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二年(1369年),另一說為明末,呂姓來此,開一小店並養有鸚鵡,人稱鸚鵡店,遂以店名代村名,後演變成英武店村。相繼有喬姓、王姓、郭姓來此定居,形成村落。 英武店村位於海陽市西南部,地處東經120°55′、北緯36°41′。南與寺頭村為鄰,東與木橋夼村一山之隔,北與東山村接壤,西距鎮政府駐地1公里,隸屬行村鎮。 全村轄區總面積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45公頃,山嵐面積33.3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地瓜、芋頭、花生、辣椒等。 1949年前有160戶,600多人。2002年,全村365戶,1123人,有喬、王、郭、李、於、許、姜、徐、黃、孫、呂、袁等12姓,均為漢族,其中喬、王、郭3姓人口較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英武店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面積:4平方公里
- 人口:1123人(2002年)
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廣大村民在黨的富民政策激勵下,加大糧食生產投入,取得了成倍的回報。全村推行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糧食收入翻番。2000年,糧食畝產650公斤。1990年後,每年聘請技術部門進行技術講座4次以上。村民對《農業知識》、《農村大眾報》等科技刊物非常喜愛,爭相傳閱。村歷來重視文化教育。到2002年,全村兒童入園入學率達到100%,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38人。 人民生活建國前,村民生活半糠半菜。建國後,一段時間仍以玉米、地瓜乾為主食,常年人均糧食為100公斤左右。1978年以來,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村民始以大米、白面為主食。2000年,人均糧食1000公斤,一日三餐有魚肉。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3000元,有手扶車、拖拉機120輛,機車120輛,電話220部,電視400台,彩電占80%,電冰櫃80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破爛不堪,村民都住低矮的草房,人均不足6平方米。到1978年,人均達到12平方米。2002年,全村70%的農戶翻建了新房,以前的草房換成了玻璃門窗的新瓦房,人均住房面積25平方米以上。村內街道、住房整齊美觀。連村路修成了沙土路,可通各種車輛,改變了落後的面貌。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6年,王炳初(王明度)在文登讀書,由李桂岩發展為中共黨員,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38年,王炳初回到村里,發展了喬維祥、喬維梓、喬維新、喬維福、喬振典、郭兆芝、郭明良等7人入黨,進行秘密的革命活動。1941年,成立黨小組,郭兆芝任組長。1942年,建立黨支部,郭兆芝任黨支部書記。成立了農救會、職工會、青救會、婦救會、民兵自衛團及兒童團等群團組織。在黨支部領導下,開展對敵鬥爭,到行村打槍、投彈,對敵進行擾亂。配合八路軍進行政治攻勢,瓦解敵人。開展減租、減息,配合膠東軍區十六團進行擴軍。1942年,配合八路軍攻打行村據點,本村組織支前擔架6副,民兵30人參戰,100多人去扒圍子牆。1945年攻打萬第戰鬥,村民兵一個班參戰,160多人參加扒圍子牆。1941-1945年,村黨支部配合八路軍敵工部門,先後瓦解敵偽軍警7人,繳獲長短槍11支。 黨支部成立以來,曾有喬子敬、郭兆芝、喬維卓、呂言貴、喬振國、呂豐周、喬德喜、喬德和、王炳水、喬建波任黨支部書記。2002年,全村有黨員65人。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5年村成立行政機構,呂言貴任村長。後曾有喬維祥、喬振遠、郭宣蘭、王明善、王炳智、王炳智、喬建波擔任村主要行政負責人。2002年,本村被市政府評為文明村、文明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