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徐行草編的淵源早在唐代就有記載。據清代史學家王鳴盛考證,徐行的黃草拖鞋在唐代已作為蘇州府的土貢之一。早在唐代,當地的農民就開始用野生黃草編織蒲鞋和其他編織品,後來發展到贈送親友並上市出售,成為朝廷貢品之一。江南官府晉京一般均攜帶幾件精美的徐行草編以作貢品,到當下已有千餘年歷史。至元代,文人墨客也有“野翁織履街頭賣,日暮裹鹽市酒歸”之句,描述當時徐行草編普及的圖景。
至清代,徐行草編更是普列為貢品。清康熙《嘉定縣誌》在記述徐行時,已有“出菅屨”的記載。清代著名的嘉定籍詩人王鳴盛有詩云:“弱魚欲上雨初晴,好向南鄰北舍行,盼取新涇夜航到,數錢換得鞋履輕。”
清同治年間,嘉定形成了以徐行鎮為中心的黃草編織區,成為本地農民一項主要的家庭手工業。數百年來,黃草草編的產地主要分布在嘉定徐行鎮及周邊一些地區,如嘉定的華亭、曹王、婁塘以及鄰近的江蘇省太倉、崑山等地區。以徐行鎮為中心,黃草編織行業較為集中,徐行鎮的各村均有編織黃草的記錄。由於草編製品方便實用、造型精美,20世紀初,草編製品還曾轉銷東南亞和歐美各國。
文化特徵
造型
徐行黃草編織品花式多樣,結構複雜,形式各異,色彩豐富,做工精細,僅提包的形狀就有方、長方、六角、圓形、腰圓、蚌殼型等多種式樣;結構分為網眼、鏤空、密編,也有將三者交替編織成一件的;花色有本色、單色、間色、多色、嵌花、鑲邊;圖案有文字(如“喜”“壽”)、彩條、山水、花卉、青竹、瑞獸、熊貓、牡丹、蝴蝶、和平鴿、龍紋、龍鳳、嵌花和英文字母等各式圖案。
用途
徐行草編常見的生活用品有籃、包、拖鞋、果盤、盆托、盆墊、杯套、茶盤、書包、草帽、玩具等20個大類上千個品種。黃草編織全靠編織藝人的心靈手巧,左手編織,右手同時搓轉將黃草搓成繩狀以增強韌性和美觀。此外,在這一過程中還要編花,一般的編花根據編織手的熟練的靈巧,複雜的編花還需有專門設計人員事先設計,比較複雜。徐行草編在不斷發展中積累與沉澱,在細膩的編織技法、實用的造型、大膽的色彩中,拓寬產品的邊界,不斷嘗試新的可能。
品質
黃草編織產品是以野生草本植物黃草為原料,黃草的韌性較其他種類的草編製品(如麥稈、玉米殼等)強,立體感明顯,色澤光潔。徐行居民見其光滑柔韌,可刨劈,便利用其桿、莖,編織生活用品,又綴以色彩鮮艷的花紋圖案、製作成優秀工藝品。
黃草編織工藝流程複雜,製成一件草編要化幾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耗時較多。用它編出的工藝品,輕巧方便,精細美觀,紋理清晰,細密勻稱,鬆緊有度,平整光潔,並且門類多樣,式樣新穎,色彩豐富,工藝精緻,具有民族特色。草編製品如拎包、果盆、杯套、盆墊、拖鞋等等,充滿鄉土氣息,兼具手工織品的自然美、藝術美和實用價值,是工藝製品,亦是自然環保產品。
製作工序
徐行草編所使用的材料——黃草,一般莖高約2米,直徑約1厘米,現可由人工種植。黃草每年清明前後播種,4個月後,炎熱的夏季正是黃草的收割季節,當花莧呈“V”字型時便可以開始收拔。由於收穫黃草時不能用鐮刀割,只能徒手拔取,採收者必須事先往黃草根莖部澆水,再拉開下部莖的長葉,將莖桿向上逐株拔出,這個過程叫做“去草殼”。拔出的黃草修建整齊後進行綑紮,然後在地面用力揉搓,這樣是為了除去黃草表面的一層保護膜,更有利於陽光直射下加速軟化。
經3至5個晴天晾曬乾燥後,過三四天再復曬1至2天,就可收藏備用。
與其他地區的草編不同,徐行草編在進行編織的時候,並不使用黃草直接進行編織,而是通過去莧、開草、浸泡、劈絲、搓捻等多道工序,將草皮、草殼和花玉進行分離,並將剖劈成不同粗細的草絲,去其粗糙、留其韌性,根據不同需求,選擇草絲,這樣的材料處理方法為徐行草編的多樣性奠定了物質基礎,同時也使得嘉定黃草編織更加細膩優質,獨具特色。
這裡簡要介紹幾個主要步驟。
去莧:曬乾的黃草,將頂部的花莧剪去後留用。
開闢:由於黃草莖桿較粗,必須經過開闢,使其黃草莖桿變成2—4毫米的細莖,作為編織的原材料。
染色:要編織出色彩繽紛的黃草織品,需對開闢好的黃草原材料進行染色,再用清水漂洗,隨後曬乾備用。黃草染色通常有紅、黃、棕等7種顏料,較多能配出20多種顏色。染色講究火候溫度、顏料配比。何種顏色用陳年黃草染,何種用新收黃草染,對染色人來說也要心中有數。
模具:編織不同的草編織品,一般需要選用相應的模具進行編織。按照形狀,模具主要分為拖鞋模、茶杯模、提包模、果盒模等。按照材質,模具主要分為木模、竹模、泡沫塑膠模等。
編織:不同的黃草織品,編織方法不同,一般需要經過起底,裝模,編面,結口,縫邊,裝配件等步驟,才能最終編織成一件精美的草編織品。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徐行草編與嘉定竹刻同被譽為嘉定南北“二寶”,這一美譽,不僅是指在編織技巧高超,更是指圖案設計上蘊含著較高的文化含量。
傳承狀況
黃草由野生改為人工培育,用於草編,質量更佳。徐行草編採用純手工製作,編織時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無法形成規模化的生產,經濟效益不高,難以抵禦現代市場經濟的衝擊。當下,徐行以草編為生的手工藝人已是鳳毛麟角,僅有少數農村婦女利用閒暇編織一些草鞋、提包零星銷售。此外,城市建設的發展使得大片黃草迅速消失,導致徐行草編原材料日趨匱乏。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
上海徐行黃草編織專業合作社獲得“草編(徐行草編)”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草編(徐行草編)項目保護單位上海徐行黃草編織專業合作社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1953年,徐行草編大師設計並編織的有和平鴿圖案的拖鞋在萊比錫國際博覽會上獲得藝術獎章。
重要活動
2019年10月29日,徐行草編作品在第三屆全國殘疾人展能節活動現場展出。
2019年11月4日,徐行草編作品展現在第二屆進博會上。
2020年6月13日,上海轄區內的16處文物建築和文博場館於“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向社會免費開放,公眾還可實地參觀龍華烈士紀念館的“這盛世如您所願”捷運長廊展覽、土山灣博物館的“蒲草如絲——徐行草編作品展”、徐匯區藝術館的“凝視·日常——阿籽奶奶的畫”等,線下參與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的絨繡和琺瑯手工藝體驗活動、魅力衡復文化體驗系列活動、黃道婆文化手工體驗活動等。
文化軼事
關於嘉定黃草編織,當地流傳著一個優美動人的故事。相傳,有一位聰明、美麗、善良卻貧苦的姑娘,在即將出嫁時,連買一雙鞋子的錢都沒有。眼看就要光著腳過門了,姑娘心裡非常難過。有一天,她放牛割草到村邊的小河旁,默默流淚。相伴多年的老牛忽然用舌頭舔她的腳,姑娘一看,原來老牛銜來一把黃草放在她的腳邊。姑娘眼睛頓時亮起來。她用老牛銜來的黃草,編織了一雙金光璀璨的草鞋。出嫁那天,她穿著這雙草鞋到了婆家。這件事一下轟動了全村,全村的姑娘們都編織起草鞋來了。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首先用黃草編織草鞋的姑娘,把這個村改名為“蒲鞋村”,姑娘被尊為“草編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