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鐵道文化館,為過去日治時設定的"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據地,負責管理築路、造橋、鑿隧道等鐵路工程之籌劃單位。1943年改組為"花蓮港鐵道事務所",匯集公車站、港口的交通運輸中心而帶動周邊發展,一時興盛。但日後因地方重心轉移,於1993年停擺了它長達八十四年的鐵路生涯。近年在文化局、鐵路局、地方文史工作者的請命下,使它重回往日生機,促成花蓮鐵道歷史的保存與觀光產業並行,成為花蓮地方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最佳典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蓮鐵道文化館
- 外文名:Hualian Railway Cultural Cente
景點介紹,景點特色,開放時間,注意事項,交通指引,
景點介紹
1909年設立的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於次年完工其廳舍,為主掌地方鐵路事宜單位。
1943年全線完成後,因應範圍擴大而轉制為花蓮港鐵道事務所。
1988年3月1日,由當時黃傳甲處長與鐵路局長張壽岑玩成裁撤儀式,鐵路局花蓮管理處(前出張所)正式結束營運。
2002年列入花蓮縣歷史建築,往後兩年將周邊舊有設施一同納入,進行維護工作與重建工程。
從清領時期,台灣即開始進行鐵路建設,到日治時代由於殖民政府的發展方針而進一步將鐵路拓及台灣各地,今人鑒於過去的經驗並加以吸收得以成就鐵路的在地文化價值。
花蓮鐵道文化館,為過去日治時設定的"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據地,負責管理築路、造橋、鑿隧道等鐵路工程之籌劃單位。1943年改組為"花蓮港鐵道事務所",匯集公車站、港口的交通運輸中心而帶動周邊發展,一時興盛。但日後因地方重心轉移,於1993年停擺了它長達八十四年的鐵路生涯。近年在文化局、鐵路局、地方文史工作者的請命下,使它重回往日生機,促成花蓮鐵道歷史的保存與觀光產業並行,成為花蓮地方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最佳典範。
1943年全線完成後,因應範圍擴大而轉制為花蓮港鐵道事務所。
1988年3月1日,由當時黃傳甲處長與鐵路局長張壽岑玩成裁撤儀式,鐵路局花蓮管理處(前出張所)正式結束營運。
2002年列入花蓮縣歷史建築,往後兩年將周邊舊有設施一同納入,進行維護工作與重建工程。
從清領時期,台灣即開始進行鐵路建設,到日治時代由於殖民政府的發展方針而進一步將鐵路拓及台灣各地,今人鑒於過去的經驗並加以吸收得以成就鐵路的在地文化價值。
花蓮鐵道文化館,為過去日治時設定的"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據地,負責管理築路、造橋、鑿隧道等鐵路工程之籌劃單位。1943年改組為"花蓮港鐵道事務所",匯集公車站、港口的交通運輸中心而帶動周邊發展,一時興盛。但日後因地方重心轉移,於1993年停擺了它長達八十四年的鐵路生涯。近年在文化局、鐵路局、地方文史工作者的請命下,使它重回往日生機,促成花蓮鐵道歷史的保存與觀光產業並行,成為花蓮地方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最佳典範。
景點特色
凋塑山城 花蓮鐵道文化館
東台灣 花蓮 地方 文化 重要據點花蓮縣的歷史建築「花蓮鐵道文化館」,經文化局積極整修, 老建築重生展臂歡迎民眾走入, 花蓮鐵道文化館周一至周五都開放參觀, 文化局歡迎民眾認識東部窄軌鐵道文化今昔。
花蓮鐵道文化館是目前台灣僅存最為完整的窄軌鐵道基地遺址,
其景觀外貌與西部火車幹線系統截然不同。
尤其在六期重劃區規畫的「洄瀾之心計畫」、「鐵道遊廊計畫」, 基地位於花蓮市中心區,周邊交通網路便利, 未來可望整體發展成為花蓮文化觀光產業的重心。花蓮鐵道文化館整體建築風格屬四合院形制之日式辦公廳舍,正廳屋頂則為洋式尖塔造型,都非常特殊且具有保存意義。
東台灣 花蓮 地方 文化 重要據點花蓮縣的歷史建築「花蓮鐵道文化館」,經文化局積極整修, 老建築重生展臂歡迎民眾走入, 花蓮鐵道文化館周一至周五都開放參觀, 文化局歡迎民眾認識東部窄軌鐵道文化今昔。
花蓮鐵道文化館是目前台灣僅存最為完整的窄軌鐵道基地遺址,
其景觀外貌與西部火車幹線系統截然不同。
尤其在六期重劃區規畫的「洄瀾之心計畫」、「鐵道遊廊計畫」, 基地位於花蓮市中心區,周邊交通網路便利, 未來可望整體發展成為花蓮文化觀光產業的重心。花蓮鐵道文化館整體建築風格屬四合院形制之日式辦公廳舍,正廳屋頂則為洋式尖塔造型,都非常特殊且具有保存意義。
開放時間
參觀時間:
周二至周六,上午8:30-12:00,下午1:30-5:00。
休館日:周一、周日及國定例假日.
注意事項
門票:免費參觀
導覽服務:20 人以上團體可預約導覽
電話: 03-8338061
導覽服務:20 人以上團體可預約導覽
電話: 03-8338061
交通指引
地址:花蓮市中山路71號
自花蓮市火車站出發開車約10分鐘
花蓮市中山路往東直走到底,舊圓環客運總站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