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龍眼是一種位於東海之濱、台灣海峽西岸的植物。因其獨特的地理、氣候資源,極宜種植龍眼等亞熱帶珍貴果樹,其中龍眼、枇杷、荔枝、蜜柚是莆田市傳統的四大名果,歷來馳名海內外,尤以龍眼為佳,素有“興化桂元甲天下”之美譽。莆田龍眼以果大、可食率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即含糖高)為特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莆田龍眼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龍眼目
- 科:無患子科
- 屬:龍眼屬
- 種:莆田龍眼
簡介,歷史悠久,特點,營養豐富,良種簡介,產品現狀,
簡介
莆田龍眼生產,歷史悠久,現在是全國龍眼五大產區之一。尤其是龍眼乾,稱為“興化桂圓”,早負盛名莆田龍眼具有果大、肉厚、質脆、汁多、味甜等特點,宜於生啖。龍眼品種多達六十多種。其中“普明庵”殼薄肉厚、汁多質脆、味清甘口,是鮮食的上品。烏龍嶺”和“油潭本”宜於焙制龍眼乾。晚熟的有霜降後才採摘的“九月烏”。還有“白核龍眼”和“無核龍眼”,可說是稀有的優良品種。
歷史悠久
莆田龍眼栽培歷史悠久,始於漢代,距今二千多年。據左太沖《蜀都賦》記:“旁挺龍目,側生荔枝。龍眼唯閩中及南粵有之。“又據唐御史黃滔撰寫的黃山靈岩寺碑銘記述,莆田縣東峰廟當時已有龍眼栽培和加工技術居全國領先地位,如高接換種、小苗嫁接、品種選育、桂元乾加工等。莆田市為全國重點龍眼生產基地之一,1999年,全市龍眼面積近1.2萬公頃,投產面積0.6萬公頃,預計年產量約3萬噸,其中1.8萬噸用於焙乾,可以加工“興化桂元乾”產品 0.6-0.7 萬噸。
特點
莆田龍眼也是莆田的名產,它具有粒大、皮薄、汁多、味美等特色,古時是上奉封建帝王的貢品,現在是來莆田的中外遊客爭相購買的佳果。莆田龍眼有60多個品種,尤以“普門庵”、“九月鳥”、“烏龍嶺”為最佳。用莆田龍眼焙制而成的“興化桂圓”於果品及以興化桂圓為主要原料生產的興化桂圓補膏,均是高級滋養補品,深受歡迎。
營養豐富
莆田龍眼因其栽培地域獨特,孕育了眾多品種和優良品質。全市現有品種80多個,為全國最多。由於莆田地處我國龍眼栽培適宜區的北緣,日照充足,雨量適中,日夜溫差大,有利於可溶性固形物(糖分為主)的積累,所以興化桂元風味較其他產地香甜,並培育了許多優良品種。
莆田龍眼以果大、可食率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即含糖高)為特點,“水南1號”、“友誼106”這兩個品種,已達國家一級龍眼標準,為國內領先;“松風本”、“立冬本”以其晚熟而倍受青睞。主栽品種“烏龍嶺”、“油潭本”、“水南1號”、“松風本”、“立冬本”等品種成熟期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平均單果重13-19克,可良率65-7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3-25%,維生素C含量豐富,每百克果肉中含有43.12-167.7毫克,這些指標都明顯優於其他產區。
莆田市龍眼乾加工工藝世代相傳,獨具特色。“興化桂元乾”以其顆粒大,外殼橙黃、渾圓不塌陷,果肉晶瑩剔亮、易剝離,香甜可口而久負盛名,歷史上已遠銷東南亞及江、浙、滬、皖一帶。
良種簡介
友誼106:9月底至10月上旬成熟(本市,下同)的龍眼晚熟稀優新品種,平均單果重16.1克,最大可達25克,可溶性固形物19%以上,可食率70%以上,該品種具有質脆化渣,味清甜,不流汁,易離核,果穗大,果實大小均勻,較豐產、穩產等特點。
水南1號:是莆田市近年選育的龍眼新品種。果實成熟期在9月中旬左右,抗病力強,速生豐產。平均單果重18-23g,最大達32g,果肉厚且脆,味清短期,可溶性固開物18.3-21.6%,可食率平均72.5%。
松風本(水南2號):成熟於10月上、 中旬的龍眼晚熟稀優新品種,單果平均重13.6g,最大可達16.2g,可溶性固形物23-25%,可食率62.8%。肉脆香甜、色透明、不流汁,質特優,果皮外觀青黃,色美,厚度適中,鮮吃焙乾均可。
龍優:是莆田市選育的早熟龍眼優良新品種。平均單果重16.37g,可溶性固形物18-19.1%,可食率68.2%,成熟期在8月上中旬,比烏龍嶺早熟10-15天,該品種具有早熟、果大、質優、可食率較高、早投產、豐產穩產等特點。
立冬本:樹型稍矮化圓頭型;特晚熟優良品種,果實成熟期在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掛樹期長,平均單果重12.6-14.5g,最高達17g;可溶性固形物20-30%,可食率達65%左右,果實大小均勻,果皮厚度適中,鮮食焙乾均可;果肉乳白色,半透明,汁多質細,味農甜,品質優。
產品現狀
2008年,莆田桂圓乾通過了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審查成為了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才逐漸揭開了莆田桂圓乾的神秘面紗、銷量也直線上升,莆田綠康乾貨商行每年通過阿里巴巴平台批往全國各地的桂圓乾近2萬噸。同時也走近了全國普通老百姓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