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湖之戰

荊湖之戰

荊湖之又稱宋平荊湖之戰,指的是962年—963年,北宋時期,荊南(南平)與武平在江陵一代的一次戰役。

北宋乾德元年(963年)正月至三月,在北宋統一戰爭之初,宋廷利用湖南周氏政權內亂之機,以假道滅虢之策,一舉攻滅荊(荊南,一名南平)、湖(武平)兩割據政權的作戰。

戰役結果以荊南與武平滅亡,為北宋滅南唐奠定基礎

基本介紹

  • 名稱:荊湖之戰
  • 地點:江陵一帶(今湖北荊州一帶)
  • 時間:962年—963年
  • 參戰方:北宋,荊南(南平),武平
  • 結果:荊南與武平滅亡,為北宋滅南唐奠定基礎
  • 主要指揮官:趙匡胤,張文表,高季沖
  • 戰爭記載:《續資治通鑑·宋記二·建隆三年
背景,準備,北宋,荊南,武平,經過,評析,

背景

建隆三年(962年)九月,武平節度使周行逢病死,臨死前傳位給尚不滿十二歲的兒子周保權,並預料到張文表將會造反。果然不久後,張文表起兵與武平節度使相對抗,周保權派楊師璠討伐之。北宋在得知這一情況後,於當年十二月要求荊南發兵協助周保權平張文表。
同年十一月,荊南君主高保勖病死,臨死前傳位給其子高繼沖。

準備

北宋

乾德元年(963年)正月,宋太祖趙匡胤命慕容延釗及李處耘率軍攻伐張文表。在此前,北宋方面已派遣使者盧懷忠探明:荊南兵力不過三萬人,且高氏對民窮征暴斂,百姓苦不堪言。

荊南

高繼沖認為自己年幼(此時尚不滿20歲),便將軍政大權委以梁延嗣,刑政等事務委以孫光憲。乾德元年二月,荊南兵馬副使李景威獻計保荊南,高繼沖不能用。

武平

楊師璠已於乾德元年正月討平張文表,並將其處死。但是此時北宋完全沒有收兵的意思。

經過

建德三年十月,湖南衡州刺史張文表兵變占領潭州(治今湖南長沙)。湖南武平節度使周保權向宋朝求援。宋太祖趙匡胤遂決定於出師湖南之際,假道荊渚,先滅南平高繼沖政權,再接著滅亡武平周保全勢力。
乾德元年正月初七,宋太祖命山南東道節度使慕容延釗為湖南道行營前軍都部署,樞密副使李處耘為都監,率安(今湖北安陸)、復(今湖北天門)等10州兵,以討張文表為名,借道荊南向武平進軍。二月,宋軍到達荊門,慕容延釗一面殷勤招待荊南使者,一面密派李處耘率數千輕騎乘夜向江陵(今屬湖北)急進,乘高繼沖惶恐出迎之機,迅速搶占城內要點,高繼沖被迫請降,荊南政權遂亡。二月底至三月初,宋軍繼續水陸並進,經三江口(今湖南嶽陽北)澧州(治澧陽,今湖南澧縣)南等作戰,殲滅湖南兵,占領朗州(治武陵,今湖南常德),俘周保權,湖南周氏政權遂亡。

評析

宋軍並滅荊湖,使北宋勢力伸入長江以南,切斷後蜀與南唐之間的聯繫,為爾後入川滅蜀,進軍嶺南南漢和東滅南唐創造了有利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