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齋二首

《茅齋二首》是清代詩人、詞人納蘭性德創作的一組五言詩。第一首詩寫作者通過茅齋優渥的位置,靜雅的環境,閒適的生活層層展開後,感悟出“萬物盡虛假”的過眼雲煙,忍不住慨“嘆塵世”,第二首詩寫作者通過錯落有致的系列典故,典雅自然地演繹出清新優美的意境,富有生氣,傳達出詩作者的心情和對歸隱生活的嚮往。全組詩用典抒情,自然流暢。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茅齋二首 
  • 作者:納蘭性德
  • 創作年代:清代
  • 出處納蘭詞
  • 作品體裁:五言古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茅齋二首
其一
我家鳳城北,林塘似田野。
蘧廬四五楹,花竹頗閒雅。
客俗雞能談,憂來酒堪把。
容膝豈在寬,愜意自瀟灑。
靜中生虛白,念慮寂然寡。
忽悟形與器,萬物盡虛假。
窗中見鬥牛,門前驟車馬。
試問此閭閻,當時住誰者?
因之嘆塵世,我心聊以寫。
其二
閒亭照白日, 一室羅古今。
偶焉此棲遲,抱膝悠然吟。
吟罷有餘適, 散矚復披襟。
時開玉懷卷,或彈珠柱琴。
檐樹吐新花, 枝頭語珍禽。
花發饒冶色禽鳴多姣音。
色冶眩春目, 音姣傷春心。
夕陽下虞淵,寂莫還空林。
清光復相照, 片月西山岑。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茅齋:茅蓋的屋舍。齋,多指書房、學舍。
②鳳城:京都的美稱。傳說秦穆公之女吹簫,鳳降其城,因號丹鳳城。故後世稱京城為“鳳城”。
③林塘:即樹林池塘。
④蘧廬(qú lú):古時驛傳中供人休息的房子,相當於旅館。《莊子·天運》:“仁義,先王之蘧廬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處。”郭象註:“蘧廬,猶傳舍。”楹(yíng ):量詞,房屋計量單位,屋一列或一間為一楹。
⑤閒雅:嫻靜文雅。
⑥雞能談:謂玄妙之言。《藝文類聚》卷九十一《鳥部中雞》:“《幽明錄》曰:晉兗州刺史沛國宋處宗,嘗買得一長鳴雞,愛養甚至,恆籠著窗間,雞遂作人語,與處宗談論,極有言智,終日不輟,處宗因此言巧大進。”
⑦容膝:僅能容納雙膝,形容容身之地狹小,亦指狹小之地。
⑧虛白:指內心純淨無欲,心境清淨。語出《莊子·人間世》:“虛室生白,吉祥止止。”
⑨念慮:思念,牽掛。寂然:寂靜。《易·繫辭上》: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寡:孤獨,孤單。
⑩形與器:指有形的具體事物。與無體之名的“道”相對。
⑪虛假:假的,不真實的。
⑫鬥牛:指二十八星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斗宿又稱斗木獬,北方七宿第一宿,其主星六顆,即著名的南斗六星,與北斗七星遙相呼應。牛宿,又稱牽牛,為北方七宿的第二宿。《宋史·天文志三》:“牛宿六星,天之關梁,主犧牲事。”
⑬驟:馬疾走,馬賓士。
⑭閭閻(lǘ yán):本義指里巷內外的門,這裡借指房屋。
⑮塵世:人間,俗世。
⑯棲遲:游息也,遊玩休憩。悠然:閒適的樣子。
⑰披襟(pī jīn):敞開衣襟,多比喻舒暢心懷。
⑱玉杯卷: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一書的篇名。
⑲珠柱琴:弦枕木以珠玉為飾的琴。
⑳饒:多。冶:艷麗。
㉑虞淵(yú yuān):隅谷,古神話傳說中日沒之處,亦作虞泉。
㉒岑:小而高的山,寂靜、寂寞之意。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其一
我的家在京師之北,那裡有樹木池塘和田野。
暫居的房子有四五間,院子裡的花竹擺置的也很得體。
有人來訪,做些介紹,並用酒來招待。
雖然說空間狹小但能容身,家裡人已感到很愜意。
因為心境無欲,沒有什麼掛念的,也不感到孤單。
生活中碰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你得往寬里想,沒有過不去的。
窗中看斗木獬、牽牛星星光閃爍,門外來拜訪的穿梭車馬不停。
若問這些房子,以前主人是誰?
不禁嘆惜世間,這些我是傾言相告。
其二
溫暖的太陽照著寂靜的院子,屋中陳列著古代和現代的圖書。
偶爾也自我放鬆一下,悠然自得地吟誦詩篇。
吟誦完詩篇還意猶未盡,放眼望去馳騁我的心懷。
有時手捧文章或者彈起以珠玉為裝飾的琴。
抬頭望去,屋檐的樹枝上綻開了花朵,樹枝上的鳥兒在愜意地鳴叫。
花兒開得嬌媚艷麗,鳥兒叫得婉轉動聽。
園林的美景使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想到無論多么美的景色都要隨著雨打風吹去,不禁有了一絲淡淡的感傷。
不知不覺到了傍晚,夕陽就要下山了,林中又歸於寂靜。
一彎明月從西山上升起,清冷的月光照在寂靜的院落中。

創作背景

康熙十九年(1680年)庚申, 納蘭性德為勸好友顧貞觀回歸,認為應該在淥水亭畔為好友選一處好的位置,構建一座茅屋,如果不以此種方式施加壓力,恐怕好友再也不會回來了。於是他不顧父親納蘭明珠的反對,利用稍有的閒暇時間,選位置,設計畫圖,準備建築材料。前後經過近一年的施工,終於建起了一座茅屋。看著自己新建起的茅屋,納蘭性德感覺自己壓抑許久的心情仿佛得到了釋放,有一種歸隱田園的輕鬆感覺,即興賦《茅齋二首》。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第一首詩寫得比較含蓄,但字裡行間隱約流露了詩人複雜的情感。首先,詩中有一種對自己居所環境的滿足感。如“蘧廬四五楹,花竹頗閒雅”兩句就表現了作者對家庭環境悠然自得,不無自矜的感覺。但這種滿足感不是此詩的主調,在“忽悟形與器,萬物盡虛假”中,作者由感悟“形與器”而接近於黃老釋氏,因世事名利的“虛假”而遠離。詩中還蘊含了詩人對世事的一種危機感和滄桑感。如“窗中見鬥牛,門前驟車馬,試問此閭閻,當時住誰者”幾句,斗轉星移,車馬如流水,閭閻主人幾經變換,詩人感嘆世事易變遷,感到浮生如夢,困惑於茫茫前途,從中可見其家族盛衰之憂思時常浮現心頭,興亡之感常縈繞左右。從世事的不可逆料,從閭閻的命運,他把思路進一步推延開去,“因之嘆塵世,我心聊以寫”,情調感傷。
第二首詩中,開篇的“閒庭照白日,一室羅古今”表明這是一座“閒庭”,以及主人公特有的性格、情趣,並通過“閒”字寫出了庭院的寂靜。“偶焉此棲遲,抱膝悠然吟。”納蘭性德不時“棲遲”於此,偶爾也自我放鬆一下,悠然自得地吟誦詩篇。“吟罷有餘適,散矚復披襟”兩句緊承上句,吟誦完詩篇還意猶未盡,放眼望去馳騁我的心懷。“時開玉杯卷,或彈珠柱琴”兩句則把閒適的生活具體化,有時手捧文章,或者彈起以珠玉為裝飾的琴。東漢張衡的《歸田賦》中有“彈五弦之妙指,詠周孔之圖書”,抒發了自己“歸田”的願望,想在大自然明麗幽靜的懷抱中實現生命的價值,把自己的歸隱生活想像得十分幽雅閒適。作者在這裡也抒發了自己渴望歸隱的情懷。“檐樹吐新花,枝頭語珍禽”則描繪了春天的美景:抬頭望去,屋檐的樹枝上綻開了花朵,樹枝上的鳥兒在愜意地鳴叫。“花發饒冶色,禽鳴多姣音。”若干年後,納蘭性德想起這段往事,並在記憶中說檐角的新花與枝頭的珍禽都因感受到了自己當年吟詠、痴醉的興奮,而紛紛趕來。“花發”“禽鳴”與少年的“抱膝悠然吟”在夕陽的映襯下,顯得閒雅愜適,充滿詩意。“夕陽下虞淵,寂寞還空林。清光復相照,片月西山岑。”在這種情境中,於喧鬧的市井中看空林,與自然同生,悠然自得。
全組詩由浮生如夢到悠然有得,意境深韻。

名家點評

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楊旭輝《納蘭平生納蘭詞 納蘭詞典評》:所謂“玉杯”,是指漢族古代的重要典籍。《漢書·董仲舒傳》有云:“說《春秋》事得失,《聞舉》《玉杯》《蕃露》《凊明》《竹林》之屬,複數十篇。”而“珠柱”,則是傳說中用上等珠玉裝飾的寶琴。僅從“玉杯”“珠柱”兩個典故的使用,我們就可以非常凊晰地感受到納蘭性德詩詞深受漢文化的影響。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本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族正黃旗人。康熙十四年(1675年)殿試賜進士出身。詩文詞均有作品,但以詞揚名。作詞以五代北宋為宗,以小令見長。真摯自然、淒清婉麗是納蘭詞的主要風格。著有《飲水詞》《通志堂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