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世界的中國山水畫研究

英語世界的中國山水畫研究

《英語世界的中國山水畫研究》是李嘉璐創作的藝術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21年8月。

山水畫作為中國文化名片,是中國人認識民族性和進行身份認同的有力支撐。20世紀以來,中國山水畫受到西方學界的關注,海外學者以“他者”方式,把中國藝術納入全景式人類藝術圖景之中,成為中西比較的重要案例。該書系統地梳理英語世界的中國山水畫研究內容,關注中西異質下西方研究成果及其借鑑價值,同時也補正出其研究中存在的疏漏和弊端,指出中西文明交流、互動及互補的特點及態勢。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英語世界的中國山水畫研究
  • 作者:李嘉璐
  • 類別:藝術學著作
  • 字數:450千字
  • 首版時間:2021年8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圍繞中國山水畫的歷時性分期、畫作本體、畫家身份與藝術活動、繪畫理論、中西特性比較等五個結構性要素展開,探索英語世界中國山水畫研究的階段特徵、核心問題以及中西比較下的理論反思,揭示異質話語研究中的變異性問題,力圖為中國山水畫當代構建提供合理路徑。

作品目錄

緒論
第一章 英語世界中國山水畫研究的歷史分期
第二章 英語世界中國山水畫畫作研究
第三章 英語世界中國山水畫畫家及藝術交往研究
第四章 英語世界中國山水畫畫論研究
第五章 英語世界中國山水畫研究的理論視角與反思
結語
參考文獻

創作背景

中國山水畫自魏晉南北朝時期興起,逐步從人物畫背景中分化出來,作為獨立的畫種發展起來,也是在魏晉時期,“山水”二字並列連用表現形而上的自然意義,為山水畫理論的發展提供了環境。唐宋以後,山水畫在中國美術史上獨占鰲頭,成為繪畫的主流,其地位、成就和影響是任何畫種都無法比擬的。近代以來,傳統水墨山水畫與西方藝術碰撞發展,重新審視山水畫的思想資源和審美價值,是中國人認識自己的民族性和確認身份認同的有力支撐。從文化立場,山水畫的造型手段、空間構成及筆墨意味都體現著中國的文化精神和審美觀照,是中國文化中重要且經典的案例,是存在於中國歷史深處的現象景觀、圖像哲學與文化標本。
西方學者對於中國山水畫的研究,自20世紀初興起,隨著研究方法和研究重點的拓展,中西方學術交流合作的增加,中國國內開始關注西方學者的相關研究,翻譯和介紹了一部分相關資料。但從總體來看,仍存在一些不足與問題:如中國國內對西方研究成果多為翻譯、概述,缺少對於基礎文本的述評、分析以及全面性整合。同時,概述的表達往往忽略專題性問題,使研究流於凡庸。又如,中國國內研究較為零散,圍繞山水畫歷史、畫作、畫家、畫論整個體系並未系統性地展開,使讀者只能觀之一隅,難以實現體系之中的互相參照、互相論證。鑒於此,《英語世界的中國山水畫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研究認為:首先,英語世界的山水畫研究在視野上拓展了中國傳統研究。任何一種方法論實際上都只是意味著一種視角,是一種相對的精神接觸。如,在山水畫的研究過程中,傳統中國文藝理論往往是畫如其人,人品高則畫品高,對畫家藝術的純粹性要求頗高,而西方運用社會歷史環境研究則儘可能貼近藝術家生活本身,發現了處在官場、文人圈子以及商業市場等幾大因素制約下的山水畫創作和流通,拓展了研究範圍,補充了傳統認識。
其次,英語世界的山水畫研究給予中國學者的啟示是方法論的展開,或許在民族主義者眼中,西方學者運用西方方法論進行分析是企圖將中國藝術納入至西方藝術的版圖,但從學術角度看,每一次方法論的拓展都帶來研究成果的飛躍,無論是風格分析、圖像學、符號學等以畫作內容為對象,還是贊助人研究、女性主義研究對圍繞山水畫的重要參與者為研究對象,都拓展了研究思路,為中國藝術研究提供了可借鑑的模式。
最後,西方學者的研究也是一個不斷糾偏的過程。從研究成果和脈絡來看,早期研究者以唐宋藝術為尊,認為明清之後的藝術走向沒落,是受日本鑑賞觀的影響。而在20世紀中後期,西方掀起了對中國明清藝術研究的熱潮,其藝術的自律性、藝術家的自主性、藝術創作的多樣性和藝術市場的豐富性則成為研究熱點,不斷修正著早期對中國研究的誤讀。不斷矯正的過程也正是不斷貼近中國藝術、不斷還原歷史的過程,更是不斷包容與接納中西方文化互動的過程。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英語世界的中國山水畫研究》
2021年8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203-8387-5

作者簡介

李嘉璐,女,河南洛陽人,藝術學博士,四川大學藝術學院講師;長期從事比較藝術學、中國美術史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參與多項各級科研項目,在《中國美術研究》《中外文化與文論》《藝術學界》《當代文壇》等學術期刊發表多篇論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