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莛薹草

花莛薹草

澤苔草(Caldesia parnassifolia (Bassi ex Linn.) Parl.)是一種多年生,沼澤草本。葉基生,略帶革質,寬心形至腎形。花果期8~10月(華東地區)。

生長在湖盪及池塘中。分布於日本、朝鮮、原蘇聯、歐洲、非洲、大洋洲、中國浙江、江蘇。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花莛薹草
  • 拉丁學名:Carex scaposa C. B. Clarke
  • 別稱:花莛苔草
  • :莎草科
  • :薹草屬
形態特徵,分布,產地生境,摺疊生長習性,摺疊園林用途,摺疊繁殖培育,

形態特徵

根狀莖匍匐,粗壯,木質。稈側生,高20-80厘米,粗1-3毫米,三棱形,幼時或多或少被短柔毛,基部具淡褐色無葉的鞘。葉基生和稈生;基生葉數枚叢生,長於或短於桿,狹橢圓形、橢圓形、橢圓狀披針形、橢圓狀倒披針形至橢圓狀帶形,長10一35厘米,寬2-5厘米,基部漸狹,頂端漸尖,兩面光滑或下面粗糙,有3條隆起的脈及多數細脈,有時具隔節;葉柄由不甚明顯至長達30厘米,稍嚷民殼扁而對摺,無達獄汽挨毛,有時具葉基下延所形成的狹翅;稈生葉退化呈佛焰苞狀,生於稈的下部或中部以下,褐色 紙質,無毛。苞片與稈生葉同型,但頂端具線形苞葉,通常短於支花序。圓錐花序復出,具3至數枚支花序;支花序圓錐狀,輪廓為三角狀卵形,長2-3.5厘米,寬1.5-3厘米,單生或雙生;支花序柄堅挺,三棱形,長4-8厘米,密被短柔毛;支花序軸銳三棱形,密被短柔毛和褐色斑點;小苞片鱗片狀,披針形,長4-5毫米,褐白色有深褐色斑點,無毛或基部疏生短柔毛。小穗10餘個至20餘個,全部從囊狀、內無花的支先出葉中生出,慨謎開展,兩性,雄雌歸埋姜順序,長圓狀圓柱形,長5-14毫米;雄花部分的輪廓為線狀披針形,短於雌花部分,少有二者近等長,具少數雄花;雌花部分具2-7朵花。雄花鱗片卵狀披針形,長3-3.5毫米,膜質,淡褐色;雌花鱗片卵形,長2-2.5毫米,頂端漸尖,膜質,中間黃綠色,有褐色斑點,具3條脈,兩側褐色,幼時邊緣疏生纖毛。果囊橢圓形,三棱形,長3-4毫米,紙質,淡黃綠色,密生褐色斑點腹面具2側脈,無毛,基部幾無柄,頂端漸漸收縮成中等長的喙,喙稍短於果囊的1/2喙口微凹。小堅果橢圓形,三棱形,長1.5-2.2毫米,成熟時褐色;花柱基部不增粗或微增粗,柱頭3個。花果期5-11月。

分布

產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四川南部、貴州、雲南東部和東南部;生於海拔400-1500米常綠闊葉林林下,水旁、山坡陰處或石灰岩山坡峭壁上。越南也有。

產地生境

產黑龍江、內蒙古、江蘇、雲南等省區。生於湖泊、水塘、沼澤等靜水水域。日本、朝鮮、原蘇聯、歐洲、非洲、大洋洲亦有分布。

摺疊生長習性

喜光照充足,生長適宜溫度範圍1 6~3 O℃,越冬溫度不宜低於4℃。喜淺水之處,不耐乾旱。在適宜的環境中,植株自葉鞘內牛出具繁殖芽的枝條,其芽包於5~7枚鱗片內,成熟後自然脫落,即可發育新株。對光照的要求十分嚴格,對水質、土壤pH值要求一般為5.5~榜訂墊6.5。

摺疊園林用途

澤苔草為多年生植物,長勢強,成形很快,主要用於園林水景綠化及盆栽供觀賞。常用於水體邊緣或淺水區成片種植,或叢植、條植。

摺疊繁殖培育

播種繁殖於3~4月,需在室內播種,種子播於盆內後沉入水中,水溫保持2 5℃左右,5~7天即可發芽,成苗後移植欠凝主。無性繁殖用地莖或枝芽進行繁殖,花枝上有不定芽時,便可剪下進行繁殖。露地栽培,可選擇較淺的水位處,株行距20cm×30cm,可根據帶形、塊狀或幾何圖形栽植均可。初栽時水位3~5cm,後隨牛長季節而不斷加深水位。牛長季節及時清除雜草,追施1~2次肥。長江以北地區趨碑請甩,冬季要進行越冬處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