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賞析
《草稿畫派》把一些圖片碎片、局部形象、數據信息關聯起來,打破有限與盲區,像探析案件,紅線聯絡會打破思維慣性。《草稿畫派》作品,是一種“觀照般若”,跨越思維、“降維打擊”。不走尋常路,審美誤入桃花源。好比在熟悉的街道行走,總是忽略很多信息。騎腳踏車、走路,比開車就自由度大。直升飛機,俯瞰,會發現很多樓宇之間、高牆背後的一塊塊長草的空地。《草稿畫派》宛如中醫經絡理論,被科學驗證的也是一種關係。“地平線不是線”,“經絡是一種組織關係,其中流動的是能量液體”,“人都認字,未必會寫詩。人都有五官,未必漂亮”,這些正是“草稿畫派”作品理論研究的思路。科學史證明,很多發現是陰差陽錯、將錯就錯,是一種轉念、轉化,組裝能力。
《草稿畫派》也即所謂“實現主義”(Realizationism),不是消極等待現實美好,而是調動主觀能動性,把理想付諸實現。
主要作品
| | |
| | 宣紙/199cmx66cm/2009年/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提供,受藝術家著作權保護 |
| | 宣紙/67x137cm/2009年/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提供,受藝術家著作權保護 |
| | 墨紙本/70x90cm/2008年/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提供,受藝術家著作權保護 |
創作背景
“稿草”作為一種書法字型,是“章草”的代名詞,是篆書、隸書、行草書的雜體。《草稿畫派》的文化緣起,是寫作方法、主題詞提綱,類似計算機編程的“邏輯樹”。“草稿”作為繪畫則古已有之。被譽為“宋畫第一人”的北宋畫家李公麟(1049-1106),號龍眠居士,出身名門旺族,家學淵博,朋友圈是
王安石、
蘇軾、
米芾、
黃庭堅、
王詵。在
李公麟之前,白描服務於壁畫,上色之前先進行輪廓勾線,所以白描不算是一種風格。白描,可謂壁畫的草稿,李公麟把草稿變為畫派,成為中國繪畫傳統重要技法和門類之一。
在大學講堂黑板上的粉筆寫畫痕跡,是現場創作,是“瞬間的永恆”,可惜都擦掉了。後來特意用宣紙做黑板,毛筆色墨書寫,一次《當代藝術思潮》,留下了一張“草稿畫派”作品。這也算是特定人群在規定時間內,集體完成的一件“行為藝術”(Action Art)。剛才黑板上留下的概念與方法,到隨意互動階段,學生的任何問題,都可以在黑板上“信馬由韁”的痕跡中,找到答案。這就是哲學(Philosophy)中的普遍聯繫原理。占星術、周易、八卦、測字、相面、取名,局部即整體,小路通大路,蝴蝶效應,都是“全息論”(Holography)。
藝術家簡介
崔自默,1967年生於河北省深澤縣,理工科學士、碩士,藝術史學博士。 2012年榮獲聯合國教科文民間藝術國際組織“文化藝術特別成就獎”,被聘“中國殘奧會愛心大使”、“北京市慈善基金會形象大使”、“北京旅遊文化使者”、“2012(倫敦)奧林匹克美術大會藝術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主張“藝術之精神,科學之思想”,當代“新國學”運動主要倡導者與踐行者,發明“默紙”,倡導“仁愛主義”(Renaism)、“慢步主義”(Sysism)。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專職創作員、多所大學特聘教授。
外部評價
2013 年 9 月 12 日上午,應中國傳媒大學邀請,國際藝術大師
崔自默博士為文藝編導和導演專業的學生做題為《當代文藝思潮》的講座。整個授課場面與過程,堪稱一件獨特的“行為藝術”。
毛筆、色墨、宣紙,
崔自默在講台上完成他的課堂創作。他邊講述,邊書畫。學生們好奇,氣氛安靜而熱烈。
崔自默傳統而現代的別致板書,打破了粉筆黑板的僵化傳統,將抽象的學術思想傳達和極具可視性的現場書畫創作融為一體,可謂別開生面。
幾架錄像機紀錄了整個過程。這是課堂“行為藝術”:在特定時間、地點,由老師和同學們集體參與,互動合作完成。講座畢,一幅洋溢著濃郁傳統筆墨、藝術知識和時代氣息的色彩斑斕的“課堂創作”,即宣告完成。這種前所未有的授課方式,和帶有“行為藝術”特徵的講座,使學生大開眼界,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