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湖書會

苗湖書會

苗湖書會是界首市古老的傳統曲藝曲種。清嘉慶年間,據今大約200年左右,唱墜子翁的藝人苗本林,發起了苗湖說唱會,當時參加演唱的藝人有苗湖村3人,鄰村5人。1939年,第6代傳人苗元普為紀念第一代發起人苗本林165周年誕辰,把閏年的農曆6月6定作苗湖書會,一唱就是5天,迎來四鄰八鄉的民眾,相當熱鬧。此後,苗湖書會經過不斷傳承,得到了一定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苗湖書會
  • 背景:文革時期,受政治運動的影響
  • 年代:嘉慶年間
  • 朝代:清
歷史沿革,藝術特色,文化影響,

歷史沿革

文革時期,受政治運動的影響,苗湖書會一度沉寂。1985年,著名藝人苗清臣聯絡周邊市縣的著名藝人,在界首市委市政府和有關方面的扶持和幫助下,重新舉辦苗湖書會。苗湖書會每屆5天,方圓幾十里的觀眾都前來觀看演出,並且吸引了周邊幾百里的曲藝演員參加演出。山東曹縣、江蘇坯縣、湖北大悟縣、河南周口地區、阜陽各縣市、宿州市的曲藝藝人相繼赴會演出。

藝術特色

書會演唱的曲目多是反映改革開放以來農村湧現的新人新事,如宣傳鄰里和睦,計畫生育,遵紀守法,破除迷信等內容的節目。書會已演出新曲目106個,創作新曲目150多個。這些新曲目在歷屆書會上,均獲得民眾好評。“苗湖書會”演唱的曲目,特別是鼓書、評詞等道具簡單、演唱方便,可就地取才,不受場地和時間的限制,特別適合農民口味,易於傳承,曾有取瓢、盆當鼓之娛。
“無時不說,無處不唱,無人不樂”是界首苗湖書會自娛性的重要體現,是原始趣味性的真實寫照。農閒時節,茶餘飯後,一曲鼓書說唱,宣洩著內心的情感世界,或高亢明快,或淒婉悠揚,愉悅心胸,寓教於樂,陶冶情操,特別是一些精悍的鼓書小段新作,宣傳懲惡揚善,尊老愛幼,仍不失其教育意義。

文化影響

界首市苗湖書會承載著地方曲藝和稀有曲種的交流與發展的重任,是樹立區域品牌,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和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文化資源。
據了解,苗湖書會剛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書會影響更大,不僅阜陽市及潁上、太和等周遍縣市文化局的同行前來觀摩學習,山東、河南等省的一些民間藝人也如約趕來表演。苗湖書會不僅成了苗湖村農民的鄉村文化樂園,也為民間藝人們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技藝的舞台。
苗湖書會是一個技藝交流、文化交流的平台,這裡不需要華麗的舞台,也不要艷麗的服裝,說著;唱著;樂著;正是勞動人民這種最簡單 最原始的表達匯成了一曲獨具地方特色的的 “農家和諧文化之歌。”
苗湖書會的舉辦,不僅促進了當地文化建設,而且提高了任寨鄉的知名度,使當地的名優產品,特色產品遠銷省內外,增加了民眾的收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