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市英羅灣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位於北部灣廉江市龍頭沙海域。保護區地理坐標為:109°40′26.00″E、21°22′05.80″N; 109°37′47.00″E、21°21′20.80″N;109°37′47.00″E、21°20′10.00″N;109°40′26.00″E、21°20′10.00″N。北起英羅灣口,東南與遂溪縣際劃界線連線,西北與廣西省際海域劃界線連線,總面積:1315.23公頃,其中核心區412.70公頃,緩衝區479.85公頃,實驗區422.68公頃。主要保護品種:儒艮、中華白海豚、中國鱟、園尾鱟、海馬等國家和省級水生野生動物以及二長剌鯛、長毛對蝦、墨吉對蝦、中國對蝦等重要經濟種類。該保護區2011年8月16日湛江市人民政府批准晉升為市級保護區。
自然環境,生物資源,保護對象,
自然環境
英羅灣是廣東省著名的濕地生態環境之一,沿岸有豐富的紅樹林資源和大陸連片面積最大的國家級高橋紅樹林保護區。海區水深5—15米,海底表層沉積物為粘土質砂和砂—粉砂—粘土,沿岸有九洲江及其支流入海,距龍頭沙國家一級漁港4海里。該區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日照充足, 全年氣溫較高,歷年最高氣溫37.1℃,歷年最低氣溫2℃,多年平均氣溫22.6℃,最熱在每年7月,最冷每年1月份。年降雨量較充足,歷年最大降雨量2211.2mm,歷年最小降雨量849.1mm,年平均太陽輻射量498.5/C m2,年平均降雨量1663.7mm。
保護區主要受北部灣不規則全日潮控制,據監測站資料表明,歷年最高潮高6.15m,歷年最低潮位0.03m,平均潮位3.03m,平均潮差2.50m,最大潮差5.36m。年平均水溫為24℃左右,海水最低水溫在每年的1月,約為16℃,最高水溫在每年的7月,約為30℃,海水鹽度為30.0-33.1。
該區域主要災害性天氣為熱帶氣旋及颱風,冰雹與龍捲風、寒潮與霜凍等。
據調查監測,保護區海域海水基本保持一類海水水質標準,海水水質優良,浮遊動植物、游泳動物豐富。
保護區毗鄰廣西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高橋國家級紅樹林保護區,處於北部灣英羅港灣海域,受海灣沿岸九洲江及其支流入海帶來豐富營養鹽的影響,海洋餌料生物種類、數量豐富,屬於海洋生物良好的棲息場所,是大型海洋動物覓食、繁殖、棲息極佳的場所。由於英羅港灣海域特殊的海洋環境條件,珍貴生物資源豐富,分布有多種國家和省級保護動物。據調查,國家級和省級保護動物主要有儒艮、中國鱟、園尾鱟、海草、海馬、二長剌鯛、長毛對蝦、墨吉對蝦、中國對蝦等。為了有效地保護該區的海洋生物資源的生物多樣性,2005年省、市、縣三級投資在龍頭沙海域投放了GDS11和GDSO5兩種類型鋼筋混凝土礁體376個(總空方9652立方米)及9艘淘汰漁船。
保護區與人工魚礁區結合,人工魚礁區作為保護區一部分。根據省保護區建設發展總體規劃,生態公益型人工魚礁區將統一建成生態保護區,納入保護區範圍建設管理將產生良好的生態效益。
生物資源
調查顯示:海域浮游植物經初步鑑定出現了硅藻、甲藻、金藻和藍藻共4門18科76種。其中硅藻門的種類最多,有10科58種,占總類數的76.32%;其次是甲藻門,有6科13種,占17.11%;藍藻類有1科3種,金藻類有1科2種。角毛藻屬Chaetoceros的種類最多,有11種;其次是根管藻屬Rhizosolenia,有9種,角藻屬Ceratium的種類也比較多,出現了7種。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為878.37×104cells/ m3。浮遊動物共9個生物類群54種,其中水母類8種,翼足類2種,介形類1種,橈足類21種,端足類2種,櫻蝦類1種,毛顎類4種有尾類3種,浮游幼蟲類12種。浮遊動物以適高溫低鹽的熱帶、暖溫帶沿海岸種類占多數,如鉗歪水蚤、瘦歪水蚤、亞強次真哲水蚤、駝背隆哲水蚤、丹氏紡綞水蚤、瘦尾胸剌水蚤、奧氏胸剌水蚤、亨氏瑩蝦、肥胖箭蟲和圓囊箭蟲等。浮遊動物生物量變化幅度為20.00-125.00mg/ m3,平均為79.30mg/m3。密度方面屬中上水平,變化幅度為58.00-442.00in/m3,平均為305.09ind/m3。底棲生物有5門20科27種,其中,環節動物7科9種,占總種類數的33.33%;軟體動物10科12種,占44.44%,節肢動物2科2種,占7.41%;棘皮動物類2科3種,占11.11%;底棲魚類1科1種占3.70%。底棲生物的總平均生物量為104.37% m2 ,平均棲息密度為290個/ m2 ,浮泳生物共出現11目27科53種。其中,頭足類2目2科2種,蝦類1目1科4種,蟹類4科8種,蝦蛄類1目1科3種,魚類7目19科26種。蝦拖網調查顯示,總現存資源密度為141333.616kg/k m2,總尾數現存資源密度為84139.4尾/h m2h。
保護對象
1、儒艮(Dugong)屬海牛目(SIRENIA)、儒艮科(Dugongidae),別稱海牛、人魚美人魚或南海牛,是海生(偶爾會進入淡水流域)哺乳動物,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與印度洋海岸,特別是有豐富海草生長的地區,為草食性動物。在我國主要分布於北部灣的廣西和廣東沿海。廣東和台灣南部沿海以及海南島西部沿海如八所港亦有蹤跡。儒艮多在距海岸20米左右的海草叢中出沒,住溫暖海洋,海水溫度多在20℃以上。其分布與水溫、海流以及作為主要食物的海草分布有密切關係。由於人類捕殺、漁船捕魚過程中的水下撞擊或碰傷等行為,使得儒艮在北部灣水域的分布日漸稀少,現已成為國家一級保動物。
2、中國鱟(Tacpleustridentatus),鱟屬(Tachypleus)。是省二級保護動物。鱟棲息於沙質海底,晝伏夜出,大部分時間營底棲潛居生活,通常小個體生活在岸邊沙灘中,隨著年齡的增長,個體大的逐漸移向淺海。鱟不作長距離洄游,每年11月隨著水溫下降由淺海向較深水域越冬,翌年4-5月又從深水區游向淺海,繁衍後代。一隻鱟的成長,大約需要15年的時間。成熟的鱟,每年5-8月雙雙到海邊產卵,一隻雌鱟可生約10堆卵,每堆千粒左右。5-6周后,幼蟲脫離卵殼,浮游于海中。幼蟲長達7-8mm,似三葉蟲,名三葉幼蟲,腹部分八節,有附肢四對,經一次脫皮,才有尾劍出現。古生物學家研究發現,鱟是一種古老的海洋動物,在古代泥盆紀就已出現,它與古代繁盛一時的三葉蟲相類似。現代鱟與古代的形態基本相同,已有四億年歷史,所以鱟有“活化石”之稱。
現在世界上的鱟只剩下4種,它們分別是中國鱟、美洲鱟、馬來鱟和圓尾鱟。分布在我國福建、漸江、廣東、海南島等地的便是中國鱟,也稱“東方鱟”。鱟生活於沙質海底,以環節動物和軟體動物為食,在北部灣的海邊,可見成群結隊的鱟爬到沙灘上產卵,而且鱟經常是雄性和雌性同時出現,有“雌常負雄,獲雌則得雄“這說,故漁民一抓就是雌雄一對,鱟的資源現在已經急劇減少。近年來,由於填海造地、灘涂開發等原因(因為鱟很挑地方生長)鱟失去了賴於以生息的淺海沙灘,鱟棲息地受到人類的嚴重破壞,其生活習性受到人類的嚴重干擾,使鱟的數量急劇下降,其生存面臨巨大的威脅。因此,研究鱟的生態習性、保護鱟的棲息地是鱟資源保護工作的首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