可大大抑制白絹病的發生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