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器

英雄之器

《英雄之器》是芥川龍之介所創作的歷史短篇小說。全文以項羽自刎於烏江,漢軍勝利歸來這一歷史事件為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英雄之器
  • 外文名:えいゆうのっわ
  • 作者:芥川龍之介
  • 創作時間:1918年1月
  • 小說類型:歷史小說
作者簡介,作品全文,

作者簡介

芥川龍之介(あくたがわ りゅうのすけ、,1892年3月1日~1927年7月24日),日本小說家。 代表作《羅生門》、《竹林中》、《鼻子》、《偷盜》、《舞會》、《阿富的貞操》、《偶人》、《橘子》、《一塊地》及《秋》等。

作品全文

項羽此人,終不是英雄之器。” 
漢軍大將呂馬童將自己的一張長臉拉得更長,捋著稀疏的鬍鬚,如此說道。他身邊還有十餘人圍著燈火而坐,夜晚的營帳中,每張臉孔都在燈下泛著紅光。而且,眾人臉上都浮現出平日沒有的微笑,或許是因為今日一戰大獲全勝,取得了西楚霸王的首級,這份喜悅尚未消散。

“是嗎?”有一人問道。這人鼻樑高挺、目光銳利,唇邊漾著一絲嘲諷的微笑,直直地盯著呂馬童的眉間。不知何故,呂馬童似乎有些狼狽。

“誠然,項羽武功高強,畢竟他連大鼎都能舉起。今日之戰也是如此,一時間,在下還以為要命喪當場。論起武功,項羽的確是高強無比哪。”呂馬童道。

那人依然微微含笑,淡然頷首。營帳外悄然無聲,除了遠處傳來兩三聲號角,連馬嘶聲也聽不到。空氣中隱隱飄著枯葉的味道。

“然而——”呂馬童環視眾人,配合著“然而”的話頭,眨了眨眼。

“然而,項羽卻非英雄之器。證據依然是今日之戰。楚軍被追到烏江時,只剩下區區二十八騎,根本無法與我方雲集的大軍對抗。而且,據說烏江亭長特意前來迎接項羽,打算用船助他返回江東。若項羽真是英雄之器,即便含羞忍辱,也應當渡過烏江,以圖日後捲土重來。這本不是該顧及什麼體面的時候嘛。”

“如此說來,所謂的英雄之器,就是要精於算計了?”那人問道。

聽了這句話,眾人都低聲笑了起來。但呂馬童並未氣餒,他不再捋鬍鬚,微微挺起胸膛,時不時地瞥一眼那張鼻樑高挺、目光銳利的臉孔,用力做著手勢,侃侃說道:

“不,在下並非此意。說到項羽……據說,今日之戰開始前,項羽對二十八名部下言道:‘亡項羽者天也,非由人力之不足。吾必以僅餘之兵力,三破漢軍於諸君之前,以作證見。’實際上,他豈止三破我軍,而是九戰九勝。依在下看來,項羽此舉其實甚為怯懦,將自己的失敗歸咎於上天——上天豈不煩惱?他若渡過烏江,糾合江東健兒,再度逐鹿中原之後才說這番話,倒也罷了。但他並未如此。明明可以堂堂正正地活下去,他卻自蹈死路。在下說項羽不是英雄之器,並非僅因為他不精於算計;他將一切歸咎於天命,以此來搪塞,這實在不可取。在下以為,所謂英雄,絕非這等人物。當然,蕭丞相等飽學之士會如何評說,在下就不得而知了。”

呂馬童得意地環顧左右,停住了口。眾人或許覺得他的高論頗有道理,都滿意地點頭不語。唯有那個鼻樑高挺的人,眼中現出一種意外的感動,漆黑的瞳仁熱烈地閃閃發亮。

“是嗎?項羽說了那番話?”

“據傳他說過。”

呂馬童上下晃動著長臉,重重地點頭,又道:

“這豈非懦弱?至少不是大丈夫之舉。在下以為,所謂英雄,應當敢與上天相抗才是。”

“有理。”

“即便知曉天命,也應當奮力一爭才是。”

“有理。”

“如此說來,項羽他……”

劉邦抬起銳利的雙眼,直盯著秋風中搖曳不定的燈火。片刻之後,仿佛在自言自語,他徐徐說道:

“如此說來,項羽真乃英雄之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