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荔波布依儺戲,產生於唐宋年間,是布依人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和神靈崇拜的綜合體。舉行儺事的原因,布依族是“無子求子,有子祈福”。
文化特徵
荔波堯古“儺戲”最早被用於布依族“做橋”“燒香”“還願”等“儺壇祭祀”,流傳至今已有半個世紀。後“儺戲”取材於中國古代征戰故事,糅進神話傳奇,雜以鄉間吉語,集話劇、歌刷、舞劇為一體。劇中人物有“將軍、先鋒、文官、武官、副將、婦孺”等形象。儺面具均用木質雕刻成型,造型奇特、如生,服裝更是現麗多彩,其舞姿粗獷,娛人娛神,獨具特色。
在表演儺戲中,有對原始生命的崇拜和生命意識的衝動,有色彩艷麗的儺畫像、造型奇異的儺面具、誇張的舞蹈動作、原始的服飾、旋律悠揚的唱腔,配上各種民族樂器和道具,表現了布依人心靈深處深沉的憂患意識和對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涉及布依族的民俗、音樂舞蹈、美術、服飾、戲曲等的創造過程與認識。布依族儺書,是布依族儺戲的唱本。在布依族民眾中,稱儺戲為“橋”(大橋或小橋),荔波覺鞏寨索村儺書先生稱之為“陶”。荔波布依族儺戲,演出時間為“小橋”1~3天,“大橋”3~13天。儺戲活動分為壇內祭祀和壇外戲劇。壇內由儺書先生唱念,並掛36路神像畫案,代表布依族信奉的36路神仙,包括萬歲天尊聖母、花林、托生、六喬、沙羅、三界公爺、三元、師公、師傅、社王、三祖、孤獨等神靈,每個神靈都有相應的一張面具。壇外戲劇也由儺書先生表演。
代表劇目
荔波布依族儺戲分文戲和武戲,戲目主要有《酬神還願》《拜三界公爺》《祭神樹》等十餘種,屬儺夾戲類型,在布依族民眾中稱“橋”,分“小橋”和“大橋”。
分布地區
布依族儺戲流行於覺、翁昂、撈村等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荔波布依族儺戲有著深厚和廣泛的民眾基礎。有許多的文化現象隨著現代文化的發展進程而滅絕,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缺乏廣泛的民眾基礎,以致成為“化石",僅具有學術價值,而不具有資源價值。荔波布依族儺文化則不然,在古代,它是被作為當地的主要教化手段和娛樂形式。
傳承狀況
儺戲的傳承方式不固守於家庭傳承,在民族中招徒授藝,不分地域,不分姓氏,傳男不傳女,布依族已婚有子男丁均可。儺戲的傳承方式主要依靠口傳心授。隨著社會變革,傳承人相繼去世,唱本、面具、法器等儺戲道具損毀流失,荔波儺文化活動處於瀕危境地。
傳承人物
何文章,男,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儺戲(荔波布依族儺戲)。
保護措施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該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荔波縣文化館。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7年9月16日,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少數民族戲劇的傳承與發展”專題調研組來到貴州省荔波縣翁昂鄉一個叫做江風寨的小寨子裡。在觀看了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布依族儺戲“祭神樹”“拜三界公爺”戲目和布依語稱作“雯當姆”(即矮人舞)後,委員們和儺戲非遺傳承人及村民們進行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