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蘭—蘇格蘭戰爭

英格蘭—蘇格蘭戰爭是英格蘭與蘇格蘭因政治、經濟、宗教諸種原因,在中世紀發生過8次戰爭。最後結果為1560年雙方簽訂《利思條約》,從此,蘇格蘭新教派獲得合法地位。

基本介紹

  • 名稱:蘇格蘭戰爭
  • 參戰方:英格蘭與蘇格蘭
  • 結果:1560年雙方簽訂《利思條約》,從此,蘇格蘭新教派獲得合法地位。
  • 發生時間 :1079年—1080年
英格蘭—蘇格蘭戰爭,英格蘭與蘇格蘭因政治、經濟、宗教諸種原因,在中世紀發生過8次戰爭。①(1079—1080)。雙方爭奪領土發生戰鬥。蘇格蘭國王馬爾科姆三世以威廉的長子諾曼第公爵羅貝爾發動叛亂為藉口,1079年率軍入侵英格蘭,企圖控制有爭議的地區,並掃平諾森伯里亞,向南直抵泰恩河。1080年,威廉率英屬諾曼第軍隊攻入英格蘭。為保護英格蘭北部邊界,威廉在泰恩河畔紐卡斯爾修築了防禦城堡。②(1215—1216)。蘇格蘭介入英格蘭內亂。1215年6月15日,英格蘭國王約翰被迫接受了諸侯列入大憲章內的要求提綱,但操縱教皇宣布廢除限制國王的大憲章,英格蘭掀起反約翰的人民運動,並呼籲蘇格蘭國王亞歷山大進軍英格蘭。亞歷山大立即揮師南進,趕走英格蘭北部約翰的支持者,並擊敗最後一批覬覦蘇格蘭王位的蓋爾人。1216年約翰死後,兩國的戰爭立即停止。③(1290—1296)。英格蘭介入蘇格蘭王位爭奪引起的戰爭。1290年蘇格蘭發生羅伯特·布魯斯和約翰·巴利奧爾之間的爭奪王位的鬥爭。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被邀居中調停。愛德華欣然同意,但提出要蘇格蘭人承認其宗主地位,並交出蘇格蘭的一些城堡作為象徵。愛德華選定巴利奧爾為王位繼承人,並於1292年正式加冕。為對抗英格蘭,蘇格蘭和法國結成聯盟。愛德華便於1296年派兵進攻蘇格蘭,劫掠貝里克,還攻占其他一些城堡,擊敗並囚禁巴利奧爾,蘇格蘭成為附屬於英格蘭的一塊“封地”。①(1314—1328)。英格蘭為征服蘇格蘭進行的戰爭。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二世即位後,為挽回在國內的挫折,決意征服蘇格蘭。蘇格蘭的羅伯特·布魯斯率軍與其對抗。1314年6月24日,在班諾克本河附近激戰,英軍失敗,英王逃脫。1317年雙方在因弗基辛又發生戰鬥,起初英軍獲勝,後蘇格蘭軍隊重新集合起來,迫使英軍撤退。1318年,愛德華二世率軍包圍貝里克。1319年,布魯斯國王派道格拉斯爵士發動反攻,攻入約克郡,打敗由約克大主教率領的一支部隊,迫使愛德華解除了對貝里克的包圍。以後英王再度侵犯蘇格蘭,與布魯斯在拜蘭德交戰,布魯斯大獲全勝。雙方在1323年達成停戰協定。但在1328年確認蘇格蘭享有合法獨立地位前,戰鬥仍時有發生。⑤(1482)。蘇格蘭王位爭奪引起的戰爭。蘇格蘭國王詹姆斯三世之弟、奧爾巴尼公爵覬覦蘇格蘭王位,他與英格蘭國王愛德華四世相互勾結,圖謀篡權。不久,阿奇博爾德“紅”道格拉斯亦加入了奧爾巴尼的行列。1482年帶領英格蘭軍在勞德生擒詹姆斯,將其攆回愛丁堡。其後,道格拉斯同奧爾巴尼一同占領蘇格蘭,而英格蘭軍隊在收復貝里克後,從蘇格蘭撤回。⑥(1513)。蘇格蘭為配合盟友法國,入侵英格蘭。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四世為支援法國盟友, 於1513年入侵英格蘭。是年9月9日,在弗洛登菲爾德發生血戰,儘管蘇格蘭軍隊兩倍於敵,但由於英格蘭軍隊裝備精良,步兵、騎步協力作戰,使蘇格蘭潰不成軍,詹姆士本人死於沙場。⑦(1542—1547)。英格蘭為謀求對蘇格蘭宗主權進行的戰爭。1542年,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提出對蘇格蘭的宗主權,指責蘇格蘭人是亂民,要求他們取消同法國的聯盟,侵入坎伯蘭,開始了對蘇格蘭的戰爭。蘇格蘭軍隊數量較少,又無鬥志,屢遭失敗。1544年,英格蘭軍隊火燒愛丁堡,把大片土地夷為平地。1545年2月,英格蘭軍隊在安克拉姆沼澤被打敗。1547年,英格蘭軍隊在平基克留戰役中戰勝蘇格蘭人。這年,英王亨利八世死後,薩默塞特任攝政,再次出動軍隊攻占愛丁堡。1549年,英法簽訂條約,在蘇格蘭的戰爭結束。⑧(1559—1560)。英格蘭武力支持蘇格蘭新教的戰爭。1559年,蘇格蘭新教派和天主教派之間的鬥爭異常激烈。蘇格蘭國王詹姆斯五世的遺孀瑪麗求助於法國,而蘇格蘭的新教派則求助於英國。英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派艦隊封鎖蘇格蘭港口,防止法國增派援兵,並偷偷把武器和給養運進蘇格蘭,以支持新教徒。1560年雙方簽訂《利思條約》,從此,蘇格蘭新教派獲得合法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