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帽山遺址

草帽山遺址

草帽山遺址,位於內蒙自治區赤峰市敖漢旗四家子鎮北1公里的草帽山後樑上,是新石器時代遺址。在南北走向約2.5公里的山樑上分布著紅山文化積石冢3處,2001年文物部門對其進行了清理挖掘,墓地面積達600平方米。

2013年5月,草帽山遺址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草帽山遺址
  • 地理位置:內蒙自治區赤峰市敖漢旗
  • 編號:7-0060-1-060
  • 所處時代:新石器時代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化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建築格局,保護措施,文物遺存,研究價值,

建築格局

草帽山遺址沿東西分布積石冢3處,墓地面積達600平方米,石砌建築十分規整,建築形式前壇後冢,用琢成方形巨石砌築的祭壇,層層疊起,有方有圓,勻稱有序地築成三層台階,距今約5500年左右。被學術界認為是中國現存時代最早的地上建築之一,是中國最早的“金字塔”。

保護措施

2013年5月,草帽山遺址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全國第七批重點文化保護單位。

文物遺存

草帽山遺址所出土玉璧是紅山文化玉器中迄今所知最明確的方形玉璧,陶器上的米字、十字等刻畫符號在紅山文化中也屬首例,尤其是出土的石雕神像,雕法獨特,特徵鮮明,逼真而神化,是史前藝術寶庫的珍品,被譽為中國第一石雕人像,國家一級文物,現存敖漢旗博物館

研究價值

草帽山遺址對研究紅山文化葬制、宗教祭祀、社會結構及中華文明起源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