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蠟染手工技藝

苗族蠟染手工技藝,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傳統技藝,廣西壯族自治區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苗族蠟染手工技藝
  • 主題詞:苗族,蠟染,手工技藝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技藝
  • 起源時間:秦漢時期
  • 認證時間:2014年
  • 認證批次:第五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
  • 所屬國家:中國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瀕危狀況,

簡介

苗族蠟染技藝是中國的傳統手工技藝之一。蠟染是貴州省丹寨縣、安順縣、織金縣苗族世代傳承的傳統技藝,古稱“蠟纈”,苗語稱“務圖”,意為“蠟染服”。蠟染是用蠟刀蘸熔蠟,繪花於布後以藍靛浸染,然後用沸水去除蠟,布面上就會呈現出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的多種圖案,同時在浸染中,蠟會自然龜裂,使布面呈現特殊的“冰紋”,尤具魅力。採用靛藍染色的蠟染花布,青底白花,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和鄉土氣息,是中國獨具一格的民族藝術之花。

歷史淵源

蠟染,古稱蠟纈,與絞纈(扎染)、夾纈(鏤空印花)並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印花技藝。中國的染織工藝早在西周時期(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771年)已得到較大的發展。根據《禮記》等文獻記載,織物的染色當時設有一種叫“染人“的專官主管,楚國還設有專門主持生產靛藍的“藍尹“工官。足見當時的絲織、染色工藝已頗具規模。
苗族蠟染歷史悠久,很多地方都流行有《蠟染歌》(古歌),敘述蠟染的起源。早在秦漢時代,苗族的先民就已經掌握了蠟染技術,據《貴州通志》記載:“用蠟繪花於布而染之,既去蠟,則花紋如繪“,這種蠟染布曾被稱為“闌乾斑布“。
宋代五溪地區的“點蠟幔“(蠟染)已很盛行。明、清時代,黔中一帶苗族也多用蠟染衣料。民國年間,蠟染盛行於湘西、貴州、雲南、川南的大部分苗族中,而以貴州的丹寨、安順、郎岱(今六枝)、普定、惠水等地技藝最高。大多數地區都將蠟染成品作衣飾,湘西地區則用作床單、帳沿、枕巾等。

基本內容

苗族蠟染有點蠟和畫蠟兩種技藝。蠟染的製作工具主要有銅刀(蠟筆)、瓷碗、水盆、大針、骨針、穀草、染缸等。
製作時先用草木灰濾水浸泡土布,脫去纖維中的脂質,使之易於點蠟和上色。然後把適量的黃蠟放在小瓷碗裡,將瓷碗置於熱木灰上,黃蠟受熱熔化成液體後,即可用蠟刀蘸蠟汁點畫於布上。一般不打樣,只憑構思繪畫,也不用直尺和圓規,所畫的中行線、直線和方圓圖形,摺疊起來能吻合不差;所繪花鳥蟲魚,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點好蠟花的布再用溫水浸濕,放入已發好的藍靛染缸,反覆浸泡多次,確認布料已經染好,即可拿到河邊漂洗,讓清水衝去浮色,再放進鍋里清水煮沸,使黃蠟熔化浮在水面上,回收後以備再用。蠟溶化後即現出白色花紋。之後,再將蠟染反覆漂洗,使殘留的黃蠟脫淨,即算完工。
除上述步驟外,蠟染還有製作藍靛和發染缸等工序,各道工序前後連線,構成一套完整、成熟的技藝和操作規程。

基本特徵

蠟染實際上應該叫“蠟防染色“,它是用蠟把花紋點繪在麻、絲、棉、毛等天然纖維織物上,然後放入適宜在低溫條件下染色的靛藍染料缸中浸染,有蠟的地方染不上顏色,除去蠟即現出因蠟保護而產生的美麗的白花。如果僅僅是藍地白花也不算稀罕,那和藍印花布沒什麼兩樣。蠟染的靈魂是“冰紋“,這是一種因蠟塊摺疊迸裂而導致染料不均勻滲透所造成的染紋,是一種帶有抽象色彩的圖案紋理。

瀕危狀況

這些用作蠟染的白色布料很多也是這些苗族婦女自己紡織,她們使用的是最傳統的紡織技術,純手工製作。這些純手工打造的布料雖然工藝上優於機械,但製作時間過長,經濟效益不高,無法被現在的年輕人接受,傳承難度很大。
隨著科技的發展,紡織品的種類不斷豐富,蠟染作為貴州苗族地區主流紡織品的地位已漸動搖。伴隨旅遊業的發展,蠟染手工藝製品被當作特色旅遊紀念品推向市場。而為了滿足市場需要和追求經濟收益,粗劣的蠟染製品大量湧現,對技藝的有序傳承構成了威脅。由此可見,苗族蠟染技藝亟待得到真正的保護和合理的開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