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古治

荊州古治

荊州古治因公元191年荊州牧劉表將荊州治所由漢壽遷至襄陽。而得名。(江陵保留荊州刺史事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荊州古治
  • 出土地點:湖北省襄陽市
  • 館藏地點:湖北省襄陽市荊州街
  • 所屬年代:東漢末年
  • 性質:行政街區
  • 人物:荊州牧劉表
歷史,現狀,文物保護,

歷史

荊州古治遺址位於襄陽荊州街,現僅存殘垣斷壁。東漢時,荊州刺史治所在武陵漢壽(今屬湖南),襄陽只是荊州南郡的屬縣。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獻帝以劉表荊州刺史,自漢壽徙治所於襄陽,襄陽從第三級地方機構所在地,第一次一躍而成為統轄今湖北湖南兩省和河南貴州兩廣一部的荊州的首府,成為荊州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這一變化,對襄樊地區社會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現狀

據《襄樊市地名志》記載,荊州街在襄陽城內東部,北起大北門,南至運動場路,長1.35公里,寬5-24米。明朝在北段建有拱券門(1996年拆除),門額書寫“荊州古治”,因東漢荊州牧治所設襄陽,故名荊州街。清代守備司衙門駐過這裡,曾改名為守備司街。解放前是國民黨襄陽縣黨部、縣政府駐地。解放後為中共襄陽地委、襄陽地區行署駐地。1983年地市合併,改為中共襄樊市委市人民政府駐地。2006年襄陽市委市政府機關由荊州古治街搬遷至檀溪路,這裡成為襄樊市人大常委會、政協襄樊市委員會所在地。

文物保護

襄陽政府按傳統營建方式,將荊州古治券門損壞的牆體予以修復。新建券門。券門,即古代打仗時,士兵登城防守的偏門。新修的券門高5米,寬3.95米。而舊券門兩側曾損壞的牆體則用玻璃櫥窗予以保存,從外可直窺老牆體的歲月滄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