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稅務志》是湖北省荊門市稅務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荊門稅務志
- 作者:湖北省荊門市稅務志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中國鐵道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1年01月
- ISBN:7-113-01066-0/Z·35
- 編纂人員:章煒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新編《荊門稅務志》按照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新觀點、新方法編纂,力求做到時代性、地方性、資料性栩結合。 二、本志斷限時間,上自公元1644年(清順治元年),下迄1987年。由於本志是荊門有史以來首次編纂,需對稅收起源及變革過程進行綜述,因此,個別章節上溯清代以前,但重點記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史實。
作品目錄
- 封面
- 荊門稅務志
- 《荊門稅務志》編纂委員會名單
- 序
- 凡例
- 圖片
- 荊門市稅務機構分布圖
- 坐落在市區金蝦路163號的荊門市稅務局局址。
- 坐落在市區解放路5號的荊門市稅務局原址。
- 坐落在市區象山大道北段的荊門市稅務局新址。
- 荊門市稅務局局長章煒為《荊門稅務志》的出版揮毫題詞。旁側為《荊門稅務志》編修劉煥藻。左下側為題詞。
- 中共荊門市委、市政府對稅收工作一向關注。圖為市稅務局局長章煒、(左二)辦公室主任盧金瑞(左一)向市長朱同炳(右一)匯報稅收工作。
- 沙洋稅務分局把抓優質服務作為開展職業道德教育一項經常性措施。圖為市稅務局副局長蔡家寬(左一)在沙洋分局檢查工作時,聽取該分局局長鬍宏新(右一)匯報。
- 荊門煉油廠是荊門市一家重點納稅單位。圖為湖北上財政廳副廳長鬍金山(左一)在荊門市稅務局局長章煒(左三)的陪同下,深入該廠了解稅源變化情況
- 1986年12月24日荊門市稅務學會成立。圖為成立大會會場。
- 荊門市稅務局業餘男子籃球隊是一支實力較強的體壇勁旅,曾多次摘取本市籃球比賽桂冠。圖為該隊(紅方)在比賽時的情況。左上側為該隊榮獲冠軍獎盃後向觀眾致意。
- 原財政部稅務總局副局長,現任中國稅務學會副秘書長趙昭代表中國稅務學會向荊門市稅務學會成立致賀。
- 荊門市稅務局利用文藝形式開展稅法宣傳活動,效果斐然。圖為該局的業餘文藝宣傳隊為觀眾演出歌舞。
- 1984年4月20日,荊門市各基層財政、稅務機構分設。圖為參加機構分設會議人員的合影。
- 目錄
- 前言
- 大事記
- 第一篇 機構沿革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清代荊門直隸州財稅機構的建置
- 第一節 州署的財稅機構
- 第二節 沙洋厘金專局
- 第三節 荊門川鹽陸課局
- 第四節 沙洋淮鹽督銷分局
- 第三章 民國時期荊門縣財稅機構的建置
- 第一節 沙洋厘金局
- 第二節 田賦徵收所
- 第三節 契稅徵收處
- 第四節 推收所
- 第五節 財務委員會
- 第六節 沙洋鄂岸榷運分局
- 第七節 荊門印花稅分局
- 第八節 荊門郵包稅檢驗所
- 第九節 營業稅局
- 第十節 營業稅稽徵所
- 第十一節 稅務局
- 第十二節 中央直接稅荊門駐征處
- 第十三節 稅捐徵收處
- 第四章 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荊門稅務機構的建置
- 第一節 縣稅務局機關
- 第二節 縣財政局機關
- 第三節 縣財稅小組
- 第四節 縣財政科機關
- 第五節 沙洋市財政局機關
- 第六節 荊門市財政局機關
- 第七節 荊門市稅務局機關
- 第八節 東寶、沙洋稅務分局機關
- 第九節 基層徵收機構
- 第二篇 隊伍建設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清代荊門直隸州署財稅體制及人事管理
- 第一節 知州的職權及其出身等結構
- 第二節 沙洋州同公署及沙洋厘金專局的行政體制
- 第三節 里胥制度
- 第四節 清代官員的罰俸制度
- 第五節 養廉制度
- 第六節 知州催科理政紀實選錄
- 第三章 民國時期稅務機構體制及人事管理
- 第一節 稅務員警的配備及素質構成
- 第二節 人事管理
- 第三節 人事監察紀實
- 第四章 新中國時期稅務隊伍綜合建設
- 第一節 基本隊伍建設
- 第二節 黨群組織建設
- 第三節 思想建設
- 第四節 智力建設
- 第五節 崗位建設
- 第六節 監察與懲戒
- 第三篇 稅收制度沿革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鹽稅
- 第一節 清代時期的鹽稅
- 第二節 民國時期的鹽稅
- 第三節 新中國時期的鹽稅
- 第三章 契稅
- 第一節 清代時期的契稅
- 第二節 民國時期的契稅
- 第三節 新中國時期的契稅
- 第四章 當稅
- 第一節 清代時期的當稅
- 第二節 民國時期的當稅
- 第五章 牙稅
- 第一節 清代時期的牙稅
- 第二節 民國時期的牙稅
- 第六章 厘金
- 第一節 清代時期的厘金、統捐
- 第二節 民國時期的厘金
- 第七章 印花稅
- 第一節 民國時期的印花稅
- 第二節 新中國時期的印花稅
- 第八章 牌照稅
- 第一節 民國時期的牌照稅
- 第二節 新中國時期的牌照稅和使用稅
- 第九章 房捐和房地產稅
- 第一節 民國時期的房捐
- 第二節 新中國時期的房捐、房地產稅
- 第十章 屠宰稅
- 第一節 民國時期的屠宰稅
- 第二節 新中國時期的屠宰稅
- 第十一章 遺產稅
- 第十二章 郵包稅
- 第十三章 交易稅
- 第一節 民國時期的交易稅
- 第二節 新中國時期的交易稅
- 第十四章 營業稅
- 第一節 民國時期的營業稅
- 第二節 新中國時期的營業稅
- 第十五章 所得稅
- 第一節 民國時期的所得稅
- 第二節 新中國時期的所得稅
- 第十六章 貨物稅
- 第一節 民國時期的貨物稅
- 第二節 新中國時期的貨物稅
- 第十七章 特種消費行為稅、文化娛樂稅
- 第一節 民國時期的筵席及娛樂稅
- 第二節 新中國時期的特種消費行為稅、文化娛樂稅
- 第十八章 清末與民國時期荊門的雜捐
- 第一節 正稅附加捐類
- 第二節 地方捐類
- 第三節 陋規類
- 第十九章 工商業稅
- 第二十章 土產稅
- 第二十一章 棉紗統銷稅
- 第二十二章 商品流通稅
- 第二十三章 工商統一稅
- 第二十四章 工商稅
- 第二十五章 燒油特別稅
- 第二十六章 增值稅
- 第二十七章 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
- 第二十八章 建築稅
- 第二十九章 國營企業獎金稅
- 第三十章 產品稅
- 第三十一章 資源稅
- 第三十二章 國營企業調節稅
- 第三十三章 集體企業獎金稅
- 第三十四章 事業單位獎金稅
- 第三十五章 國營企業工資調節稅
- 第三十六章 城市維護建設稅
- 第三十七章 教育費附加
- 第三十八章 個人收入調節稅
- 第三十九章 稅收管理體制
- 第一節 清代時期的稅收管理體制
- 第二節 民國時期的稅收管理體制
- 第三節 新中國時期的稅收管理體制
- 第四篇 稅收計會制度沿革
- 第一章 概述
- 第一節 稅收計畫制度沿革
- 第二節 稅收會計制度沿革
- 第三節 稅務統計制度沿革
- 第四節 稅收票證使用制度沿革
- 第二章 荊門歷代稅收計會工作概況
- 第一節 清代荊門州整治田賦計會制度紀實
- 第二節 民國時期荊門縣稅務計會工作概況
- 第三節 新中國時期荊門縣、市稅收計會工作概況
- 第五篇 稅收徵收管理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酒稅的徵收管理
- 第一節 清代酒稅的徵收管理
- 第二節 民國時期酒稅的徵收管理
- 第三節 新中國時期酒稅的徵收管理
- 第三章 屠宰稅的徵收管理
- 第一節 民國時期屠宰稅的徵收管理
- 第二節 新中國時期屠宰稅的徵收管理
- 第四章 個體工商業戶稅收的徵收管理
- 第一節 清末至民國時期對個體工商業戶稅收的徵收管理
- 第二節 新中國時期對個體工商業戶稅收的徵收管理
- 第五章 新中國時期農村稅收的徵收管理
- 第一節 農村稅收管理的組織形式
- 第二節 農村稅收的徵收方法
- 第六章 供銷合作社稅收的徵收管理
- 第一節 民國時期合作事業的興衰與稅收徵收管理
- 第二節 新中國時期對供銷合作社稅收的徵收管理
- 第七章 國營企業利潤監交
- 第一節 國營企業的發展及利潤匯解概況
- 第二節 監交機關的職責範圍
- 第三節 監交制度
- 第四節 監交單位及結算概況
- 第六篇 扶持生產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清末至民國時期利用稅收扶持生產的情況
- 第一節 清代稅收蠲免與賑濟情況
- 第二節 民國時期稅收的減免情況
- 第三章 新中國時期稅務部門扶持生產的情況
- 第一節 人力支援方式
- 第二節 財力投入方式
- 第三節 稅收減免方式
- 第七篇 稅收收入與稅源結構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清末時期荊門直隸州的稅收收入與稅源結構
- 第三章 民國時期荊門縣的稅收收入與稅源結構
- 第四章 新中國時期荊門的稅收收入與稅源結構
- 第一節 農業稅稅源及其發展
- 第二節 工商稅收收入
- 第三節 經濟稅源
- 第四節 重點稅源單位概況
- 第八篇 北山革命根據地的稅收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根據地各級稅務機構的設定
- 第一節 抗日戰爭時期
- 第二節 解放戰爭時期
- 第三章 根據地的稅收
- 第一節 田賦
- 第二節 公糧
- 第三節 營業稅
- 第四節 進出口貨物稅
- 第五節 產銷稅
- 第四章 徵收紀實
- 第五章 英烈志
- 劉之雄
- 常正剛
- 附錄
- 除里書序
- 《鄂省丁漕指掌》序
- 光緒元年刊刻《鄂省丁漕指掌》序
- 回憶錄:在荊鐘宜縣收稅的歲月里
- 後記
-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