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特徵
花生網斑病病原菌為花生莖點霉(
Phoma arachidicola Marasas,Pauer&Boerema),是
半知菌亞門、
球殼孢目、
莖點霉屬真菌。
有性世代為花生亞隔孢殼菌,屬
子囊菌亞門、假球殼目、亞隔孢殼屬,在病害侵染中不起作用。
花生莖點霉病菌在燕麥瓊脂培養基25℃下培養產生初呈白色,後變成灰白色的
菌落,菌落全緣,平鋪,較薄。在
氣生菌絲中,產生球形、表面光滑、褐色的
厚垣孢子,大小7.5-12.5微米。在近紫外光照射培養下,可大量產生談褐色、球形、壁薄、具孔口的分生孢子器,直徑125-250微米。分生孢子無色,橢圓形,單胞,極少數雙胞,大小約3.5微米×6微米,自然條件下,病組織里產生的分生孢子器黑色,球形或扁球形,埋生或半埋生,具孔口,直徑50-200微米。分生孢子無色,長橢圓形或啞鈴形,絕大部分為雙胞,少數為單胞或三胞、四胞。雙胞孢子大小為3.8-7.8微米×7.5-21微米。
為害症狀
花生網斑病主要為害葉片,其次為害葉柄和莖桿。通常表現污斑和網紋兩種類型症狀。
通常植株下部葉片先發病,初在葉片正面產生褐色小點,後呈星芒狀向外擴展,逐漸形成由白色、灰白色、褐色至黑褐色近圓形大斑,邊緣呈網狀不清晰,表面粗糙、著色不均勻,或有褪綠暈圈,濕度大時,形成褐色至黑褐色大塊污斑,後期病部有不明顯的黑色小粒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濕度低時,葉片正面出現白色至褐色網紋狀斑痕,葉片背面初期無症狀,後期可穿透葉片形成淺褐色病斑,比葉片正面稍小,葉柄和莖稈受害,初為褐色小點,後擴展成長條形或橢圓形病斑,中央稍凹陷,嚴重時可引起莖葉枯死。
分布範圍
花生網斑病分布於安哥拉、阿根延、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日本、來索托、馬拉威、模里西斯、奈及利亞、南非、瑞典、美國、前蘇聯、尚比亞、辛巴威等國;在中國北方遼寧、山東、陝西等省普遍發生。
侵染循環
花生莖點霉一般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殘株中越冬。翌年病菌分生孢子器釋放出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成為田間初侵染來源。病害初侵染源還有病商子囊孢子。在適宜條件下,孢子產生芽管直接穿過表皮,菌絲成網狀在表皮下蔓延,殺死鄰近細胞,形成網狀壞死症狀。菌絲也伸入到表皮下組織,隨著菌絲大量生長和引起細胞廣泛壞死,產生典型斑塊症狀。病組織上產生分生孢子在田間擴散引起反覆再侵染。
流行規律
花生生長中後期,遇持續陰雨天氣,在低溫(15-29℃)、潮濕(相對濕度在85%以上)條件下,易發生和流行,一般雨後約10天出現發病高峰。田間濕度大的水澆地、澇注地易發病;花生連作、覆膜、密植、平地種植地比輪作、露栽、稀植、起壟種植地發病重。花生品種間抗病性有差異。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因地制宜選種抗(耐)病品種或無病種子。適時播種,合理密植,重病田與甘薯、玉米、水稻、棉花、大豆等作物實行2年以上的輪作,與小麥套種。改平地種植為起壟種植。避免偏施氮肥,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並適當增補鈣肥。及時中耕鬆土,雨後及時排出田間積水,降低田間濕度。花生收穫後,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集中燒毀或漚肥,及時深耕深翻土壤。播後苗前結合化學除草混配殺菌劑噴灑,封鎖地面初侵染菌源。
化學防治
在發病初期,當田間病葉率達到5%以上時,及時噴灑藥劑進行防治。
每畝可選用80%
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75克,或50%
多菌靈懸浮劑50-80毫升,或50%
咪鮮胺錳鹽可濕性粉劑40-60克,或25%
戊唑醇可濕性粉劑30-40克,或50%
氯溴異氰尿酸可溶粉劑40-80克,或25%
丙環唑乳油30-50毫升等,兌水40-50千克,均勻噴霧。也可選用75%
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80%硫黃水分散粒劑500-1000倍液,或50%
腐霉利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10%
多抗黴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10%
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1000-2000倍液,或40%
氟矽唑乳油5000-7000倍液等,均勻噴霧,畝噴藥液40-50千克。噴藥時宜加入0.03%的有機矽或0.2%洗衣粉作為展著劑,間隔10-15天噴1次,連噴2-3次,藥劑應交替輪換施用,可兼治其他葉斑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