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毛茛

苞毛茛

苞毛茛(學名:Ranunculus involucratus)毛茛科毛茛屬植物,多年生矮小草本,莖生葉2~3枚,鄰接於花下而似總苞,葉片卵圓狀楔形。單生莖頂,花梗粗短,萼片卵圓形,有3~5脈,暗紫色。花果期5月至8月。分布於中國西藏和青海,新疆等高海拔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苞毛茛
  • 拉丁學名:Ranunculus involucratus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毛茛目
  • :毛茛科
  • 亞科毛茛亞科
  • 毛茛族
  • :毛莨屬
  • :苞毛茛
  • 分布區域:西藏、青海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變種,

形態特徵

鬚根多數,伸長。單一直立,高3~6(8)厘米,肉質較厚,平滑無毛。基生葉2~4枚;葉片腎狀圓形,長5~12毫米,寬7~20毫米,基部稍心形或截圓形,頂端有3~5個淺圓齒,肉質,無毛,邊緣帶紫色或偶見有毛;葉柄長2~4厘米,無毛。莖生葉2~3枚,鄰接於花下而似總苞,葉片卵圓狀楔形,長1~1.5厘米,寬0.5~1厘米,3中裂或較深裂,頂端鈍圓,上面及邊緣有絲狀長柔毛,無柄。單生莖頂,直徑1.2~2厘米;花梗粗短,長2~4毫米,果期伸長可達1~1.5厘米;萼片卵圓形,長4~5毫米,有3~5脈,暗紫色,外面生絲狀長柔毛,果期增大變厚,宿存;花瓣5,黃色或變紫色,倒卵形,長8~12毫米,寬5~8毫米,有多數脈,頂端截圓或有凹陷,基部有長約1毫米的窄爪,蜜槽杯狀,或頂端稍分離;花葯長約2毫米;花托肥厚,生絲狀柔毛。聚合果近球形,直徑6~9毫米;瘦果卵球形而稍扁,長約2毫米,無毛,背部有縱肋,喙短,基部寬扁,下延於果部呈翼狀,長約0.5毫米。
苞毛茛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4700~5500米礫石山坡、河灘乾涸碎石沙間。模式標本采自西藏,青海中部。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西藏和青海,新疆等高海拔地區。

主要變種

小苞毛茛(變種)
小苞毛茛變種的萼片宿存及莖生葉聚集花下酷似總苞,與苞毛茛相近,但葉片較小,長及寬2~4毫米,3~5中裂,花小,直徑約1厘米,花瓣長圓狀匙形,長為寬的2.5倍而有別。
多年生小草本。鬚根簇生。莖直立,高2~3厘米,不分枝,近無毛。基生葉1~2枚;葉片腎狀圓形,長2~3毫米,寬3~4毫米,基部截形或淺心形,3中裂,側裂片再2裂,頂端鈍圓,表面貼生柔毛,葉柄細,長約1厘米。莖生葉2~3,簇生於莖上部近似總苞,葉片3中裂或單一全緣,貼生柔毛;葉柄長1~3毫米。花單生莖頂,直徑約1厘米;花梗長2~5毫米,密生白色曲柔毛;萼片卵形,長3~4毫米,近無毛,紫色,宿存;花瓣5,長圓狀匙形,長約5毫米,寬約2毫米,有3~5脈,基部漸狹成長約1毫米的窄爪,蜜槽呈點狀;花葯長約1.5毫米;花托生白色柔毛。聚合果近球形,直徑約4毫米;瘦果卵球形,長約1毫米,無毛,喙直伸,長約0.5毫米。花果期6月。
苞毛茛
產西藏定結。生於海拔5400米陰坡有冰凍涼水處。
苞毛茛以植株矮小,肉質肥厚,莖生葉2~3枚,緊接於花下而似總苞,萼片暗紫色,增大宿存,顯與本屬其它種類有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