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本境是縣城之一保。新中國成立初期,民主建政為
阿克蘇鎮南街。1953年為丙等市一個街公所。1956年成立英巴扎居委會,屬阿克蘇鎮人民委員會所轄。1960年,成立和平辦事處,隸屬阿克蘇鎮人民公社所轄。“
文化大革命”初期,改名“反修”辦事處。1982年,成立街道辦事處時,因辦事處機關駐英巴扎街而得名。隸屬阿克蘇人民公社管委會。1983年,阿克蘇撤縣設市,同年,撤銷阿克蘇鎮建制,原鎮公社所轄的英巴扎辦事處升格為鄉級建制,劃歸市政府直轄。
本境地處舊縣城南關。南門內原有一條東西向的土路(今郵政局一帶),路旁宅院幽深,屋舍儼然。臨街開設有董家醬園和幾家雜貨店,是舊時阿克蘇縣城的熱鬧之區。南門外,有“羽流道院”一所,由新疆著名道士鐵道住持。據《新疆遊記》記載:該道院位在“圖南橋”(今多浪河橋)畔,“地勢寬敞,房舍修飾,亦阿克蘇近郊遊觀佳處也”。
50~60年代,本境道路均為沙土路,路況高低不平,道路狹窄,後經政府多次擴建,主要馬路均鋪上了沙石路面。80年代,南大街始鋪設簡易
瀝青路面。90年代中期,經過市政工程改造,徹底改建為高等瀝青路面,居民小巷基本實現了硬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本境居民人口逐漸增加,範圍向南、向西漸有擴大,拆掉了舊城牆,除對南大街等街道進行修整、擴建外,新辟了團結路、人民路、友誼路、英巴格路、濱河路、小南街(原英巴扎街),人民市場後巷、人民市場西路等道路9條,都有公共汽車和計程車可供乘坐。5路、6路、11路公車始發站在本境,公車線路主要有2路、3路、5路、6路、7路、8路、11路、18路等,往西南可通往喀什、和田,向南可直達火車站。
本境最著名的工業企業有農一師青松建化廠、地區二級電站等,主要以生產建材、化工為大宗,產品主要有電力、水泥、硫酸和磷肥等。本境內有集貿市場3個。商貿業主要集中在人民市場和兩個綜合農貿巴扎。經營項目有瓜果、蔬菜批發、牲畜交易和小工業品、小副食品等。
本境人口稠密,街巷縱橫交錯,教育、衛生事業蓬勃發展。阿克蘇市電視台、阿克蘇地區文化藝術中心、阿克蘇市委黨校駐本轄區。廣播電視覆蓋率達96%以上,電話普及率達98%以上。2007年,境內駐有民、漢族中、國小10所,在校學生萬餘名。其中農一師中學1所,在校學生4416人。伊斯蘭教經文學校1所。公、私立幼稚園、託兒所 所,在園在托學齡前兒童 餘人。阿克蘇市婦愛醫院、白水醫院、友好醫院等醫療機構駐本境,擁有病床280餘張。
本境內農牧科技事業發展較快。地區農業試驗站、畜牧獸醫站和氣象台等科研單位駐本境。阿克蘇氣象台定期向全地區發布24小時天氣和農業氣象預報和信息。
轄區有
自治區、地區和農一師等單位及市直屬企事業單位46個。團結西路、南大街等一帶有市委機關、市人大機關、市政府機關、市政協機關和電信、電力等單位,是全市政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