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橋子橋

苦橋子橋

橋子橋,建於明代,為4墩5孔石質平板梁橋,呈東南—西北走向。橋全長18.4米,橋面寬1.5米。橋中部的兩個橋墩各有1條圓雕龍。橋墩東北端頂部為龍頭,西南端頂部為龍尾。從西北向東南第二孔(現為第一孔)於20世紀50年代為利於過船,改造為拱券,拱高於橋面1.17米。該橋雕工精湛,線條流暢,造型逼真、獨特,是瀘縣龍橋的典型代表之一。2007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苦橋子橋
  • 長度:18.4 m
  • 寬度:1.5 m
  • 建造年代:明代
  • 保護級別:四川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規模體量,社會評價,

規模體量

苦橋子橋四墩五孔,屬石墩石樑平板梁橋,長18.4米,橋面寬1.5米。背景:苦橋子橋建造於明代。瀘縣龍橋歷史源遠流長。據民國《瀘縣誌》和《募資修瀘州特凌橋引》記載,特凌橋(橫凌橋)建於宋治平年間(1064-1067年),“瀘城東二十四里有特凌橋。傳宋治平年中,有女子因母病歸省,溪漲不能渡,忽見一木橫凌水面,遂捨生以渡。人以為孝感,尋造橋因名。”這是目前有關瀘縣龍橋建造時間的最早記錄。由此確定瀘縣龍橋架建始於宋而盛於明、清,延續到民國時期也在修建,持續時間近千年。瀘縣龍橋建造絕大部分來源於民眾的捐資。該橋對研究明、清時期瀘縣交通、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等狀況有重要價值。

社會評價

國家古建專家組評價瀘縣龍橋群“氣勢磅礴、雄偉壯觀、渾厚剛毅、比例勻稱、工細規整、造型別致、逼真生動而獨於天下”。我國著名古建築學家、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羅哲文先生評價瀘縣龍腦橋:“如此巨大比例形象的龍獸群雕,如此精美的橋樑石刻藝術,在全國古橋中確屬罕見。特別是保存如此完好,更是難得。”驚嘆瀘縣龍橋“數量之多,藝術之精湛,保存之好不僅在巴蜀地區,就是在全國也是絕無僅有,堪稱古橋建築之大奇觀。”在評審申報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瀘縣龍橋時,專家組來瀘縣現場考察後提出應將“瀘縣龍橋”作為“國寶”加以保護。2011年《人民日報》刊文指出,瀘縣龍橋是中華民族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具有文化群體的唯一性和多樣性,也具有文化價值的地域性和獨特性,更具有精神價值的大眾性和代表性,有著極高的欣賞和研究價值。其架建和發展的時間綿延近千年,是瀘縣當時經濟、政治、文化和民俗等狀況的反映,也是瀘縣民族遷徙、社會變遷的體現,至今仍在起著積極作用。它以其厚重獨特的歷史價值、科學實用的建築價值、和諧精美的藝術價值,成為中華民族悠久絢爛歷史文化中的一筆寶貴財富,並傳之後世。瀘縣龍橋群保存較好,目前無環保與安全隱患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