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街

荊州街北起大北門,與東街垂直交叉後與運動場路(漢聖庵巷)呈丁字相交。自1976年始,由於加寬路面,從荊州古治圈門以南房屋拆除,道路鋪築成柏油路面,東街至運動場路修成水泥路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荊州街
  • 行政區類別:街
  • 全長:300公尺
  • :4米左右
簡介,歷史沿革,

簡介

目前大北門至大北門碼頭,來往於二城間的擺渡人都由過江。改為輪渡後,碼頭移至閘口(約1964年),渡江之人經閘口上岸穿過長門,順城牆內二道堤仍由大北門內東側或經紹興橋斜插荊州街。因此,在襄陽漢江大橋未修起前(1970年5月),荊州街是過江之人必經之路。當時本街雖無大的生意店鋪,但日夜之行人絡繹不絕。大橋建成後,仍有行人下大橋後東入荊州街。

歷史沿革

荊州街因漢末劉表荊州,牧府治襄陽而得名,前面所提的“荊州古治圈門”也因此沿襲下來。圈門上原書條石門額“荊州古治”四個大字,其書法剛勁渾厚,為襄陽城之古蹟也,可惜的是1976年被拆除。但圈門二側之城牆斷垣猶存,門額據說被收藏,有條件時可擴大其門額再跨建於荊州街上。荊州街名也幾易其名,明清時因設此街上,又名道街。後守備司設新街口,又更名為守備司街。辛亥革命後改名為中山街。因本街辛亥革命後新建了我第一個公園中山公園,今市政府大院一帶為公園舊址。原公園內遍植花草,飼養了少數動物,並有襄陽人為紀念唐代襄陽詩人孟浩然而建的“孟亭”,還有大北門內側東北處因得歐陽修、聞喜亭詩碑的“聞喜亭”。原城河形成了歷史上的鏡湖,湖上還建有小巧玲瓏的紹興橋。中山公園雖毀,但其名、其歷史仍流傳下來。在荊州街的北面還有著名的“二花樓”,關於二花樓有種種傳說,但建於何時,毀於何時無考。
荊州街之名到解放後才被正式恢復。
荊州街因歷史流長,古蹟名勝較多。大北門是我市目前唯一未被拆除的瓮城門,保留完整,成了拍攝影視片的好地方,電視劇《諸葛亮》就在此取了不少的鏡頭。在圈門的西北有一西向小道子,其內原是呂祖閣,敬奉的是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即唐代詩人呂嚴。呂嚴曾來襄陽“仙遊”,並為襄陽留下詩篇,詩名為《劍畫此詩於襄陽》。樊城跨鶴樓也與呂嚴有關。
荊州街東北還有祗園寺等,建議將荊州街北段保留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