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莒山原名金牛山,相傳東周考王十年(公元前431年)莒國被楚所滅,莒王奔居龍渠鎮(今巴公鎮渠頭村),慕此山風景秀美,登臨遊樂,遂更名莒山。
地理
莒山為晉城之名山,晉城市澤州縣與高平市之界山,東起高平市劉莊,西至澤州縣三家店、雙王莊,南起澤州縣東張村、劉軒窯、西村,北至高平市焦河、新莊,總面積約三十平方公里,頂峰高1003米,該山四周都有登山小徑,直通山頂,1993年北義城鄉政府開通盤山公路,從北義城鎮門樓前乘車十幾分鐘即可到達山頂。
旅遊
莒山景色之奇觀令人驚嘆。1993年被晉城市開闢為旅遊區,但由於宣傳力度不足,使之天然風光獨自美,人文價值等己棗嘗至今仍為人不知。現就部分景點簡述如下:
“莒山極頂立巨碑,藺公精神史永垂”
莒山頂有兩通巨碑,高5.02米,寬1米,厚0.33米,清朝康熙五十三年重修莒山廟翻嘗淋時所立,碑頭二龍戲珠,工藝超群。廟前百米處有一陵墓,墓前有清雍正十年(戶境公元1733年)的立碑,上書“有周趙國上卿藺大夫之墓”十一個大字。藺相如,莒山鄉巴公原人氏,戰國時期官拜趙國相國,其人正氣堂堂,忠肝烈烈,智謀橫溢。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將相和等故事都永垂史冊。
“
東眺青龍奔龍門,西覽雙王之雙勝”
早晨登頂東眺,丹川霧氣滾滾似一條巨龍棗腿埋舉,直奔水東龍門,天旱時節更為壯觀,西到雙王莊村可以看到當年二大王(天靈大王、地靈大王)之住宅小寨大寨及其二兄弟親手所植雙柳樹,現已有3米多粗。還有二龍戲珠酸棗王(現只有一顆,1米多粗),每年可打酸棗一百多斤,實為罕見。
“南觀雲海有蜃景,北視積雪與松林”
當晴天無風時節,清晨站立高處往巴公電廠方向觀看,下有巴公河雲霧,上有巴公電廠涼水塔雲柱,在晨光照耀下,金碧輝煌直衝九天,美似蓬萊海市蜃樓,莒山北坡,松濤滾滾,大雪過後,一青二白,尤為壯觀。
“千年古槐抱牡丹,百丈和尚睡山巔”
莒山腳下東張村村南頭有棵千年以上的古槐,高20米,粗6米,空腹內填土處長出一顆白牡丹,初夏時節,花如銀盤,尤為好看,莒山老和尚圪腦處,南北走向幾個山頭連在一起,活像一位巨人躺在山巔,起名睡和尚,可與五台山臥佛媲美。
“司公寒窯壁上懸,血泊溝里血絲連”
過去修莒山廟之神工司公叔所住窯洞,現已懸在峭壁之上,血泊溝里的血絲草根,在水流的沖刷下,猶如血絲漣漣,非常少見。(前幾年由於泉水乾涸,已不得見)
“一根土柱似寶塔,寨崖洞內有碾磨”
山前溝內有一任家寨,寨內有窯洞,洞口懸在峭壁上,洞內又有石碾石磨,何年建造有待考究。洞口處有一土柱,高約百尺,明顯分為三層,似一報塔。
“
莒山為鄉越前年,三月十八會空前”
莒山為鄉政可追溯到北宋,每年陰曆三月十八日(傳說藺相如報國日),莒山廟會(會址在東張村),近有晉高兩縣居民,遠有河南商賈,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藺相如廟
概況
《山西通志·祠廟》載:“藺相如祠在澤州府治(今晉城市城區)東北四十五里莒山上,宋政和年間建,國朝永樂五年修。”這是能查到的有關祠廟的最早記載。“宋
政和年間”是公元1111年至1117年,“主盼拳國朝永樂五年”是明成祖在位的1407年。距祠廟東南約30米處有藺相如墓,墓堆呈寶頂型,高3米,直徑8米,周長約25米,墓身原為砂石條砌就的八卦型平台,外封以土。墓前石碑為石灰岩質料,分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碑首高90厘米,寬67厘米,厚27厘米,上有二龍戲珠浮雕,中央篆額19×5平方厘米,為“奉旨重修”四字。碑身高248厘米,寬67厘米,厚27厘米,上書正楷陰文“有周趙國上卿藺相如之墓”,每字17×14平方方厘米。右上首為“皇清雍正十年壬子季春月(1732年陰曆三月)”,下款為“後學南昌曹茂先敬書”。周邊有龍鳳陵促迎腿戰催提、太極圖等對稱浮雕及“福、祿、禎、祥”四個小篆字。碑座長90厘米,寬52厘米,厚30厘米以上(下埋土裡)。墓地原有花牆、石獅、石柱、石桌、石供,占地約畝許。
盛衰
莒山上藺氏遺蹟曾數經盛衰。明代時,藺相如祠廟規模較小,只有半畝地大。明代裴騫在《藺相如廟》一詩中說:“遺像千年在,荒山半畝宮”。清代康熙、雍正年間,國力漸盛,晉城一帶山山有寺,村村有廟,莒山峰頂又大興土木,構築樓台殿閣。據今廟內所存碑記《重修趙相國拜庭記》和《重修趙上卿藺公廟碑》所載:康熙十六年(1677年)以寺僧化緣所積,增修中庭,即無梁拜庭。康熙五十三年(1715年)重修告竣,祠廟前有石質堂階、大門、兩廊,中有拜庭,並有後院。全廟統為東西南北兩層串樓百餘間,樓上塑神,樓下住僧。全廟占地五畝,橫跨兩縣,其規模在鳳台縣各種廟觀中首屈一指。誠如碑文中所描繪的那樣“金碧輝煌,藻耀奪目,洋洋乎大觀也“。”堅璧高壘,不啻空中樓閣,抑且畫棟朝飛矣“。壯哉廟,吾周行郡中,未有如斯之盛者。雖巨靈劈劃,不是過矣”。南北兩縣各數十里內,俱能見到其色、其勢、其貌。
雍正十年,又經敕拔帑銀重修,樓台彩繪,冢墓石砌,氣象盛極一時,其時,四鄉士農工商遠近而來游山進香。澤州府知府朱樟曾揮毫寫下《莒山題藺相如廟》:“一失連城間道行,前川明月接蒲津。毋勞血濺已歸趙,不待雞鳴早脫秦。瑤草暗迷完璧路,好山猶對負荊人。從堂燈火邯鄲瑟,不及茲鄉禱祀頻“。廟、墓祭祀頻繁,香火旺盛,由此可見一斑。且至今當地古俗相沿,農曆正月初三和三月十八,為藺公生死祭祀日,其中正月初三為火炮會,三月十八為盛大廟會,至期演戲從不中斷,不知始自何年。
1939年日軍侵占了晉城、高平,莒山藺相如廟亦派兵把守。其時國民黨27軍范漢傑部為與敵爭此軍事要衝,曾於東南一線向山頭展開猛烈進攻。一時雙方炮火飛騰,中方傷亡很大,故攻占山頭後,一名下級軍官唯恐莒山廟再度落入敵手,竟不計後果,縱火將這座有重要文物價值的遠年建築燒成焦土。1958年,山下修水庫、建煤礦及周圍社隊建設,又先後拉走了殘廟的牆基石料,記載著廟宇歷代資料的碑碣也被大部拉走燒了石灰,僅剩下部分舊時牆基巨石和一堆碎磚爛瓦。“文革”破“四舊”,藺墓因偏在一隅,且墓頂上厚土堆積,山草叢生,倖免未遭破壞。1972年前後,“大搞水利建設”時砌水池缺少石料,一位公社領導又瞄上了墓冢,動員人力將墓穹上的砂石條全部拆下拉走,藺墓便成了今天這樣一個大土丘。
據悉,抗戰期間,
孫殿英部在晉城時,曾派兵盜墓,結果未詳。後來,盜竊、倒賣文物活動猖獗,墓邊又出現了一處盜洞。
改革開放以來,百廢俱興,藺跡又得復甦。莒山地下豐富的優質無煙煤的開採,使山邊劉軒窯等村子迅速成為全市聞名的富裕村。在藺公祠廟舊址上,民眾又捐資蓋起了十一間兩層樓的後宮,再塑了名相金身。經過十十年綠化,“文革”以前的荒山禿嶺已徹底改觀,陵墓一帶早已濃蔭蔽日,山麓出現了大片經濟林和綠色植被,山北數以千計的青松一片蔥蘢,變成了森林公園。
藺相如廟
概況
《山西通志·祠廟》載:“藺相如祠在澤州府治(今晉城市城區)東北四十五里莒山上,宋政和年間建,國朝永樂五年修。”這是能查到的有關祠廟的最早記載。“宋
政和年間”是公元1111年至1117年,“國朝永樂五年”是明成祖在位的1407年。距祠廟東南約30米處有藺相如墓,墓堆呈寶頂型,高3米,直徑8米,周長約25米,墓身原為砂石條砌就的八卦型平台,外封以土。墓前石碑為石灰岩質料,分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碑首高90厘米,寬67厘米,厚27厘米,上有二龍戲珠浮雕,中央篆額19×5平方厘米,為“奉旨重修”四字。碑身高248厘米,寬67厘米,厚27厘米,上書正楷陰文“有周趙國上卿藺相如之墓”,每字17×14平方方厘米。右上首為“皇清雍正十年壬子季春月(1732年陰曆三月)”,下款為“後學南昌曹茂先敬書”。周邊有龍鳳、太極圖等對稱浮雕及“福、祿、禎、祥”四個小篆字。碑座長90厘米,寬52厘米,厚30厘米以上(下埋土裡)。墓地原有花牆、石獅、石柱、石桌、石供,占地約畝許。
盛衰
莒山上藺氏遺蹟曾數經盛衰。明代時,藺相如祠廟規模較小,只有半畝地大。明代裴騫在《藺相如廟》一詩中說:“遺像千年在,荒山半畝宮”。清代康熙、雍正年間,國力漸盛,晉城一帶山山有寺,村村有廟,莒山峰頂又大興土木,構築樓台殿閣。據今廟內所存碑記《重修趙相國拜庭記》和《重修趙上卿藺公廟碑》所載:康熙十六年(1677年)以寺僧化緣所積,增修中庭,即無梁拜庭。康熙五十三年(1715年)重修告竣,祠廟前有石質堂階、大門、兩廊,中有拜庭,並有後院。全廟統為東西南北兩層串樓百餘間,樓上塑神,樓下住僧。全廟占地五畝,橫跨兩縣,其規模在鳳台縣各種廟觀中首屈一指。誠如碑文中所描繪的那樣“金碧輝煌,藻耀奪目,洋洋乎大觀也“。”堅璧高壘,不啻空中樓閣,抑且畫棟朝飛矣“。壯哉廟,吾周行郡中,未有如斯之盛者。雖巨靈劈劃,不是過矣”。南北兩縣各數十里內,俱能見到其色、其勢、其貌。
雍正十年,又經敕拔帑銀重修,樓台彩繪,冢墓石砌,氣象盛極一時,其時,四鄉士農工商遠近而來游山進香。澤州府知府朱樟曾揮毫寫下《莒山題藺相如廟》:“一失連城間道行,前川明月接蒲津。毋勞血濺已歸趙,不待雞鳴早脫秦。瑤草暗迷完璧路,好山猶對負荊人。從堂燈火邯鄲瑟,不及茲鄉禱祀頻“。廟、墓祭祀頻繁,香火旺盛,由此可見一斑。且至今當地古俗相沿,農曆正月初三和三月十八,為藺公生死祭祀日,其中正月初三為火炮會,三月十八為盛大廟會,至期演戲從不中斷,不知始自何年。
1939年日軍侵占了晉城、高平,莒山藺相如廟亦派兵把守。其時國民黨27軍范漢傑部為與敵爭此軍事要衝,曾於東南一線向山頭展開猛烈進攻。一時雙方炮火飛騰,中方傷亡很大,故攻占山頭後,一名下級軍官唯恐莒山廟再度落入敵手,竟不計後果,縱火將這座有重要文物價值的遠年建築燒成焦土。1958年,山下修水庫、建煤礦及周圍社隊建設,又先後拉走了殘廟的牆基石料,記載著廟宇歷代資料的碑碣也被大部拉走燒了石灰,僅剩下部分舊時牆基巨石和一堆碎磚爛瓦。“文革”破“四舊”,藺墓因偏在一隅,且墓頂上厚土堆積,山草叢生,倖免未遭破壞。1972年前後,“大搞水利建設”時砌水池缺少石料,一位公社領導又瞄上了墓冢,動員人力將墓穹上的砂石條全部拆下拉走,藺墓便成了今天這樣一個大土丘。
據悉,抗戰期間,
孫殿英部在晉城時,曾派兵盜墓,結果未詳。後來,盜竊、倒賣文物活動猖獗,墓邊又出現了一處盜洞。
改革開放以來,百廢俱興,藺跡又得復甦。莒山地下豐富的優質無煙煤的開採,使山邊劉軒窯等村子迅速成為全市聞名的富裕村。在藺公祠廟舊址上,民眾又捐資蓋起了十一間兩層樓的後宮,再塑了名相金身。經過十十年綠化,“文革”以前的荒山禿嶺已徹底改觀,陵墓一帶早已濃蔭蔽日,山麓出現了大片經濟林和綠色植被,山北數以千計的青松一片蔥蘢,變成了森林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