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荷蘭鐵
- 拉丁學名:Yucca elephantipes
- 別稱:巨絲蘭、象腳絲蘭、無刺絲蘭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單子葉植物綱
- 目:百合目
- 亞目:百合亞目
- 科:百合科
- 屬:絲蘭屬
- 種:荷蘭鐵種
- 分布區域:北美溫暖地區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栽培技術,
形態特徵
荷蘭鐵為常綠木本植物,在原產地株高可達10米,盆栽的株高多為1一2米。莖幹粗壯、直立,褐色,有明顯的葉痕,莖基部可膨大為近球狀。
葉窄披針形,著生於莖頂,末端急尖,長可達100厘米、寬約8—10厘米;葉革質,堅韌,全緣,綠色,無柄。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荷蘭鐵原產北美溫暖地區。
繁殖方法
家庭中一般採用扦插繁殖,結合修剪進行,每年的4-8月皆可,室內可全年進行,但需要保持溫度為20-30℃之間,才利於生長新根。樁式的最好用手掰下,去除下部的1/2-2/3葉片,直接插於乾淨的河沙中澆透水,暫時避開強烈的光照即可;整株式在短截後也要先去葉,然後再扦插於乾淨的河沙中澆透水,以後要保持空氣濕度為70%左右,一個月生長新根而成為新株。
荷蘭鐵常用扦插繁殖。扦插在整個生長季均可進行,但以春秋季較好。扦插時剪取10—30厘米的芽,待傷口稍晾乾後基部沾上黃泥漿,扦插於乾淨河沙中,一個月左右即可生根。也可截取30一40厘米長的莖段,用殺菌劑消毒傷口後沾上黃泥漿,橫臥於沙床,覆沙1/2—2/3,佼莖段隱芽萌發;或將莖段頂端封上石蠟,插於沙床中,使上部隱芽陸續萌發。當芽體長到10厘米以上時剪下來扦插。
栽培技術
栽培方法
荷蘭鐵盆栽可用園土、腐葉土和河沙等量混合作為培養土。生長季保持盆土濕潤即可,避免澆水過多,引起積水,而使根部和莖幹腐爛。它生命力旺盛,對肥料要求不高,生長旺盛期每月施3—2次液肥即夠。
荷蘭鐵生長要求充足的陽光,除了炎熱夏季需適當遮陰外,其它季節可在全日照下生長。它喜陽也耐陰,可適應不同光線環境。但也不宜過於陰蔽,否則抽長的新葉往往不易老化且發黃,或引起徒長、葉片不健壯而下垂。荷蘭鐵在高溫高濕條件下極易發生葉斑病,韌發時吁尖葉緣呈黑褐斑跡,嚴重時蔓延到葉片大部分,應及時防治,藥劑宜用800—1000倍百菌清。
荷蘭鐵生長速度一般,對溫度的要求範圍較寬,生長最佳溫度為15-30℃之間,冬季要保持在2℃之上最適,不耐嚴寒。在生長季節中,需要保持一定的空氣濕度,如氣溫為20℃時,濕度在50%左右即可,氣溫為30℃左右時,濕度需要調整至70%左右,才可保持較好的生長勢頭。
荷蘭鐵的適應性較強,也可用腐葉土與河沙混合栽培。在栽培的過程中,需要每月左右施用一次硫酸亞鐵,可確保土壤的PH值適宜,呈微酸性,適宜其正常生長。
上盆種植
以疏鬆、排水和通氣性好的品氏5-40 mm規格的進口泥炭,將泥炭加水拌勻,(加水的標準:加水拌勻後,手緊握一把泥炭,水從指縫中滲出)待上杯種植。14 cm盆每盆的泥炭用量約400毫升,一包300升進口泥炭可以裝750杯左右。
上盆
對重新使用的舊盆,必須要用高錳酸鉀1000倍液浸泡半個小時以上,然後用清水沖洗,晾乾待用。一般用口徑為 14cm規格盆子種植,種植時先在杯底墊2cm左右基質,再將篩苗移入杯中,小苗種植不宜過深,以平植株基部為宜;基質鬆緊適中,裝至杯子9分滿。
病蟲害
荷蘭鐵炭疽病
1、症狀
該病主要侵染葉尖和葉邊緣部位,病狀特徵與葉斑病相似。發病初期呈現濕潤狀褐色病斑,有時出現粉紅膠質粘液,即病原的分生孢子盤及分生孢子堆。發展擴散後,呈半圓形或不規則的橢圓形、紅紫色或暗褐色病斑,中央為淡褐色或灰出色,並稍打下陷,發病後逐漸擴大,四周可見輪紋斑痕,褐色,病斑逐漸萎縮乾枯。斑上散生著黑色顆粒狀物。發病嚴重時,引起整個葉片變黃枯萎。
2、病原
膠抱炭疽病菌,屬於半知菌亞門真菌。有性態圍小叢殼,屬於子囊菌亞門真菌。病菌分生孢子盤初生在葉片表皮下。後突破表皮外露。分生孢子盤聚生或散生,排列成同心輪紋狀;分生孢子盤有褐色剛毛,分分生孢子圓筒形,兩端鈍圓,單胞,無色。
3、發生規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盤和菌絲在病殘體上越冬。翌年產生分生孢子借淋水濺射傳播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嚴生病斑後又形成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導致病害不斷發展。高溫、多雨季節,生長勢弱,容易發病。
4、防治方法
①增施有機肥,及時排水,防止濕氣滯留,適量增施磷、鉀肥。
②及時修剪病枝葉和清除病殘體,集中深埋或燒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