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早斑病

花生褐斑病一般指本詞條

花生早斑病,病菌為落花生尾孢Cercospora arachidicola Hori屬半知菌亞門。有性態為落花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 arachidicola (Hori)Jenk,但在我國尚未發現。該種病 普遍發生,分布廣泛。防治方法有農業防治,藥劑防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花生早斑病
  • 外文名: peanut brown spot
  • 寄主:花生
  • 危害:世界性花生病害
簡 介,詳細資訊,為害症狀,病原物,侵染循環,發生因素,防治方法,

簡 介

英文名: peanut brown spot
異名: 花生早斑病。
病原: 病菌為落花生尾孢Cercospora arachidicola Hori屬半知菌亞門。有性態為落花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 arachidicola (Hori)Jenk,但在我國尚未發現。
寄主:花生。
危害: 世界性花生病害。受害田塊減產10%~20%,嚴重的減產40%以上。
分布: 普遍發生,分布廣泛。

詳細資訊

為害症狀

主要為害葉片,嚴重時葉柄、葉托、莖桿也可受害。
(1)葉片: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黃褐色或鐵鏽色、針頭狀小斑點,隨著病害發展,逐漸擴大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直徑達1~10毫米。葉正面病斑暗褐色, 背面顏色較淺,呈淡褐色或褐色。
病斑周圍有黃色暈圈。在潮濕條件下,大多在葉正面病斑上產生灰色霉狀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發病重時,葉片上產 生大量病斑,幾個病斑匯合在一起,常使葉片乾枯脫落,僅頂部 3~5 個幼嫩葉片。
(2)莖桿、葉柄、葉托:病斑為長橢圓形,暗褐色,病斑中間稍凹陷。

病原物

(1)形態:分生孢子梗叢生或散生,黃褐色,大小(10~100)微米×(3~6)微米。分生孢子倒棍棒形,頂生,無色或淡褐色,有隔膜3~12個, 大小(35~110)微米×(2~6)微米。子囊殼卵圓形,大小(47.6~84)微米×(44.4~74)微米。子囊圓柱形或棒狀,大小 (27.0~37.8)微米×(7.0~8.4)微米。子囊孢子無色,雙胞,大小(7.0~15.4)微米×(3~4)微米。
(2)特性:生育最適溫度範圍25~28℃。分生孢子在22℃下,經2~4小時即可萌發。

侵染循環

(1)菌源:病原以分生孢子和菌絲塊在病殘體上及花生堆中越冬,成為來年的初侵染源。
(2)傳播:條件適宜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落在花生葉片表面,從氣孔或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組織內部進行初侵染。病菌的菌絲在細胞間蔓延,產生分枝形吸器侵入柵欄和海綿組織的葉肉內吸取營養造成為害。新病斑上產生的分生孢子可重複侵染。
分生孢子擴散高峰在清晨葉面上露水剛消失時和下雨之前。在合適溫濕度條件下,分生孢子重複再侵染促進病情發展,至收穫前造成幾乎所有葉片脫落。在南方產區,春花生收穫後病殘株上病菌又成為秋花生的初次侵染源。

發生因素

(1)寄主抗性:蔓生型品種或半蔓生型品種較直立型品種發病;花生生育前期發病少而輕,老葉發病多而重;晚熟品種往往發病重。
(2)環境:降雨及濕度是決定病害發生輕重的主導氣象因素。高溫高濕有利於病害的發生蔓延;氣候多雨潮濕,發病重。
(3)栽培:連作地發病重。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①因地制宜選種抗病品種。應注意合理利用抗病品種,實行多個品種搭配與輪換種植,防止因品種單一化和病菌優勢小種的形成而造成品種抗 病性退化或喪失。②重病田實行2年以上的輪作。③在栽培管理上,應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適時噴葉面營養劑,促植株穩生穩長;整治排灌系統,雨後清溝 排漬降濕。④花生收穫後及時清潔田園,清除田間病殘體,及時深耕。病殘體要集中燒毀或漚肥,以減少病原。
(2)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 1∶2∶150倍式波爾多液,或80%代森鋅WP 4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WP 300~4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WP 1 000~1 500倍液,或50%多菌靈WP 1 000~1 500倍液,或75%百菌清WP 600~800倍液。,或2%農抗120AS的200倍液,或45%三唑酮福美雙WP800~1 000倍液,或20%三唑酮硫磺SC 600~800倍液。隔10~15天噴1次,病害重的噴藥2~3次。藥劑應交替使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