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懷

莫懷

莫懷(1916-1980),又名莫衛,字熾泰,曾用名莫琪,安鋪鎮夏插村人。莫懷是抗日戰爭時期入黨的共產黨員,是當時廉江黨組織主要領導人之一。他對於廉江黨組織的發展、人民武裝部隊的組織建設和戰鬥都起著重大的作用。在領導廉江人民進行的革命武裝鬥爭中,以及新中國建立後,領導湛江人民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都作了重大的貢獻。

(概述圖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莫懷
  • 別名:莫衛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19年
  • 逝世日期:1980年4月14日
  • 出生地:廣東省廉江市
人物生平,後世紀念,

人物生平

莫懷於一九一六年二月出生在廉江縣夏插村。家名莫熾泰,原名莫衛,北撤時名莫琪。祖父莫宗超,字香池,是清朝秀才,民國時代曾任廉江中學教師、學監、國民黨政府安鋪區公所副區長。晚年對國民黨的黑暗統治產生不滿,同情貧苦人民。於一九四O年在中國共產黨地下黨主辦的為掩護縣委活動的博教國小任教,直到四二年病故。父莫昌璧,舊制中學畢業,在村中教書,以農業勞動,支持革命。後被國民黨反動派毆打重傷,不敢在家醫治,逃匿蔗林,至死。莫懷既受祖父為人敦厚品德的陶冶,也受父親進步思想的影響。
莫懷九歲跟父親讀初小至畢業,後跟祖父讀一年私塾再到安鋪讀兩年高小畢業。他認為當教師自由,能當個校長就算不錯了。他愛好打球等體育活動。愛看《三國演義》《水滸》等小說,崇拜英雄人物,好打抱不平。十五歲考入遂溪中學讀國中,愛讀魯迅、郭沫若的文學著作,並開始受到進步教師的影響。此時,日已侵占中國東北大片國土。莫懷對國民黨對日寇妥協對內反共的政策不解,對其黑暗統治不滿,對學校當局強制學生讀《四書》、《五經》及限制學生讀課外書等措施更加不滿。因而,他在校參加並領導了幾次罷課鬥爭,影響最大的一次是一九三四年下半年的罷課鬥爭,鬥爭堅持了兩個多月,主要原因是反動學校當局無理開除學生。學生的鬥爭使遂溪反動當局甚為震驚,馬上出動反動武裝隊伍到校鎮壓。莫懷所在班的全體同學被武裝包圍、監禁,竟達半個多月。反動當局的罪惡行徑,更加激起學生的憤慨。學期結束,學校竟把莫懷等幾位領導鬧學潮的學生的操行定為“丁等”,開除他們的學。在莫懷等人領導下的多數同學對學校的除名,沒有絲毫害怕和退卻,繼續進行更加堅決的鬥爭。這樣一來,學校當局被迫宣布收回、開除學生的“成命”。至此,學生的鬥爭取得了完全的勝利。
一九三五年秋,國中畢業後的莫懷,由於家裡無錢再供他升學,決定去廣州投考那些公費學校。當他籌足川資到達廣州時,這些學校都已招生完畢。後報考體育學校,雖然被取錄了,但又無錢入學,彷徨苦悶得很。這時旅費已經用光。為了尋求出路,滿懷希望去找到祖父的一位朋友,但得到的卻是冷漠、厭棄。在欲進無路中,見到街頭眾多的乞中,有些是有較高文化知識的,聯想到自己的景況,同這些人的遭遇並無兩樣。因而對黑暗的社會更為不滿,認為這樣不合理的社會,非改變不可。在廣州找不到出路,莫懷不得不向相識的本縣人借路費,上歸途。
此時,他與在雷州師範讀書的好友羅培疇、李敏等人通信,得到他們的鼓勵,還經常接到他們寄來的進步書籍。從此,他便撰寫一些針時弊的小說及其他文章在《雷州日報》上發表。
翌年二月,二十歲的其懷經校長莫雄介紹,任安鋪國小教員。在教學中,他了解到那些做官有錢的都是貪污腐化、墮落的人,因而更認為這樣的社會必須推翻。他也看到,那些年青人不沾染或少沾染舊社會的固有惡習,意識到要改革舊社會必須團結年輕一代。他便在安鋪發起並組織了有四五十個青年的讀書會,並以此作為紐帶聯繫社會上有作為的青年。讀書會閱讀了《大眾哲學》、《三民主義概論》(凱豐著) 等進步書籍。他開始了對革命的追求。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抗日戰爭爆發。九月,懷進入雷州師範讀書。全國的抗日救亡運動,正在走向高潮。懷同在該校讀書的唐才猷等一批進步學生 英 姿勃 發,懷著民族仇恨投入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國洪流。他們一方面反對學校當局壓制學生抗日的醜行,另方面,則組織了抗日宣傳隊,到城鎮及鄉村去,以演街頭劇、演講、寫抗日大字標語及大唱抗日歌曲等方式方法,進行深入的抗日宜傳。中國共產黨所發表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對莫懷影響很大,他抗日救亡的民族思想進一步提高,因此積極擁護和宣傳共產黨抗日救國的正確主張。
一九三八年十月,國民黨在恩平舉行全省高中生的軍事集訓。莫懷和其他進步學生一樣,想認真學到一些軍事知識,得以參加抗戰,獻身祖國。他抱著如此奢望到恩平去,但那裡的現實卻出乎他的意外。當局對學生拚命地輸“一個政黨,一個主義”的反動理論,完全沒有一點日氣這使懷等人大失所望。廣州淪陷了。當局禁止學生看報封鎖訊息,更激怒了受訓的學生,他們成批地離開恩平。莫懷等回來,雷師已停辦了。真是抗日無門,求學無路。
莫懷回家,正在彷徨之際,接到卜國柱的來信,要他到遂溪參加青年抗敵同志會工作。在此期間,他受到了共產黨員的幫助和教育,學了有關黨的知識,對黨有了較深刻的認識,更加靠攏黨,並產生了強烈的入黨要求。一九三年二月,在遂溪的半塘由唐才猷介紹,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此後,黨組織安排他在半塘、界炮等地做發動民眾的工作。七月,由縣青抗會派他到自衛隊去做政治工作,主要是教育士兵、爭取武裝作為抗日力量。
十一月,莫懷受組織的安排回廉江。其主要任務是指導廉江青抗會工作,宣傳教育青年獻身革命。初,由鄧傑同志陪同到石角、三合坡脊等地聯繫黨員,開展抗日救亡運動。十二月,中共廉江縣委員會成立,莫懷任宣傳部長。為反擊南路反共逆流,抗議無理解散青抗會,縣委決定一九四O年“五四”召開青抗代表大會,莫懷負責發動農民支青抗會的正義鬥爭。他還經常到廉中安中文中及太中等校檢查指導開展革命工作,發展黨組織。在各校學生發生驅趕反動校長、教師及反對學校反動措施的鬥爭中,莫懷按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指導鬥爭,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一四O年“五四”後,全國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莫懷按照組織“十六字方針”,布置一些太紅了的骨於同志轉,如布林敬文、鄧傑、羅承業等同志去讀書,塗明坤、曹家祥、葉增榮等同志潛入國民黨政府的基層工作或學校教書,保障了一批精幹的安全。一九四一年一月,國民黨反動派製造皖南事變後,莫懷遵照上級指示,到息安鄉任事務員,以隱蔽工作,並幫助黨員曹家祥任鄉長,搞兩面政權。有了這一合法職務,他成為南路特委和各黨員同志聯繫的橋樑。他工作深入,密切聯繫民眾,博教、金屋地、塘等的群為先或莫哥。
一九四一年三月,莫懷任中共廉江縣委組織部長。在農村中放手發展黨組織,並廣泛舉辦民眾夜校,成立讀書會、農會、吊耕會、婦女會等,從中發現積極分子,吸為黨員。四二年六月起,任中共廉江縣特派員。
一九四三年初,日寇侵占廣州灣(現湛江市)後,中共南路特委機關先後遷到廉江三合鄉新屋和石嶺鄉陀村,準備在其西北地區建立抗日根據地,指揮南路抗日鬥爭。為了特委機關和領導同志的安全,莫懷被派隨特委機關工作半年。
一九四四年,日寇先後侵占安鋪、廉江,國民黨軍不戰而逃,國民黨政府縣長黃鎮逃往塘蓬山區,繼續反共反人民。莫懷在南路特委布置下,積極組織抗日武裝,發動黨員積極分子千方百計找槍彈、火及各種器,不論是地的祖嘗的或國民黨鄉保隊的都著意去搞。是年冬,中共南路特委領導發動南路抗日武裝起義,同時,國民黨愛國將領張炎率舊部起義。莫懷被任為南路人民抗日游擊縱隊第一支隊洪大隊副大隊長。全縣武裝起義時,他曾親到坡脊領導,智擒國民黨廉江縣黨部書記長陳熙展和太平鄉長,繳了他們的槍彈,開鄉倉把糧食分給農民。張炎在燈草戰敗後,起義部隊受壓力較大,木高山受挫,大隊長林林犧牲。主力西進合浦後,莫懷率領留下的隊伍轉戰於廉遂博地區,艱苦備嘗。
一九四五年二月,南路特委博教會議總結了起義經驗教訓,認為沒有鞏固的根據地是難於持久的。莫懷帶同楊君群(楊生)、林敬武等入龍灣以東以南的敵後,建立根據地。一九四五年三月,成立新塘聯防區,行使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民主政權的權力。後又成立後塘 仔聯區不久合併,仍稱新塘聯區。聯防區的建立與壯大,對廉江以至南路、桂東南堅持抗日民主革命鬥爭起著極其重大的作用。五月,在新塘成立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第三團( 慣稱老三團 ),慧懷任團長,縣特派員唐多慧任政委。 這個團 是廉江人民的子弟兵,後來成為南路抗日武裝的主力。新塘聯防區成為遂溪、化縣、吳川、博白、陸川等縣革命幹部的培訓和部隊的休整、彈藥糧的補給基地。一九四五年七月至八月日寇投降前後,國民黨兩個軍進入粵南,對共產黨軍威脅很大。特委決定部分主力西征。其懷與唐多慧率三團三營巧妙地穿過敵軍封鎖線,進抵廉博邊,為西征部隊作先導。此後,南路革命轉入低潮。上級指示,作十五年艱苦鬥爭準備。莫懷所帶領的隊伍,不得不改變鬥爭方式,或港伏各村發動民眾,或分組以武工隊形式進行武裝鬥爭,始終堅持戰鬥在 粵桂邊廉博地區,直至一九四六年四月,奉命北撤。
一九四六年四月,莫懷奉命到東江,隨東江縱隊北撤山東。任北撤部隊於部連連長。十月至一九四七年九月,參加華東軍政大學學習。四七年九月至四八年九月,歷任兩縱新兵團副團長、團黨委委員、後梯隊參謀等職。下半年,參加華北軍大和土改整黨學習。一九四九年二月,從山東煙臺回廣東,在粵中縱隊任參謀處長。十月,任粵中地委委員兼財委副主任。
一九五二年回粵西區工作,任粵西行署工商處副處長行署秘書長。一九五四年三月,任粵西行署第二副主任、粵西區黨委常委。五五年八月,任湛江地委副書記兼專員,五六年任湛江地委第一書記。莫懷在湛江經歷了民主革命戰爭,土地改革、合作化、公社化,四清和“文化大革命”等運動的嚴峻考驗。他在領導洪江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但在極“左”路線指導下的各個運動中,特別在“文革”十年災難期間,長期受陷和害,身心摧殘至慘。“梅花不怕三冬雪”,久經考驗的懷同志,始終堅信黨,堅信黨的實事求是政策,必能為他作出正確的結論。打倒“四人幫”後,一九七八年七月,調任廣東省革命委員會僑務辦副主任,八月,任省華農場管理局黨組書記兼局長。一九八O年一月,任省僑務辦黨組副書記。在這期間,他堅決擁護黨的三中全會的路線、方針、政策,積極引進外資,搞活經濟,曾到香港與港商洽談。回來後,因心力交瘁,一病不起,於一九八O年四月十四日在廣州逝世,終年六十四歲。

後世紀念

廣東省黨政軍生前戰友參加開大會追悼,骨灰葬於廣州革命公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