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爾蓋蝮

若爾蓋蝮(學名Gloydius angusticeps),隸屬於蝰科蝮亞科亞洲蝮屬

頭側具頰窩的中小型管牙類毒蛇。體略粗,尾較短。頭略呈三角形,較窄長,與頸區分明顯。頭背大鱗前置,約占頭背面積的一半。頭背具左右對稱的深色斑,略呈"八"字形、不同個體斑的形狀差異較大。枕部具“()”形斑紋。眼後具1條褐色眉紋、與眼徑約等寬。上、下唇及頭腹灰白色、散布深色細點。通身背面灰褐色,具較粗的深色斑紋,有的略呈4縱行、鋸齒狀排列;有的在脊部相融,略呈橫斑。體、尾腹面深灰色,密布深色點斑。

中國特有種。分布於四川、甘肅、青海。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轄曼鎮。

基本介紹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色斑,鱗被,頭骨,半陰莖,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

物種學史

2018年史靜聳等人在《Russian Journal of Herpetology》雜誌上發表文章,依據曾經采自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被鑑定為高原蝮(Gloydius strauchi)的標本命名了一個新物種——若爾蓋蝮。該研究還確定了高原蝮與紅斑高山蝮和若爾蓋蝮異地分布,原中國青海省高原蝮的分布記錄應該由南部的紅斑高山蝮和東南部的若爾蓋蝮所取代。

形態特徵

色斑

身體背部灰褐色,有2~4列不連續的黑褐色斑排列在背脊兩側。腹部深灰色,分散有小的黑色點斑。頂鱗兩側有一對圓斑。眼睛上部淡褐色,下部黑色,瞳孔黑色直立。頭側具有褐色條紋,自眼後一直延伸至頸部。上唇緣灰褐色,分散有小的不規則黑斑;下唇緣乳白色,有浮塵狀黑點。尾末端淡黃綠色。
若爾蓋蝮
若爾蓋蝮

鱗被

雄性最大體全長439(373+66) mm ,雌性最大體全長565(499+66) mm 。頭呈三角形,頭頸部區分明顯。吻鱗略向上彎曲,從頭背可見;鼻間鱗約呈直角三角形,寬大於長;前額鱗方形,長略小於寬;額鱗盾形,長寬比約為1.36;眶上鱗長形,長寬比約為1.58。鼻鱗較大,略近方形,前緣長於後緣,被縱溝分為前後兩片,鼻孔較小,開口朝向後方;頰鱗1枚,方形,位於窩前鱗正上方;眶前鱗3枚,第1枚最大,前與頰鱗相接,下兩枚細長,分別構成頰窩上緣和下緣;眶後鱗2枚,下枚較長,自眼後向下前方延伸,與第3枚上唇鱗上緣接觸;顳鱗2+4枚或2+3枚。上唇鱗以7枚為主,呈2-1-4排列,第2枚最小,不構成頰窩前緣,第3枚大,與眼眶接觸。下唇鱗9~10枚,第1對在頦鱗後相接,前4對與唯一的一對頷片相接。背鱗19(20,21)-21-15行,除最外一行外,其餘均起棱。雄性腹鱗148~154枚,雌性腹鱗149~175枚;肛鱗完整;雄性尾下鱗37~41對,雌性尾下鱗30~41對。
若爾蓋蝮
若爾蓋蝮頭部鱗片

頭骨

頭骨長約為寬的2倍。頂骨背部三角形,骨嵴不明顯;後額骨與額骨不接觸;鱗骨後末端不超出腦匣,具鱗骨後側突。基枕骨和基碟骨突起較弱;外翼骨長大於翼骨基部,前外側突寬短;翼骨齒列超出翼骨與外翼骨關節處後緣。齶骨三角形,具齒3枚;翼骨齒11(11~13)枚;下頜骨齒10(8~11)枚。
若爾蓋蝮
若爾蓋蝮頭骨CT三維重構圖

半陰莖

收縮態半陰莖長達第10~12對尾下鱗,分叉於第6對尾下鱗。遠端被萼,近端具刺;刺區長約為萼區的兩倍,兩區域分界不明顯;半陰莖基部具有60餘枚刺,無明顯增大的刺。精溝明顯,分叉於第4~6對尾下鱗,向上直達兩葉頂端。半陰莖大牽引肌起於第13~17對尾下鱗,分叉長3對尾下鱗。

棲息環境

棲息于海拔3150~3700m的高山、高原、草甸。常見於靠近沼澤、亂石堆的開闊地帶。
若爾蓋蝮
若爾蓋蝮生境

生活習性

主要以蜥蜴、蛙類為食,飼養條件下捕食老鼠。卵胎生。據趙爾宓等人1998年的記載,9月自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紅原縣採集的個體,在飼養條件下,當月下旬開始產仔,一直延續到10月下旬。8月採集自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的一號母蛇於9月10~17日相繼產仔5個;仔蛇體全1長138~175mm,出生後12小時內第一次蛻皮。

分布範圍

中國特有種。分布於四川、青海、甘肅。
若爾蓋蝮
若爾蓋蝮分布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