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飛橋,江蘇省淮安市不可移動文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若飛橋
- 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若飛橋,江蘇省淮安市不可移動文物。
若飛橋,江蘇省淮安市不可移動文物。文物歷史1946年,蘇皖邊區政府為紀念“四.八”空難事件中遇難的王若飛同志等烈士,在大閘上修建木橋。 1987年被市政府公布為第一批淮陰市市級文保單位。建國後改為鋼筋水泥結構橋,橋上可通...
奎文門(東關西南門)過保全橋沿南北月河崖街(俗稱“水大路”)通西城安定門(南門),慶成門(東關西門)過若飛橋直通西城朝陽門(西門),通濟門(東關西偏門)過小石橋連西城東牆外雜貨市場,耀武門(東關西北門)過大石橋沿北大路、北關大街通西城望海門(北門)。每座橋樑的平均間距僅400來米,四座橋樑便把“雙城”連線為...
中華民國蘇皖邊區政府石碑,位於正對蘇皖邊區政府舊址紀念館大門的主路旁邊,長寬高。文物歷史 此石碑原位於淮安市區裏運河清江大閘若飛橋旁。1946年4月8日,出席重慶國共談判和政治協商會議的王若飛、秦邦憲(博古)為了向中共中央匯報和請示工作,和新四軍軍長葉挺等人,冒著惡劣天氣飛返延安,當日下午飛機在山西省興縣...
同時,市區內的“登瀛橋”也更名為“若飛橋”,西大街也更名為“鄧發大街”。歷史沿革 1949年4月22日,中共華東局決定:中共華中五地委改為中共蘇北鹽城地方委員會,葉挺縣恢復為鹽城縣。因等專署新的“鹽城縣政府印”,正式復名時間為7月1日。以英雄名字命名的“葉挺縣”整整用了3年,貫穿了整個解放戰爭。主要...
1939年日寇入侵,清江閘被炸毀,1946年蘇皖邊區政府修復,改名為若飛橋,新中國成立後改為鋼筋混凝土板梁橋。水運艱險 清江閘下溜塘深廣,水險流急,這裡是千裏運河漕糧運輸所必經之襟喉要道。漕船北進,越過黃河,異常艱難,據《淮安府志》記述:“伏秋水溜,漕舟上閘,難若登天,每舟用縴夫三四百人,猶不能...
一九四六年,為紀念“四八”烈士王若飛,曾將此橋命名為若飛橋,將鹽城縣改名為葉挺縣。一九五五年,在原基礎上擴建大木橋,因不便載重車輛行駛,後於一九六O年建成鋼筋水泥大橋,至今屹立。如今站在橋上,憑欄四望,過去那種夕陽西下、暮色蕭瑟、荒墳野冢倒影水中的情景再也看不到了。 3、太湖秋月 大縱湖一名太湖,見《...
黃碾鎮有若飛橋、二仙廟等景點。若飛橋 若飛橋,因紀念革命先烈王若飛而得名。在距黃碾5千米處,有三垂岡,五代時著名的三垂岡之戰就發生在這裡,毛澤東曾手書《三垂岡》一詩。二仙廟 二仙廟坐落於故縣村東南,坐北朝南,上下兩進院為清康熙年間遺物,村委多次投資150 萬元進行修繕,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由於緊鄰京杭大運河這一交通樞紐,這裡歷史上曾經商埠林立、經濟文化事業十分繁榮,轄區內仍遺留有文廟、清江大閘、慈雲寺、周信芳故居、吳公祠、若飛橋和老花街等名勝古蹟。街道轄區內現有省、市、區屬單位21家,有大、中國小各類學校5所;有景色秀麗的楚秀公園;還有人頭踵動的東大步行街和文廟廣場。餐飲業是閘口...
1948年,濰縣解放後,為紀念王若飛烈士,將“朝陽橋”改名為“若飛橋”。1973年,隨橋樑兩側道路拓寬,新建鋼筋混凝土結構雙曲拱橋,定名為“東風橋”。1994年,為滿足城市交通需求再次拓寬改造,在原橋基礎上增建兩側加寬橋,由亞星化工集團出資冠名為“亞星橋”。亞星橋的建成,象徵著濰坊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邁進了新...
若飛橋(解放前的朝陽橋)改稱東風橋後,也在1972年改建為寬18米的雙曲拱橋。1973年,東風街老城區路段首次從9米拓寬到30米,這1公里路段,分兩期動工,到1975年才完成。東風街在上世紀90年代第二次拆遷時,開始運用商品房經營方式,實行成片綜合開發。1985年,先從破舊住房多、公用設施落後的城區邊沿地帶開發起始,...
“江蘇省示範國中”、“淮安市文明單位”、“淮安首批平安校園創建工作先進單位”---淮安市第六中學坐落在一代偉人周恩來總理的故鄉,位於淮安市主城區——清河區和平路38號,古運河畔,若飛橋旁,毗鄰清江浦樓、大運河廣場。她創辦於1974年,是一所公辦初級中學。學校地理條件得天獨厚,校園占地30多畝,建築面積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