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茨維塔耶娃詩選
- 作者:茨維塔耶娃
- 譯者:劉文飛
- 出版時間:2020年7月1日
-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 頁數:528 頁
- ISBN:9787020158966
- 定價:59 元
- 裝幀:精裝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譯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茨維塔耶娃詩選》是國內罕見的詩集,全景式展現了女詩人風暴式頭腦和精靈式寫作。國內著名俄語翻譯家劉文飛教授妙筆生花,傳神再現了茨維塔耶娃不同於同時代人、不同於女性作家的詩風,再現了女詩人熾熱的情感與深刻的思索,使讀者如透過放大鏡看每一粒微塵,感受到微塵四周的光芒與內部的溝壑。
作者簡介
瑪麗娜·茨維塔耶娃(1892—1941),二十世紀俄羅斯*重要、*有影響的詩人之一,一生命運多舛,情感豐富,才華橫溢,在不長的生命中留下火熱的不朽詩篇。
譯者簡介
劉文飛: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的首席專家,首都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魯迅文學獎評審,俄羅斯“友誼”勳章、俄羅斯利哈喬夫獎、俄羅斯第二屆“閱讀俄羅斯”詩歌翻譯獎獲得者,美國耶魯大學富布賴特學者。翻譯了《普希金詩集》《復活》《曼德施塔姆夫人回憶錄》《悲傷與理智》等,寫作了《布羅茨基傳》《耶魯筆記》等。
圖書目錄
“你們別笑話年輕一代!”
致媽媽
小世界
車站側影
祈禱
醒來
疲憊
相遇
新月
致下一個她
致下一個他
一道銀光
錯誤
困惑
“把你們的愛情帶給太陽,帶給風”
夢的聯繫
從車廂發出的問候
除了愛情
糟糕的辯白
兩種光
紀念冊題詩
再度祈禱
“您成熟得讓人無望?喔不!”
十字架之路
一路平安!
在天堂
從高塔發出的問候
兩種結果
十二月童話
野性的意志
女中學生
眼淚
只是一個小女孩
一朵雲
鼓
祈禱大海
外婆的小外孫
歡樂
午夜
首場舞會
老太婆
從童話到童話
致文學檢察官們
“我把這些詩句獻給”
“我的詩句過早地寫成”
致阿霞
致拜倫
相遇普希金
女友
致阿赫馬托娃
“他們看見了什麼?”
“我喜歡您不因為我而痛苦”
“我知道真理!讓先前的真理見鬼!”
“兩個太陽在變冷,上帝啊,請寬恕!”
“我被賜予可愛的聲音”
“沒有人奪走任何東西!”
莫斯科詩抄
“歡樂吧,靈魂,大吃大喝吧!”
失眠
致勃洛克
“我在漆黑的午夜走向你”
“我要收復你,從所有土地,所有天空”
“我的女對手,我來見你”
“落在男友的臂膀”
“喂,朋友!”
“我想和您一起生活”
“每個夜晚所有房間都黑暗”
“我似乎什麼都不需要”
“八月是菊花”
唐璜
“吻額頭,擦去顧慮”
茨岡人婚禮
“我們只打量眼睛,一覽無餘”
“遲到的光亮讓你不安?”
“我記得第一天,嬰兒般的殘忍”
“白得像磨出的麵粉”
致莫斯科
“花園盛開,花園凋謝”
“我孤身一人迎接新年”
兄弟
頓河
“激情的呻吟,致命的呻吟”
“蛇靠星星證明”
“莫斯科城徽:英雄刺殺惡龍”
“我祈求你遠離黃金”
“黑色的天空寫滿詞句”
“我祝福每日的勞作”
“淚水,淚水是活水!”
“我要告訴你一個大騙局”
“死去的時候我不會說:我活過”
“沒有愛人的夜晚”
“我們活過,你要記住”
“我說出話,別人聽到”
“我是你筆下的紙張”
“對您的記憶像薄霧”
“就像左手和右手”
“勇敢和童貞!兩者的聯盟”
“詩句生長,像星星像玫瑰”
“吞噬一切的火是我的馬!”
“每行詩都是愛情的孩子”
致天才
“如果靈魂生來就有翅膀”
致阿麗婭
“有蜂蜜的地方就有蜂刺”
“別人不需要的你們給我”
“伴著內戰風暴的轟鳴”
“被紅色籠罩的搖籃!”
眼睛
“你們拿走珍珠,會留下淚珠”
“我把一抔頭髮的灰燼”
“喔主啊,感謝你”
“我樂意活得模範而又簡單”
喜劇演員
“我愛您一生,愛您每一天”
“你永遠趕不走我”
給一百年後的你
“兩棵樹相互渴求”
“上帝!我還活著!就是說,你還沒死!”
“我的小窗很高!”
“我掛在周六和周日之間”
“藍色天空上火紅的玫瑰”
“我把這本書託付給風”
“我愛您嗎?”
悼海涅
“兩隻手輕輕放下”
“我寫在青石板上”
“淚珠掉落的地方”
“死亡就是無”
“我看見了黑眼睛的你,離別!”
“其他人與明眸和笑臉相伴”
“我的身軀有軍官的正直”
狼
“別對任何人提起我”
致陌路人
攻占克里米亞
“我要問詢寬闊頓河的流水”
“我知道我將死在霞光中!”
“新年好,天鵝的營地!”
學生
“我要雲朵和草原何用”
“不知分寸的靈魂”
“喔第一個額頭上方第一輪太陽!”
離別
“兩道霞光!不,兩面鏡子!”
致使者
致馬雅可夫斯基
“驕傲和膽怯是親姐妹”
“如此用力地手托下巴”
青春
“在離別的歲月我容顏憔悴!”
“兩根眉毛拉開數里路”
塵世的徵兆
“生活無與倫比地撒謊”
致柏林
西彼拉
鄉村
鐵軌上的黎明
電線
詩人
“我將遲到約定的相會”
布拉格騎士
山之詩
終結之詩
妒忌的嘗試
徵兆
“請替我致敬俄羅斯的黑麥”
母親哭新兵
松明
接骨木
致兒子
書桌
“故鄉的思念!這早已”
致捷克
“我一直在重複第一行詩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