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分布及危害,症狀,病原,發病規律,防治措施,
簡介
茶苞是油茶上的一種病害,危害油茶的葉、嫩枝及花。又稱油茶茶苞病、茶餅病、葉腫病等。病葉最初在正面形成淡黃色病斑,後變為紅色。在病葉背面相應部分肥腫,初為灰色,逐漸覆蓋白色粉狀物一層(擔子和擔孢子)。如果病斑形成在葉脈上,使葉片皺縮成畸形;嫩梢受害後也呈肥腫狀,其表面也生白色粉狀物一層。花部受害後,子房畸形發展,腫大如桃子(故稱茶桃)。桃子表面初為白色後變暗褐色,白色時可食。
清明前後,油茶樹生長時,滿足三個條件:一是須有新葉(或新果),二是須有充足水分,三是陽光較充足。在長江中下游就可以滿足這些條件,茶樹換新葉時雨水特別多。而且這時茶果也還很小,一些環境刺激就會使新葉(或幼果)異常生長,開成茶耳(茶泡)。這種生長有點類似動物的"腫瘤",會分解本身的一些纖維素,變為糖,所以吃起來有點甜,但這些變態的東西生命不會很長的。
分布及危害
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油茶(Camellia oleifera)產區。有些地方發病十分嚴重,如廣西寧明縣某些油茶產區,株發病率可達96.6%。油茶果的平均損失率在42%。
症狀
本病主要為害花芽、葉芽、嫩葉和幼果,產生肥大變形症狀。由於發病的器官和時間不同,症狀表現略有差異。主要發病形態是病原侵染當年不發病,越夏後才發病,其症狀表現為整體性。子房及幼果罹病膨大成桃形,一般直徑5~8cm,最大的直徑達12.5cm;葉芽或嫩葉受害常表現為數葉或整個嫩梢的葉片成叢發病,成肥耳狀。症狀開始時表面常為淺紅棕色或淡玫瑰紫色,間有黃綠色。待一定時間後,表皮開裂脫落,露出灰白色的外擔子層,孢子飛散。最後外擔子層被黴菌污染而變成暗黑色,病部乾縮,長期(約1年)懸掛枝頭而不脫落。
次要發病形態是在發病高峰後期,約在3月下旬出現,是病菌侵染淡綠色向綠色過渡的葉片,當年引起發病而產生的,其症狀表現常為局部性。罹病葉片形成1cm左右的圓形斑,一葉有1~3塊,有的2~3塊相連形成大斑。斑塊比葉的正常部分肥厚,表面稍凹陷,紫紅色或淺綠色;背面微凸起,粉黃色或菸灰色。最後斑塊乾枯變黑,常引起落葉。
病原
茶苞是由細麗外擔子菌[Exobasidium gracile( Shirai)Syd.]侵染引起的。細麗外擔子菌是一種專性寄生菌。病菌以菌絲在受病組織中越冬,第二年春天產生擔孢子,隨風雨傳播到油茶嫩葉、嫩梢或子房。在適宜的環境下,本病每年可發生一次,一般以春季為主。在高濕條件下,溫度為15-20℃時有利於發病。在日照不足或通風不良的茶林或雨量多的年分以及陰濕地區茶林均有利於病害發生髮展。
發病規律
該病季節明顯,在低緯度地區,如在廣西的中南部一般只在早春發病一次,發病時間相對較短。個別較陰涼的大山區,發病期可拖延至4月底。病菌有越夏特性,以菌絲形態在活的葉組織細胞間潛伏。病害的初侵染來源是越夏後引起發病的成熟擔孢子,而絕不是乾死後殘留枝頭的舊病物。病菌孢子以氣流傳播,在發病高峰期擔子層成熟後大量釋放孢子。孢子數量隨病源距離的增加而遞減,油茶林緣至 距離處孢子最多,20cm以上的距離尚能捕捉到孢子。大風(4~5級)天氣,孢子的傳播距離在千米以上。
病菌孢子的萌發、侵入並引起發病要有三個條件,即水分、溫度和葉齡。最適發病的氣溫是12~18℃。空氣相對濕度在79%~88%、陰雨連綿的天氣有利發病。孢子在氣溫16~19℃,在水分、空氣充足的條件下,孢子萌發率在65%以上。萌發後的孢子產生芽管,從氣孔或直接穿透侵入植物組織。
葉齡影響著病菌的侵入和發病。據觀察,油茶新葉約在半月內是淡綠色的,1個月左右的葉片漸呈綠色,最後呈深綠色。隨著綠色加深,葉的質地亦加厚變硬。病菌容易侵入淡綠色葉片,並引起發病。病菌侵入後處在潛育階段時,由於葉齡增加或氣溫不適宜發病時,發病常會被抑制、推遲。若葉片處在綠色階段,尚能產生次要發病形態。當葉片已呈深綠色,發病則受抑制。病菌潛伏越夏(氣溫20℃以上),待來年春季再引起發病,產生主要發病形態。因此,根據病害的發生過程,病害的侵染循環是一個大循環,而中間可能有一次小循環(產生次要發病形態)。
日照每月在70~80小時,雲量在25以上的陰天達半月以上,有利於本病的發生。
在通風不良,陽光不足的茂密林分中發病較重,更新的分櫱嫩枝葉片最易感病。病害以在樹冠中、下部發病較多。
發病與油茶種的關係密切。在廣西普遍發病的是大葉類型的大果油茶,如陸川大果油茶(越南油茶)、博白大果油茶等;而小葉類型中果、小果油茶,如普通油茶、小果油茶、小葉油茶(又名茶梅)等,發病甚輕,有的地方長期與病株相鄰也不發病。原因是小葉類油茶萌動遲,常常是病害後期(3月底、4月初)尚未長出新葉,因而形成一種避病作用,避開擔孢子有效侵染的機會。而大葉類油茶正相反,萌動早,發葉快,新葉出來時恰好是病害侵染的有利時機。
防治措施
對茶苞的防治應加強油茶林管理,避免茶林荒蕪,以降低濕度,增強通透性,創造不宜發病條件。在發病輕的茶林可結合管理清除受病部分深埋,以減少病原。發病普遍的地區應在發病前噴射0.5%波爾多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