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 鮑曼國立技術大學作為皇家職業學校正式成立於1830年,擁有170多年的建校史,該校的歷史也是俄羅斯科學技術發展及培養高水平科技人員的編年史。
鮑曼大學校徽 該校起源於1826年,最初是由瑪麗亞·費奧多羅夫娜皇后簽署創建的技工學校。1830年,俄皇
尼古拉一世 為了照顧在戰爭中失去雙親的孩子,批准正式成立一所特別的技術學校,認為技術將幫助這些孤苦無依的孩子謀生。這所學校就是鮑曼技術大學的前身,從此開始了現今鮑曼技術大學的歷史紀元。後來這所學校成為一所俄國主要的工程大學-
皇家 科技學校(Императорское Московское техническое училище)。
1917年“
十月革命 ”之後,這所大學以犧牲在此的
革命家 ,與
列寧 並肩戰鬥過的尼古拉·埃爾諾斯塔維奇·鮑曼來命名。鮑曼是一位獸醫,也是一位早期的職業革命家。鮑曼死後他的遺體被停置在這所學校內,喪禮由這所大學開始。所以在“十月革命”之後,“皇家科技學校”更名為“莫斯科鮑曼高等科技學校”。
鮑曼技術大學坐落於俄羅斯首都
莫斯科 市中心。1830年,在俄皇的母親Maria Fedorovna的特別命令下,由著名建築師Dzhilardi及
Vital 設計大學的總體建築。鮑曼技術大學創立了一整套獨特的教育訓練方法,已經用於與太空科技及國防工業相關的尖端科技部門高級人才的培養。
1987年
前蘇聯 政府通過改組鮑曼技術大學,結合了大學基礎與工程技術教育的先進模式以培養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員,成為俄羅斯100所技術工程院校中第一個改組的大學。鮑曼校名最後的更名是在蘇聯解體後的1990年。如今的莫斯科鮑曼國立技術大學是一所俄羅斯國內最好的、擁有培養高水平專業技術人才歷史傳統的工程技術大學。在大學裡又組建了由國家主要科學家任教的專門的科技學校,這些科學家在100多個教研室所組成的16個系中開展教學和研究工作。
如今的莫斯科鮑曼國立技術大學已是一所俄羅斯國內最好的,擁有光榮培養高水平專業技術人員歷史傳統的工程技術大學。在大學裡又組建了由國家主要科學家任教的科技學校,他們在100多個教研室所組成的16個系中開展教學工作。
教學模式 國立莫斯科鮑曼技術大學是俄羅斯一所赫赫有名的老牌理工科大學,培養了眾多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為太空科技和國防工業等尖端科技領域也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莫斯科鮑曼技術大學自成立以來即以它優秀的工程教育聞名。鮑曼技術大學具有獨一無二的教育訓練方法,即所謂的俄羅斯工程教育系統,在它悠久的歷史中,已經培養了許多世界知名的科學家和工程師。
這所擁有崇高威信的教師隊伍及培養高水平技術人員的學校,在建校初期就在歐洲綜合技術院校中占主導地位。在1873年維也納舉辦的
世界博覽會 上,該校展示了《俄羅斯人》技工教學法並獲得了
金質獎章 後,其知名度也得到了世界的認可。從那時起,雖然鮑曼技術大學經歷了多次的組織機構變革,但其培養高水平技術人才和工程師院校的主導地位在俄羅斯乃至於國外沒有改變過。
該大學對教師本身素質的要求非常高,因為他們要適應高難度的教學過程,解決科技難題及培訓學生準備論文答辯。通過鮑曼技術大學這座“熔爐”鍛鍊過的學生會成為優秀的專業技術人員。
師資力量 鮑曼技術大學擁有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由4500位專家、教授組成),他們的學術地位是公認的,其中有260個科學家,450位科學博士及3000位副博士。在該校任教的科學家有22位俄羅斯科學院院士及13位通訊院士。鮑曼技術大學由於擁有高水平專家隊伍而成為完成眾多聯邦科學技術項目的主要執行者。
目前約有18000名學生在攻讀學士及碩士課程,另有1000多名學生攻讀博士課程。現在共有來自世界20多個國家1000多名國際學生就讀在該校。為了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他們的學習興趣,大學配備了最新的計算機設備和一座250萬冊藏書的圖書館。該大學每年派出數量超過100多名的大學生在
美國 、
加拿大 、
德國 、
英國 、
法國 等國家的大學裡進行1個學期或整學年的學習。
進入鮑曼技術大學讀書是一種很高的榮譽。但是,由於競爭激烈,鮑曼技術大學在接收外國留學生時,甚至要審查學生的中學成績,報讀該所大學,有時還要提供中學成績(翻譯公證件)。鮑曼技術大學與70所國外大學簽署了互換科技教學刊物、互派學生與教授、共同編寫教科書以及合作科研的協定書。
雖然航空航天及國防科技並非是鮑曼唯一提供的領域,但莫斯科鮑曼技術大學已經致力於的尖端科技及大部分的部門均與太空科技及國防工業相關。現在,俄羅斯已大幅改善了先前和美國冷戰的緊張關係,俄羅斯經濟發展也逐步穩定。在國際關係的新趨勢下,鮑曼的研究領域正朝著太空探險開發的目標前進。鮑曼科技大學也在嘗試著為其畢業生提供相關的科技知識以便他們輕易地適應各種工程工作。
培養方向 (1類)方向:工藝機械與設備、測量、標準化與檢測、新材料工藝
(2類)方向:套用力學、熱力學、地面運輸系統、自動化與控制、電子學與微電子學、電子設備設計與工藝、能源機械製造
(3類)方向:信息與計算技術、系統分析與控制、儀器製造、無線電技術、光學技術、生物醫學工程、航空及火箭製造
突出貢獻 莫斯科鮑曼技術大學是一所教育優良並具有真正卓越潛能的工程大學,大學悠久的歷史提供了為許多領域的發展做出貢獻而創立許多世界著名技術學科的範例。嚴格的教學制度保證了良好的質量,使鮑曼技術大學的眾多畢業生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力量。
從建校開始該大學培養的就是高水平的專業技術人員,在鮑曼工作過的教師有著名的化學家
門捷列夫 、“俄羅斯航空之父”
茹科夫斯基 、
列別捷夫 、拉扎列夫,
瓦維洛夫 等聞名世界的科學家。飛彈工業創始人科羅列夫也在該校工作過。
鮑曼大學現任校長亞歷山大羅夫 А.А. 至今大學已培養了16萬多名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其中包括國家最高領導人、著名科學家、總設計師、總工程師、重要機構領導人及太空人等。前不久,我國前國家科委主任
宋健 就在他過去留學的鮑曼技術大學應邀參加了博士論文答辯。我國的領導人和兩院(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有很多畢業於莫斯科鮑曼技術大學,如
鄒家華 、
宋健 、
倪維斗 、
朱森元 、
關橋 、
岑可法 、
梁晉才 等。
莫斯科鮑曼技術大學也是眾多俄羅斯著名高等院校生命的搖籃,這些院校包括:
莫斯科動力工程學院 、莫斯科航空學院、莫斯科民航學院,莫斯科建築學院,化學防禦軍事科學院,軍事工業科學院等世界知名的大學和科學研究院所。
俄羅斯大學在教學科研中仍然十分重視教研室和教研室主任的作用。鮑曼技術大學的畢業生為俄羅斯及世界的科學技術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們製造了俄羅斯的第一架直升機、第一個空氣動力學風洞、第一輛內燃機車、第一套自動化工具機流水線、第一輛燃氣渦輪機車、第一個冶金工業研究所,特別是在航空航天、軍工、太空飛彈國家防預系統的建造、國家機械儀表製造方面做出了不可估計的貢獻。
莫斯科鮑曼技術大學擁有Orevo實驗研究中心,Orevo坐落於莫斯科外圍,占地約100公頃,有數百位科學家、工程師及技術人員利用這裡特殊的實驗條件和設施從事套用物理、天文物理、航空工程材料等領域的實驗研究。至今,鮑曼技術大學的研究者仍走在俄羅斯科學技術發展的最前列。
住宿服務 宿舍1:位於伊茲麥依洛瓦森林公園附近,距捷運站步行5-8分鐘。乘捷運到學校30-40分鐘。月票15美元/月。宿舍樓群內設有圖書館,學生食堂,小吃部,暫存處。
宿舍樓內每層有17平米帶陽台的房間8個,3個盥洗間,3個廁所,2個浴室,1個帶冰櫃的廚房。
房間設兩個床位,每個床位每月60美元。
蘇聯和衛國戰爭期間鮑曼大學所獲勳章 宿舍2:在校園內,附近有各種生活設施。該宿舍每層有12套兩間套的房間和3套單間套房子。兩間套房子包括一間20平米的雙人間和一間10平米的單人間,廁所,洗澡間。單間套房子包括一個10平米單人間和廁所,洗澡間。兩間套中雙人間中每個床位每月75美元,單人間每月120美元。單間套每月180美元。
各宿舍都設有保全。學校不提供安置學生租住民宅或賓館的服務。
高校排名 俄羅斯聯邦理工類高校排名 1
全球高校網(4ICU)國家高校排名11
它在俄羅斯的地位類似於
清華大學 在中國的地位,同時還是獲得了歐洲工科大學協會認證的大學。莫斯科國立鮑曼技術大學是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俄方常設主席單位。
其他排名
7 RankingWebometrics / Russian Federation , 2009 year
18 RankingWebometrics / Russian Federation , 2011 year
15 RankingWebometrics / Russian Federation , 2012 year
11 RankingWebometrics / Russian Federation , 2013 year
16 RankingWebometrics / Russian Federation , 2014 year
17 RankingWebometrics / Russian Federation , 2015 year
33 RankingQS / BRICS , 2013 year
36 RankingQS / BRICS , 2014 year
35 RankingQS / BRICS , 2015 year
7 Ranking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 / Brand , 2012 year
6 Ranking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 / Research , 2012 year
7 Ranking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 / Socialization , 2012 year
1–2 Ranking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 / Innovations , 2012 year
21–23 Ranking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 / Internationalization , 2012 year
11 Ranking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 / Education , 2012 year
7 Ranking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 , 2013 year
16–17 Ranking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 / Brand , 2013 year
7 Ranking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 / Research , 2013 year
9 Ranking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 / Socialization , 2013 year
1 Ranking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 / Innovations , 2013 year
13 Ranking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 / Internationalization , 2013 year
10 Ranking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 / Education , 2013 year
4 Ranking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 , 2014 year
8 Ranking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 / Brand , 2014 year
6 Ranking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 / Research , 2014 year
6–7 Ranking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 / Socialization , 2014 year
1 Ranking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 / Innovations , 2014 year
20 Ranking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 / Internationalization , 2014 year
1 Ranking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 / Education , 2014 year
3 RankingUniversity Rankings "Expert RA" , 2013 year
3 RankingUniversity Rankings "Expert RA" , 2014 year
4 RankingUniversity Rankings "Expert RA" , 2015 year
334 Ranking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2013 year
322 Ranking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2014 year
338 Ranking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2015 year
306 Ranking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2016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