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新乾,1954年出生,湖北通山人;華中師範學院中文系畢業以後,從事中學語文教學工作多年,懂德語,略知英語;現為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范新乾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北通山
- 出生日期:1954年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華中師範學院
- 職稱:教授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主要貢獻,
人物經歷
1989年就讀武漢大學,師從黃孝德、宗福邦、夏淥諸師研讀文字音韻訓詁,獲漢語史碩士學位,1992年就讀華中師範大學,師從張舜徽、李國祥二師研讀古典文獻學,獲博士學位。
研究方向
漢語發展史;中國古代文獻研究與整理。
主要貢獻
科研方面,《書卷字今音歧異問題調查研究》課題,於2005年被遴選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09年獲第六屆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25歲以前,幻想當詩人,一心背誦《詩經》《楚辭》和六朝唐宋名詩,未及半途而輟其業。轉而治樸學,涉及漢語史和古典文獻學兩個領域。
漢語史代表作:
《東晉劉昌宗音研究》,湖北崇文書局2003年。
《東晉劉昌宗音切的聲母系統》,《漢語音韻學第四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7年。
《東晉劉昌宗音切的韻母系統》,《歷史文獻學論集》,崇文書局2003年。
《東晉劉昌宗音切的聲調系統》,《人文論叢》2004年卷。
《濁上變去發端於三國考》,《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二輯,巴蜀書社2000年。
《略論西晉的濁上變去》,《人文論叢》1999年卷。
《輕唇音聲母發端於劉宋時代說》,《人文論叢》2000年卷。
《古音研究方法說略》,《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又轉載於《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00年第3期。
《漢語複合詞的詞義構成》,《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93年增刊,又轉載於複印月刊《語言文字學》1993年11期。
《聞一多新詩用韻研究》,《2004年聞一多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
《通山方言的把得被動句》,《漢語方言國際學術論文集》,華中師大出版社2006年。
《通山方言的動詞把得句》,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漢語方言語法研究》,華中師大出版社2007年。
《通山方言的語素變調》,《方言》2007年第2期。
《通山南林話讀中古開口一等韻為齊齒韻的考察》,《古漢語研究》2008年第2期。
專著:
《東晉劉昌宗音研究》和三篇相關論文,從劉昌宗音切切入,展開整個六朝語音的考論,有述有作,為漢語語音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據和參證。“濁上變去”和“輕唇音”之文,分別從韻腳字和音切入手,考論濁上變去和輕唇聲母的發端時段,立說持之有據,提出了與舊說不同的見解,為這些方面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礎。《古音研究方法說略》,側重於實用角度論析傳統方法,從運用和功用方面揭示其特點,提出了切合可行的處置原則。《漢語複合詞的詞義構成》,在偏義複詞以及詞與短語的辨別方面提出了新見解。《聞一多新詩用韻研究》,考述聞氏新詩的韻例形式和韻部特點。其他幾篇,涉及方言音韻和語法問題,這是正在進行的一個研究系列。
古典文獻學代表作:
《試說音切材料的校勘》,《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97年第4期,又轉載於人大複印月刊《語言文字學》,1997年第11期。
《音切變例說略》,《古漢語研究》1999年第3期。
《劉昌宗音切三論》,《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東晉劉昌宗音切發覆》,《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
《從〈楚辭校補〉論古籍校勘的幾個問題》,《‘99聞一多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
《漢語大字典義項疏失說略》,《雲夢學刊》2006年第6期。
《論形聲書卷字今音之注的一類混亂現象》,《古漢語研究》2003年第2期
《〈辭源〉修訂本注音三議》,《漢語學報》2003年1期。
《論僻音字的今音誤注現象》,《國學研究》第十八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從〈集韻〉粗本切的今音歧異說起》,《中國語文》2006年第2期。
《“身毒”音辨》,《漢語音韻學第九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從士革切的今音歧異說起》,《漢語史研究集刊》第十二輯,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
《書卷字今音誤注說略》,《焦作大學學報》 2009年02期
前四篇考論音切校理問題,該課題歷來鮮有專論,該組論文的系列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這一學術空白。《從〈楚辭校補〉論古籍校勘的幾個問題》和 《漢語大字典義項疏失說略》,前者從聞一多《楚辭校補》入手,揭示傳統校勘方法的“運用之妙”;後者考校《漢語大字典》的義項,論其疏失,析其原因。《論形聲書卷字今音之注的一類混亂現象》等七篇,考述書卷字今音歧異問題,該項研究,既是學術需要,而且對促進海峽兩岸的統一也具有一定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