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荷不連續

莫荷不連續

莫荷不連續也稱莫荷不連續面,指地殼與地幔之間的界面,是從觀測地震波傳播速度的過程中發現某一深度波速發生突然變化發現的,由此科學家才推測地球內部物質的不均勻性,繼而發展出地殼地幔地核的地球分層結構學說。是克羅地亞地震學家莫荷洛維奇(Mohorovicic)於1909年發現,故以他的名字命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莫荷不連續
  • 外文名:Moho discontinuity
  • 別稱:莫荷不連續面
  • 釋義:地殼與地幔之間的界面
  • 發現者:莫荷洛維奇
  • 時間:1909
釋義,地球圈層劃分,地殼,地幔,地核,地球圈層不連續面,

釋義

莫荷不連續也稱莫荷不連續面,指地殼與地幔之間的界面,是從觀測地震波傳播速度的過程中發現某一深度波速發生突然變化發現的,由此科學家才推測地球內部物質的不均勻性,繼而發展出地殼地幔地核的地球分層結構學說。是克羅地亞地震學家莫荷洛維奇(Mohorovicic)於1909年發現,故以他的名字命名。

地球圈層劃分

地殼

地殼是莫霍面以上的地球表層。其厚度變化在5-70km之間。其中大陸地區厚度較大,平均約為33km;大洋地區厚度較小,平均約7km;總體的乾均厚度約16km,約占地球半徑的1/400,占地球總體積的1.55%,占地球總質量的0.8%。地殼物質的密度一般為2.6—2.9g/cm3,其上部密度較小,向下部密度增大:地殼為固態岩石所組成,包括沉積岩、岩漿岩和變質岩二大岩類。

地幔

地幔是地球的莫霍面以下、古登堡面(深2885km)以上的中間部分。其厚度約2850km,占地球總體積的82.3%,占地球總質量的67.8%,足地球的主體邵分。從整個地幔叫以通過地震波橫波的事實看,它主要由固態物質組成。根據地震波的次級不連續面,以650km深處為界,可將地幔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兩個次級圈層。

地核

地核是地球內部古登堡面至地心的部分,其體積占地球總體積的16.2%,質量卻占地球總質壁的31.3%,地核的密度達9.98—12.5g/cm3。根據地震波的傳播特點可將地核進一步分為三層:外核(深度2 885—4170km)、過渡層(4170—5155km)和核心(5155km至地心)。在外核中,根據橫波不能通過,縱波發生大幅度衰減的事實推測其為液態;在核心中,橫波又重新出現,說明其又變為固態;過渡層則為液體一固體的過渡狀態。
地球內部圈層結構及各圈層的主要地球物理數據如下表所示:
地球圈層名稱
深度(公里)
地 震縱波速度(公里/秒)
地 震橫波速度(公里/秒)
密度(克/立方厘米)
物 質狀 態
一級分層
二級分層
傳統分層
外球
地 殼
地 殼
0—33
5.6—7.0
3.4—4.2
2.6—2.9
固態物質
外過渡層
外過渡層(上)
上地幔
33—980
8.1—10.1
4.4—5.4
3.2—3.6
部分熔融物質
外過渡層(下)
下地幔
980—2900
12.8—13.5
6.9—7.2
5.1—5.6
液態—固態物質
液態層
液 態 層
外地核
2900—4700
8.0—8.2
不能通過
10.0—11.4
液態物質
內球
內 過度 層
過渡層
4700—5100
9.5—10.3
/
12.3
液態—固態物質
地 核
內地核
5100—6371
10.9—11.2
/
12.5
固態物質

地球圈層不連續面

地球分層結構學說認為地球圈層記憶體在連個一級不連續面,分別為莫荷不連續面(地殼和地幔之間的不連續面)和古登堡不連續面(地幔和地核之間的不連續面)。
1、莫荷洛維奇不連續面(簡稱莫荷面或莫氏面)。深度平均17km,陸地33km,海洋平均厚度6千米。地震波加速,表明其下物質密度、硬度增加。
2、古登堡不連續面,深度約2900km。地震波減速,橫波消失,表明其下物質很可能是液態。
二者構成了地殼與地幔、地幔與地核的界面。此外還有5個次級不連續面,可以把地殼、地幔與地核進一步劃分出次一級的圈層構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