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黃萎病菌

苜蓿黃萎病菌

黃萎輪枝孢的寄主植物很廣泛,但侵染苜蓿的菌系寄主較少,且各地菌株的致病性不一致。北美分離菌株主要為害苜蓿,也侵染馬鈴薯、蠶豆、草莓、冠狀岩黃芪和紅花菜豆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苜蓿黃萎病菌
  • 外文名: Clover Verticillium wilt
  • 亞門: :半知菌亞門
  • 記錄號:: IO00029
基本信息,國外分布,寄主範圍,典型症狀,病原形態,發病條件,傳播途徑,檢測方法,檢疫防治,

基本信息

編號: 29
中文名: 苜蓿黃萎病菌
拉丁學名: Verticillium albo-atrum Reinke & Rerthold
門: 真菌門
綱: 絲孢綱
目: 叢梗孢目
科: 叢梗孢科
屬: 輪枝孢屬
原產地: 瑞典
入侵地: 尚未發現,但存在嚴重隱患

國外分布

主要分布於歐洲和北美北緯40。以北各國。包括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丹麥、瑞典、波蘭、匈牙利、前捷克斯洛伐克、前蘇聯、加拿大、美國、紐西蘭、墨西哥和日本。

寄主範圍

黃萎輪枝孢的寄主植物很廣泛,但侵染苜蓿的菌系寄主較少,且各地菌株的致病性不一致。北美分離菌株主要為害苜蓿,也侵染馬鈴薯、蠶豆、草莓、冠狀岩黃芪和紅花菜豆等,並表現症狀。羽扇豆、豌豆、紅三葉、白三葉、草木犀、驢喜豆、大豆、羅馬甜瓜、茄子、忽布、西瓜等帶菌,但不表現症狀。另有報導,大豆、花生和茄子等用苜蓿分離菌接種後表現嚴重症狀。據楊家榮等(1997)接種測定,苜蓿黃萎病菌英國菌系對豌豆、番茄、茄子、西瓜、綠豆、豇豆和馬鈴薯具致病力,而對棉花、線椒、甜椒、向日葵、大豆無致病力。亦有報導稱可侵染棉花,但需進一步鑑定明確。本菌引起系統性病害,全株發病。
危害特點
苜蓿被侵染後表現黃化、矮縮、萎凋等症狀,第二年產草量降低15%~50%,第二年後期至第三年初期病株陸續衰弱死亡,縮短了產草期。導致嚴重的苜蓿產量損失,大大縮短了苜蓿草地的使用壽命,影響苜蓿乾草及種子出口。

典型症狀

發病早期病株上部葉片在溫度較高時表現暫時性萎蔫,繼而中、下部葉片失綠變黃,嚴重時變枯白色,整株萎凋,橫切病株莖部可見維管束變褐。發病後期植株因生育停滯而嚴重矮化。該病重要診斷特徵還有:(1)小葉頂端出現V字形黃變壞死斑塊,嚴重時病葉捲縮扭曲;(2)病株葉片枯萎,但莖部在較長時間內仍保持綠色;(3)在潮濕條件下,枯死莖表面敷生灰色霉狀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

病原形態

在PDA培養基上菌落白色至灰色,絨毛狀,後因生成暗色休眠菌絲,菌落中央變黑褐色。分生孢子梗直立,有隔,無色至淡色,但在植物基質上生長的老熟孢梗基部膨大,暗色。梗上每節輪生2~4個小梗(輪枝),可有1~3輪,小梗尺度20~30(~50)μm×1.4~3.2μm,頂端亦生小梗(頂枝)。小梗端部的產孢瓶體連續產生分生孢子,聚集成易散的頭狀孢子球。有時小梗發生二次分枝。由苜蓿莖長出的分生孢子梗長55~163μm,寬3.8~5.6μm。梗的頂枝長30~49μm,寬2.2~4.4μm,輪枝長22~27μm,枝層間距29~46μm。分生孢子無色,單胞,橢圓形、圓筒形,大小3.5~10.5(12.5)μm×2~4μm。休眠菌絲暗褐色至黑褐色,直徑3~7μm,分隔規則,隔膜間膨大,成念珠狀,有時集結成菌絲結或瘤狀菌絲體。
黃萎輪枝孢在瓊脂培養基平板上菌落生長適溫為20~22.5℃,在30℃不能生長。苜蓿菌系對溫度的要求有所不同,其生長適溫高達25~26℃,在15℃和27℃時生長較差,在5℃和33℃時停止生長。在PLYA平板上培養,溫度20~27℃,20d後形成暗色菌絲體。培養溫度為10℃或15℃時,延遲數周后方能形成。黃萎病菌產生的毒素為蛋白質一脂多糖複合物,其中蛋白組分具有致萎作用。苜蓿黃萎病菌毒素粗提液經長期貯存和在100℃以上高溫下處理後仍有致萎活性。
苜蓿黃萎病菌苜蓿黃萎病菌

發病條件

黃萎病菌的休眠體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翌年環境適宜時,產生菌絲由幼苗根部侵入寄主造成系統發病。病原菌可由健株刈割後莖部的傷口侵入。田間早期病株和死株莖稈上產生的氣傳分生孢子,可引起當季再侵染,但再侵染的作用很小。
苜蓿黃萎病的發生和消長變化,與品種抗病性、病菌致病性和環境因素有密切關係。土壤中已積累了相當數量的病原菌接種體,並連續種植感病品種後,若遇適宜環境條件,黃萎病就會嚴重發生。苜蓿黃萎病在灌區,或降水頻繁,土壤濕度較高的地區發生較重。在黏土、壤土和富含有機質的土壤中發生較重,對土壤酸鹼度沒有明顯的選擇性,該病發生的溫度範圍較廣,病菌生長適溫較高,在較高溫度下發病嚴重度仍較高。因而適生地區較廣。

傳播途徑

苜蓿黃萎病菌傳播途徑很多,帶菌種子和帶菌植物材料、昆蟲等是病菌傳人新區的主要載體。種子是黃萎病菌遠程傳播的重要載體,種子外部和內部都能帶菌,混雜在種子間的病殘體也帶菌傳病。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苜蓿象(Hyperapostica)、蝗蟲和蕈蚊(Bradysia spp.)都是黃萎菌傳播介體。加拿大苜蓿切葉蜂(Megachile rotundata)用苜蓿葉片築巢也帶菌,切葉蜂巢常由加拿大輸往歐美,因而也可能是黃萎病遠距離傳病的途徑。病區的帶菌苜蓿草製品也是黃萎病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以曬制的乾草作原料,生產苜蓿粉時,黃萎病菌經過脫水過程後仍可存活。
此外,在苜蓿田作業的農業機械、卡車、混雜有其他寄主殘屑的種子、牲畜食用病草後的糞便等也都可能傳播苜蓿黃萎病。

檢測方法

1.田間診斷用常規組織分離法由病株分離病原菌,即由病部切取小塊組織,表面消毒後,置床於PDA或MA培養基平板上。在20~25℃下培養2~3周。在菌落中央產生暗色休眠菌絲體的為黃萎輪枝孢,近似種大麗輪枝孢則生成黑色微菌核。
分離和鑑定輪枝孢屬真菌還常採用PLYA培養基(梅乾煎汁培養基),該培養基配方為:梅乾煎汁100ml,乳糖5g,酵母浸膏1g,瓊脂30g,蒸餾水900ml。製取梅乾煎汁需將50g梅乾切成小片,在100ml水中煮沸30rain,梅乾渣滓榨出汁液後棄去,煎汁調節pH至5.8~6.0備用。黃萎輪枝孢用該培養基在25℃下培養15d左右,可由培養皿背面清晰觀察到暗色休眠菌絲形成的輻射狀結構,而大麗輪枝菌則生成多數微菌核,呈小瘤狀或顆粒狀。
鑑定大量標本時最好採用濕皿培養法,該法簡單,可避免使用上述瓊脂培養基常遇到的雜菌污染問題。該法是在直徑9cm的玻璃培養皿底部鋪2~3層吸水紙(濾紙)作成培養床,高壓滅菌備用。使用前每皿滴加30ml滅菌水,浸濕吸水紙。取新鮮病株莖或葉柄切成1cm長的小段,用自來水沖洗掉表面的泥土雜物後,用含2%~3%有效氯的次氯酸鈉液表面消毒1~2min,無菌水沖洗3次後,用滅菌解剖刀橫切成厚度1~4mm的小片,並放置在濕皿內濾紙上,每皿5~10片,濕皿封閉在塑膠袋中培養。黃萎病菌的菌絲可由病組織蔓延到吸水紙上並形成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和休眠結構。用實體顯微鏡觀察,可清晰地看到分生孢子梗的暗色基部。另外,在吸水紙與皿底玻璃之間可形成輪枝孢的休眠結構。
2.種子帶菌檢驗檢驗種子表面帶菌可將種子樣品放入滅菌水內,震盪洗滌15min後,取定量洗滌液,滴在培養皿內Czapek瓊脂培養基平板表面,並充分展布,在22℃下培養7d後選取菌落,挑取分生孢子,在PDA或PLYA培養基平板上劃線。菌落長成後根據病菌形態鑑定。為防止細菌污染,所用培養基中均可加入抗菌素(100mg/kg硫酸鏈黴素,50mg/k四環素)。
檢驗種子內部帶菌,需先用含有效氯2%的次氯酸鈉液或其他表面消毒劑,進行種子表面消毒,然後用無菌水充分洗滌,植床於上述PLYA培養基平板上或Christen選擇性培養基平板上,在22℃下培養14d後根據病菌形態鑑定。檢查種子中混雜的植株根、莖、葉柄等殘體,洗淨泥土後也可用檢查種子內部帶菌的方法檢驗。
Christen選擇性培養基配方如下:在100ml蒸餾水中加入L-山梨糖2g,L-天門冬素2g,K2HP4Olg,KCl0.5g,MgS4O.7H2O0.5g,Fe-Na-EDTA 0.01g,75%五氯硝基苯1g(有效成分),牛膽汁0.5g,NaB407.10H20lg,鏈黴素0.3g,高壓滅菌後pH調至5.7。

檢疫防治

禁止調運和種植疫區或疫情發生區生產的種子,禁止運銷疫區或疫情發生區的苜蓿飼草和草製品。由發病國家和地區引進苜蓿切葉蜂(巢)時,也應檢疫。
苜蓿黃萎病的防治應以選育、使用抗病品種為主,採用綜合措施,無病區應嚴格檢疫,嚴防傳人。種子帶菌常是許多新建草地發病的初侵染來源,因而建立無病種子田,是重點防治措施。農業防病措施能減輕病害的發生,與非寄主植物輪作,病田休閒,推行豆科牧草與禾本科牧草混播、問作,適時早刈,實施田間和農業機具清潔措施等,都可以減輕或推遲黃萎病的發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