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瓠葉

苦瓠葉

苦瓠葉,中藥名。為葫蘆科植物小葫蘆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 var.microcarpa (Naud.) Hara的葉。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具有解毒之功效。常用於蛇蟲蛤蟆毒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苦瓠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葫蘆目
  • :葫蘆科
  • :葫蘆屬
  • :小葫蘆
  • 分布區域:我國各地均有栽培
  • 用量: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
  • 毒性:有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附註,

入藥部位

葉。

性味

味苦,性平。

歸經

歸心經。

功效

解毒。

主治

蛇蟲蛤蟆毒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外用:研末塗敷患處。

使用注意

過量中毒對消化道黏膜有刺激作用。

形態特徵

一年生攀援草本;莖、枝具溝紋,被粘質長柔毛,老後漸脫落,變近無毛。葉柄纖細,長16-20厘米,有和莖枝一樣的毛被,頂端有2腺體;葉片卵狀心形或腎狀卵形,長、寬均10-35厘米,不分裂或3-5裂,具5-7掌狀脈,先端銳尖,邊緣有不規則的齒,基部心形,彎缺開張,半圓形或近圓形,深1-3厘米,寬2-6厘米,兩面均被微柔毛,葉背及脈上較密。卷鬚纖細,初時有微柔毛,後漸脫落,變光滑無毛,上部分2歧。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單生。雄花:花梗細,比葉柄稍長,花梗、花萼、花冠均被微柔毛;花萼筒漏斗狀,長約2厘米,裂片披針形,長5毫米;花冠黃色,裂片皺波狀,長3-4厘米,寬2-3厘米,先端微缺而頂端有小尖頭,5脈;雄蕊3,花絲長3-4毫米,花葯長8-10毫米,長圓形,藥室折曲。雌花花梗比葉柄稍短或近等長;花萼和花冠似雄花;花萼筒長2-3毫米;子房中間縊細,密生粘質長柔毛,花柱粗短,柱頭3,膨大,2裂。果實初為綠色,後變白色至帶黃色,由於長期栽培,果形變異很大,因不同品種或變種而異,有的呈亞鈴狀,中間縊細,下部和上部膨大,上部大於下部,長數十厘米,有的僅長10厘米(小葫蘆),有的呈扁球形、棒狀或構狀,成熟後果皮變木質。種子白色,倒卵形或三角形,頂端截形或2齒裂,稀圓,長約20毫米。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生長環境

我國各地均有栽培。

相關論述

《滇南本草》:“曬乾搗碎為末,盛於瓷器內,隨身邊,或走路口渴,用末一錢入水飲,不中水毒;或蛇蟲蛤蟆扒過,此末亦可解。加雄黃能解啞瘴山嵐之毒。加松筆解一切大毒。但可一、二錢,開水送下。”

附註

中毒解救方法:(1)催吐、洗胃飲大量茶水。(2)嚴重病人靜脈補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