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椰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 de Bary),是成株受害多發生在近地表的莖、葉柄或葉片上。初生水漬狀淡褐色病斑,引起葉球或莖基部腐爛,但不發生臭惡,在病部表面長出白色棉絮狀菌絲體及黑色鼠糞狀菌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花椰菜菌核病
- 病原拉丁學名: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 de Bary
- 病原類型:真菌
- 主要危害作物:花椰菜
- 主要為害部位:莖、葉柄
病害症狀,發病規律,防治,病原描述,
病害症狀
成株受害多發生在近地表的莖、葉柄或葉片上。初生水漬狀淡褐色病斑,引起葉球或莖基部腐爛,但不發生臭惡,在病部表面長出白色棉絮狀菌絲體及黑色鼠糞狀菌核。採種株(大白菜、小白菜、蘿蔔)多發生在終花後期,為害葉、莖及種莢,以莖部受害最重。一般先從衰老葉片邊緣或葉柄開始發病,水漬狀,淺褐色,並從葉柄向莖部蔓延,引起莖部發病,病斑初呈水漬狀,稍凹陷,淺褐色至白色,斑面生白色棉絮狀菌絲(高濕狀態),最後莖稈腐朽,呈纖維狀,莖內生黑色鼠糞狀菌核。
發病規律
病菌寄主範圍廣,除為害十字花科蔬菜外,還侵染番茄、辣椒、茄子、馬鈴薯、萵苣、胡蘿蔔、黃瓜、洋蔥等共19個科的71種植物。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中或混雜在種子中越冬和越夏。萌發時,產生子囊盤及子囊孢子。在華中地區,菌核萌發一年發生兩次,第一次在2-4月間,第二次為11-12月。萌發時,產生具有柄的子囊盤,子囊盤初為乳白色小芽,隨後逐漸展開呈盤狀,顏色由淡褐色變為暗褐色。子囊盤表面為子實層,由子囊和雜生其間的側絲組成。每個子囊內含有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成熟後,從子囊頂端逸出,藉氣流傳播,先侵染衰老葉片和殘留在花器上或落在葉片上的花瓣後,再進一步侵染健壯的葉片和莖。病部產生白色菌絲體,通過接觸,進行再侵染。發病後期在菌絲部位形成菌核。病菌菌絲生長發育和菌核形成溫度為0-30℃,20℃為最適。菌核沒有休眠期,在乾燥土壤中可存活3年,但不耐潮濕,一年後即喪失其生活力,溫度在5-20℃和較高的土壤濕度的狀況下菌核即可萌發,其中以15t左右為最適。子囊孢子0-35℃均可萌發,適溫5-10℃,經48小時後,孢子萌發率可達90%以上。本病在溫度20℃左右和相對濕度在85%以上的環境條件下,病害嚴重,反之,濕度在70%以下,發病輕。早春和晚秋多雨,易引起病害流行。
防治
發病嚴重地進行深翻,菌核深埋土中,子囊盤不能出土,減少病菌初侵染來源。合理施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噴灑殺菌劑: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000-2000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40%菌核淨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30%菌核利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隔10天噴藥一次,共2-3次。
病原描述
病原為真菌,中文名:核盤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ert) de Bery),屬子囊菌亞門真菌。菌核球形至豆瓣形或鼠糞狀,直徑1-10毫米,可生子囊盤1-20個,一般5-10個。子囊盤杯形,展開後盤形,開張在0.2-0.5厘米之間,盤淺棕色,內部較深,盤梗長3.5-50毫米。子囊圓筒形或棍棒狀,內含8個子囊孢子,大小113.87-155.42×7.7-13微米。子囊孢子橢圓形或梭形,單胞,無色。