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紅銹藻病

茶紅銹藻病

茶紅銹藻病主要發生在廣東雲南海南茶區,近年安徽浙江等省也有發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茶紅銹藻病
  • 類型:病原藻類寄生
  • 主要為害部位:1—3年生枝條及老葉和茶果
  • 主要發生地區廣東雲南海南茶區
  • 傳播條件:適宜的溫濕度
基本概述,病原,傳播條件,預防治療,

基本概述

主要為害1—3年生枝條及老葉和茶果。枝條染病初生灰黑色至紫黑色圓形至橢圓形病斑,後擴展為不規則形大斑塊,嚴重的布滿整枝,夏季病斑上產生鐵鏽色毛氈狀物,病部產生裂縫及對夾葉,造成枝梢乾枯,病枝上常出現雜色葉片。老葉染病初生灰黑色病斑,圓形,略突起,後變為紫黑色,其上也生鐵鏽色毛氈狀物,即病菌藻的子實體。後期病斑乾枯,變為灰色至暗褐色。茶果染病產生暗綠色至褐色或黑色略凸起小病斑,邊緣不整齊。

病原

茶紅銹藻病是病原藻類寄生引起的一種茶病,它跟栽培管理息息相關,凡茶樹缺肥、管理不善、強采,造成長勢變差時,就會引發本病的大量發生,我省茶農戲
茶紅銹藻病茶紅銹藻病
稱為“餓鬼病”。華南地區發生非常普遍,雲南大葉種受害嚴重,長勢不良的三、四類茶園中株發病率幾乎達到100%,發病 後又加速茶樹樹勢衰退,甚至大面積死亡。

傳播條件

本病的病原是一種綠藻,病原藻以營養體在病組織上越冬,次春在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發育成孢子囊梗和孢子囊,成熟的孢子囊散發出遊動孢子,通過風、雨傳播,落在茶枝或葉上,萌發出芽管侵入莖、葉組織,菌絲不斷蔓延擴展深入,消耗寄主養分。
病原藻侵入植物組織後,生長健壯的茶樹能夠在受侵染組織下方長出一層木栓化防護組織,阻止繼續侵染。但長勢衰弱的茶樹則缺乏這種防護能力。因此一切導致茶樹生活力下降的不良環境,都會引起紅銹藻病的嚴重發生。諸如土壤缺肥、鹼性、通氣不良或有硬土層、遮蔭不足、乾旱、漬水、採摘過度等等,都可能是造成茶樹長勢衰退,釀成紅銹藻病嚴重發生的誘因。

預防治療

防止這種病發生,重點是加強茶園栽培管理,對樹勢衰弱的茶園實行深耕改土,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肥力,以增強茶樹抗病能力。
第二是要搞好茶園灌溉、遮蔭。對雲南大葉種茶園,要種好遮蔭樹,但以間種山毛豆作為臨時遮蔭的茶園,不要讓山毛豆生長超過二年,因為它是該病的中間寄主。
第三,病區在病害傳播前(4—5月),雨後噴射0.2%硫酸銅液加0.1%肥皂粉或0.5—0.7%石灰半量式玻爾多液,對它們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英德一些茶場在深耕改土的基礎上,用50%托布津1000倍液噴射也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